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雖然美國並不屬於協約國一方,但實際上美國卻跟協約國差不多,兩者也就剩下一紙合約這麼簡單了。

  離開皇宮之後,薩道義火急火燎的與英國本土進行了聯絡,並將中國人已經得知美國人對日本提供軍援的消息傳了回去,而且薩道義也更是直言不諱的說道,如果英國人無法在這個問題上給中國人一個滿意的答覆,那麼中國人將很有可能做出英國所不希望看到的決定。

  喬治五世在接到這封電報之後,也更是氣的破口大罵,不過這個被罵的對象有三個,中國人的狡猾,日本人的不靠譜,美國人那所謂的自身利益。

  如果日本人的抵抗能夠在頑強一些,美國人之前沒有那麼多的事情,中國人不去那麼較真,現在他也不會這麼被動。

  雖然中國人沒有明確的表態,可這個時候誰都很清楚,其實中國人是更傾向於德國的,原因無他,德國跟中國之間曾經有過更多,更深層次的合作經歷。比如中國的工業崛起,早期靠的是美國,中期靠的是所有的列強,但是到了後期,依靠的卻是德國。

  而作為回報,中國人也給德國人帶來了許許多多的新玩具,比如坦克,中國人的坦克是經歷過戰爭的考驗的,所以德國人根本就不用再去根據自身的需求去調整什麼,直接就可以拿來生產使用。

  而除了坦克之外,喬治五世似乎也了解到一個更加讓他無法接受的情報,關於德國人的裝甲部隊的組建,中國人似乎也參與在其中,也就是說,德國人的裝甲部隊完全就是依照著中國裝甲部隊的戰鬥理念培養出來的。

  而這一點在戰場上也得到了佐證,一個從無到有,剛組建不久的裝甲部隊,第一次上戰場就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沒有過來人指導的話,德國人是絕對不可能做到這一點的。

  所以,從各方各面去考慮,協約國方面都不占據任何的優勢,但就是因為中國人沒有表態,所以才讓英國一直都沒有喪失信心,或者說是喪失掉希望。

  而英國人能夠接受的最壞的結果就是,中國人保持中立狀態,誰也不支持。

  於是,在經過一整天的思考之後,喬治五世為了自身的利益,最終還是決定了將美國人給賣掉,因為如果不是美國人在前期的拖沓,也不會導致現在他們這麼被動,一切的源頭,還是在美國人身上,那麼讓美國人來背這個鍋似乎也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

  6月24日,薩道義再次拜見王思銳,但是這一次王思銳卻並沒有召見薩道義,而是由王士珍代替王思銳照會薩道義,而薩道義也將英國的回覆轉告到了王士珍那裡。

  而這個回復是,英國人事先並不知情,日本人私下找到了美國人,以日本本土以外所有的島礁,以及美軍可以在日本本土設立基地的代價換取美國人的軍援支持,而美國人最終同意了日本人的請求,英國方面會竭盡全力的照會美國,儘可能的說服美國放棄從日本政府那裡得到的利益,並且將日本相關利益全部轉交給中華帝國。

  除此之外,如果中國加入協約國集團,那麼作為盟友,英國與法國將全面放棄兩國在東亞地區關於中國方面的利益,也就是說,只要中國加入協約國,那麼英法兩國將無條件的撤出香港與越南,將這兩個本屬於中國直轄與宗主關係的地區交還給中國。

  並且保證澳門也將同時交還給中國,至於葡萄牙政府的鬱悶,這個就另說了,反正這個時候英法兩國也不會去聽從葡萄牙政府的聲音。

  英法兩國可謂是誠意十足,現在只要中華帝國同意加入協約國,他們就可以全面的收復在前清時期失去的領土以及宗主國。

  當然,前清時期的附屬國家並不僅僅只有一個越南,整個東南亞地區的附屬關係還有很多,但是英法兩國卻並沒有全部交出來,因為那樣會使英法兩國徹底失去對整個東亞地區的控制,而且萬一中國人要是討價還價,他們的手中也將會失去談判的籌碼。

  6月27日,王士珍向薩道義轉達了中華帝國皇帝的意見,而這個意見可以說是達到了英國人可以接受事實的底線,但是代價卻遠非他們所能夠接受的。

  中國人給出的回覆竟然是,中華帝國可以保持中立,並且不插手歐洲戰局,作為代價,協約國集團需要全面退出亞洲區域,而作為附帶,中華帝國將會將野豬式坦克的全部技術參數無償的提供給協約國集團。

  667:對日政策

  「法克,中國人怎能如此的無恥?」英國相赫伯特憤怒的咆哮著,中國人這是要斷了大英帝國的輝煌啊。? ?

  而且這個時機恰的也很準,他們更是很聰明的沒有選擇直接跟大英帝國開戰,而是選擇以這種相對和平的方式將大英帝國趕出亞洲。

  事實上,當中國人提出這個條件的時候,喬治五世,甚至是赫伯特,他們都徹底的看出了中國人的意圖。

  相比較於英國的野心,中國人的這個野心看似有著很大的不足,甚至是偏向於軟弱,可若是你真的這麼看了,那可就大錯特錯了。

  而英國如果真的同意了中國人的條件,那才是真正災難的開始,而那個時候,英國將會失去亞洲殖民地給他們帶來的利益,英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國家,可以毫不猶豫的說,英國人的輝煌,完全建立在這些殖民國家之上,而一旦失去了這些殖民地的輸血,那麼英國將會瞬間跌落到世界末流,他們甚至很有可能會比日本人混的更慘。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