第4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餘生震驚:“這麼快!小藝,你每天花了多少時間啊?”要知道,後世即使是用電腦打字,大多數人的時速也不過是每小時一千餘字左右,縱然是網絡寫手,每小時三四千字的手速也已經可以笑傲江湖了!這是手寫遠遠達不到的速度。

  並且,摘抄情報可並非是拼手速這麼簡單,而是需要大量的閱讀和極其清晰的頭腦,將所有細節的因果,用極為清晰的邏輯梳理出來。並作出記錄。

  餘生在後世也是文科生,閱讀速度也將近每小時七八萬字!可是,按照這個速度,絕對無法在七八天內讀完幾千份報紙,並且作出如此詳細的資料整理的。

  青小藝的用心之深不容置疑,而這速度也讓人出乎意料啊……

  “呃……這個沒計算過,每天三四個小時吧,反正你和哥哥都出去掙錢了,孩子們都出去賣報了,我閒著沒事做,就做這個了唄!反正一個小時連抄帶看,看十幾份報紙,寫個十幾二十頁的毫無問題……”

  按照當下報紙的字數計算,十幾份報紙,便是三四十萬字!青小藝的閱讀速度,平均每小時十萬字!而按照青小藝抄寫的字數來計算,每小時則有五千餘字左右!比餘生這個穿越來的偽文青強了數倍之多啊!

  餘生滿面震驚之色,喃喃道:“小藝,你這麼厲害啊!”

  青小藝面帶得色,對餘生道:“我自小看書寫字便是極快的。記得小時候,有一次頑皮,打碎了爹爹的一塊好硯,爹爹讓我抄寫史書靜心。挑來選去,給我挑了《資治通鑑》,要我一年抄完,靜靜心。若是提早抄完,這一年便任由我玩鬧。”

  《資治通鑑》乃是北宋司馬光歷時十九年編纂而成的編年體史書,共二百九十四卷,以時間為綱,事件為目,從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即公元前四百零三年寫起,到五代後周世宗顯德六年,即公元九百五十九年,征淮南停筆,涵蓋十六個朝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歷史。後世的餘生曾有一份WORD電子版,統計字數共二百五十八萬五千二百四十字!

  都是一部網絡小說的字數了!

  “那麼你提早抄完了?”

  “當然,我只用了兩個月多點便抄完了!爹爹當時可是無奈的很啊……”青小藝笑道。燈光下,這一笑如同夜深沉處綻開的海棠。

  ******************

  不好意思,更新晚了。大家收藏一下吧,事實證明,收藏有益於身心健康……

  第二十一章 情報之重

  餘生吃驚再三,還是接受了青小藝是個情報天才的事實。其實,所謂情報工作並不只是如同電視中所演的那樣,潛伏數年,送出一個絕對關鍵的消息。然後,就可以拯救世界。

  絕大部分的情報來源,並不來源於隱秘,而是來源於各種對公眾發布的消息。而這方面做得最好的就是日本人!

  所以,早在甲午戰爭前,早在日本大規模侵略中國之前,日本人便投入了大量的金錢和人力,訓練並派遣了大批不但懂得中國的風土人情,世俗理念,而且漢語都是八級的間諜,用各種身份、各種職業作為掩護,來中國獲取各種情報和數據。於此同時,日本情報機關還收買了大量的漢奸及在華西方人充當間諜。

  等到全面抗戰爆發後,日本在中國活動的情報機關就有軍部、政府、憲兵三大情報系統。

  日本在中國的情報機關組織構成極為龐大。這些情報機構,分屬軍部、政府、憲兵,三個系統,其中包括——華北、華中、華南派遣軍(其中一部分便是由松井石根率領的上海派遣軍)參謀部情報科,憲兵隊,警察署的特高科,以及偽滿洲國保衛局。

  除此之外,日本人在中國設立的特務機構,還以“機關”、“公館”等各種名義出現。有附庸風雅的松、竹、梅、蘭機關,兒玉機關,井上公館(在上海),六條公館,諸如此類,不勝枚舉。以及由日本諜報機關控制的外圍機關,如汪偽特工總部、華北政務委員會情報局、新民會中央總部調查部之類。

  正因為機關黨羽眾多,準備充足,所以日本情報人員在中國的對外身份,可以有諸多變化。這些情報機構,經常用開藥店、旅館、嗎啡館和白麵館的形式,來安插特務人員,獲得重要情報。並且,這些情報的獲得都是通過公開的途徑,成本極低!

  而這些特務人員搜集到的所謂的情報,其實也就是街頭流傳的閒言碎語,張家長李家短的八卦而已。日本人從這些八卦中,篩選出對自己有用的信息,並加以利用,效率並不低!

  據資料統計,一九三七年天津日本租界內白麵館和嗎啡館就多達一百七十三家,而在上海,法租界、虹口、北四川路等處設立的白麵館和嗎啡館總數,遠遠超過天津!

  除了上海和天津,日本人並沒有放過中國其他的重要城市。不但北平太原和長江沿岸的各大城市有日本人的蹤跡,就連西藏和新疆,也並未逃脫日本人搜集情報的魔爪。

  日本人所開設的“白面”館和嗎啡館更是遍布全國,即使當時屬於偏僻之地的長辛店、豐臺等,都有數量眾多的日本間諜開設的“白面”館,而日本間諜之選擇開設毒品店,主要就是利用吸食毒品者自控能力差、需要大量的錢財等弱點,易於收買利用。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