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報告司令,航空兵已經準備就緒。」副官老練的回應道。

  「那就讓航空兵出發吧。」蔣百里下意識的點了點頭,此次的登陸作戰中國在各個方面都占盡了優勢,甚至連航空兵都給派了上來,雖然在歐洲戰場,航空兵已經不算是什麼稀奇的兵種了,但是在亞洲,這絕對是個奇兵,而且足以震驚大多數人的東西。

  蔣百里沒有見過航空兵,甚至連他們的航母都沒有見過,但是他卻知道,為了這次的登陸作戰,尚未全部完工的航母迫不得已的提前服役,至於剩下的工程,只能等成功登陸之後在返回船廠去修建了。

  …………

  郡國號航空母艦上,一聲尖銳的警報聲忽然響起,甲板上,密密麻麻的停放著四十多架飛機,中間只留下了一條足以讓飛機起飛的跑道,兩側,後方,均是飛機。

  隨著警報的響起,早已接到作戰指令的航母戰鬥群也開始緩緩的降低了速度,然後靜止在那裡,外圍的軍艦則是繼續不停的游戈著。

  一個標準的航母戰鬥群,是要配備兩艘航母的,而他的配套艦隊,至少也需要二十餘艘各種戰艦,其中主要是以驅逐艦和護衛艦為主,配以少量的戰列艦。

  但是時間有限,第一艘航母還處於摸索階段,而且改造的也比較匆忙,就連這艘航母的主體也是從戰列艦改造過來的。

  主體在那擺著呢,所以對於這艘航母的限制也就比較多。

  船廠的工程師們想盡了辦法,最終這艘航母的排水量被從兩萬多噸被增加至了將近三萬噸,上層甲板也被增加至了二百零五十一米,寬三十米,配備了三座升降梯,最多能夠容納八十一架飛機。

  如果能夠將飛機改為固定翼飛機,並且將固定翼改為可摺疊式的飛機,那麼這艘航母可以輕輕鬆鬆的突破百架飛機。

  早就在跑道上待命的飛機,在接到起飛的指令之後,地勤人員迅速的幫助飛機啟動,其實就是飛行員控制開關,外部的地勤進行助力啟動,原理就跟手搖啟動卡車是一樣的。

  飛機稍稍的預熱了半分鐘不到的時間,而在這個時候,緊跟在第一架飛機之後的幾架飛機也已經全部啟動成功。

  隨著地勤的一聲指令,飛行員迅速的將飛機的速度推到最快,飛機猛的向前衝去,速度越來越快,幾百米的距離眨眼而過,在飛機距離艦首大約二十米左右距離的時候,飛機的前輪漸漸的離開了甲板。

  起初因為航母的晃動,飛機的起飛看起來似乎並不太穩,但是隨著離開甲板的束縛,飛行員進行了簡單的調整之後,飛機飛的越來越穩。

  在第一架飛機離開甲板之後,第二架飛機也緊跟著重複了第一架飛機的步驟,然後是第三架,第四架。

  然而當第五架飛機出現的時候,畫面卻與之前的四架完全不同,雖然表面上看起來都是雙翼固定翼飛機,但是將兩者放在一起稍微那麼一比,就能夠很清晰的看出,最先起飛的那四架飛機看起來有種很薄的感覺,而此刻出現的飛機,光是看上去就給人一種很厚重,很有安全感。

  而另一個不同之處在於,最先起飛的那四架飛機,只在飛機的兩翼上布置有兩挺12.7毫米的08式機槍航空版,兩挺機槍旁邊甚至能夠看到裸露在外的一條長長的彈鏈,每條彈鏈大約有五百顆子彈左右。

  而現在出現的飛機,不僅僅兩翼上布置的有兩挺機槍,而在他們的機腹下方,還掛有三顆五十公斤級的航空炸彈。

  不錯,最先起飛的是偵察機,他們需要的是速度,並不需要有太強大的戰鬥力,他們的主要任務是偵察,而不是與敵人進行纏鬥。

  而那四架偵察機對於自己的任務也很是清楚,剛剛飛上天空,便朝著各自的區域飛去,四架飛機,剛好對應著前後左右四個方位,每隔半個小時,需要返回航母一次,每兩個小時降落補給一次。

  也就是說,偵察機的飛行半徑為半個小時,為什麼要用時間來規定,而不是用航程呢?原因在於飛機飛上天以後就失去了聯繫,他們沒辦法將情況匯報給航母編隊。

  所以按照規定,飛機偵察半個小時就需要回來匯報一下情況,而匯報的方式就是駕駛飛機做動作,下面的人一看這個動作就明白了。而偵察機擁有每小時將近三百公里的航速,半個小時也就是理論上的一百五十公里左右,折合一下也就是一百二十海里,按照軍艦的速度,至少也需要五個小時的時間才能趕到。

  所以,只要將四架偵察機放出去,即便是被敵人給看到了,航母戰鬥群也能夠及時的做出應對,是戰鬥?還是撤退?

  而之後的飛機則是戰鬥轟炸機,這也是目前航母艦隊擁有的全部飛機類型,少量偵察機,大量戰鬥轟炸機。

  如果對付的目標是敵人的艦隊,那就相對應的換上兩百公斤級的航空炸彈,甲板前方進行適當的臨時延長,不過這種做法很危險,所以一般情況下,最大起飛載重為一百五十公斤,因為這樣可以確保飛機在現有的跑道上能夠完全起飛。

  一架接著一架的戰鬥轟炸機離開了飛行甲板,每升空一架飛機,他們便會在空中組成一個兩架飛機組成的戰鬥小隊,然後每三個戰鬥小隊,又會組成一個大的戰鬥編隊,每六架飛機匯聚一起之後,他們便會朝著前方的目標區域飛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