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陛下,這台一型拖車經過數次修改,基本上已經符合了您的要求,而這台樣車已經連續的實驗了一個月的時間,行駛里程已經達到了一萬五千公里以上,一共進行了五次保養,不過都是一些小保養,只要更換機油以及濾芯,檢查剎車系統就可以了。

  因為採用了三百匹馬力的新式柴油動機,所以在空車情況下,最大時可以達到9o公里每小時,搭載一台坦克的話,最大度可以達到6o公里每小時,不過這是極限度,連續使用的話,會對車頭產生一定的影響,再加上道路狀況,所以在試驗的時候,我們是保持三十公里每小時的度測試的。」已經榮升為帝國汽車工廠總工的商祝又一次的站在了王思銳的身旁,為他悉心的介紹著這台拖車的情況。

  而作為帝國第一批大力培養的工業型人才,本就有著不錯基礎的商祝等人,在福特團隊的幫助下,也並沒有辜負王思銳對他們的期望。

  這台坦克拖車其實並不複雜,因為坦克本身只有十一噸重,即便是搭載乘員以及相應的作戰物資,也絕不會過二十噸。

  況且,這不是商用車,不需要考慮什麼舒適性,他們要的是質量,是性能。

  有著大量設計經驗的商祝,很快的便按照王思銳的要求設計出了新的拖車,並且進入了建造實驗階段,不過剛開始的時候還是遇到了很大問題的,比如,因為車體設計的不太合理,長時間的載重運行導致車體無法承受巨大的壓力而導致斷裂。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商祝採取了最簡單的方式,加固底盤,增加車輪,使承重力更加分散,再比如剎車系統,本來設計的是只有車頭的剎車系統,但是因為拖車太重,結果導致剎車的時候拖車繼續推著車頭向前沖。

  這也就是在試驗場裡,要是到了外面,這可是要出人命的。

  所以,為拖車單獨的加裝剎車系統也就被提了出來,但是目前世界上還沒有任何一家工廠有分離式剎車的製造經驗。

  拖車與車頭是可以拆分的,所以剎車系統也只能是兩套。在一次巧合之下,商祝忽然來了靈感,於是,在車頭上做出了一個一拖三的剎車線,即駕駛室那裡分出一根主剎車線,在車體中間一分為三,兩側的分別控制左右兩個車輪,中間的則預留出來,在拖車上同樣做出一套這樣的裝置,不過前面的那根線並不與駕駛室相連,而是與預留出來的那一根剎車線相連。

  這樣的話,一旦兩根剎車線連接在一起,駕駛員只需要踩下剎車,便可以同時控制車頭以及拖車。

  雖然這只是一種笨方法,但是就目前而言,效果顯然很不錯。

  對於這台拖車,王思銳似乎沒有任何不滿意的理由,但是唯一讓王思銳皺眉頭的是,保養的頻率也太高了一些吧?

  一萬五千公里就保養了五次,平均三千公里一次,雖然這個距離也不是不能夠接受,但總感覺有些操蛋。

  「越野能力如何?」王思銳並沒有在保養的問題上去糾結,雖然三千公里保養一次有些頻繁,但是比起坦克的嬌貴來說,還是很值的。

  「滿載的情況下,單車最大爬坡度數為五度,但是對於駕駛員有著比較嚴格的要求,從爬坡開始,到爬坡結束,中間不能出現任何的問題,若是停在了中間,則很難再次啟動起來。考慮到這台車的實際用途,所以我們也給出了解決方案。

  如果遇到坡度較大的地形時,可以將兩輛車並在一起,用兩台車的拉力來拉動一台拖車爬坡,雖然度會稍微慢一些,但是以我們目前的技術,最多也就只能做到這一點了。

  但是話又說回來了,我們設計的這台車主要是用於運載坦克的,而坦克本身就有著強大的越野能力,換句話說,即便遇到這台車爬不上去的坡度,我們也可以讓坦克啟動起來自己爬上去,或是用坦克在前面拉著空車往上爬。

  所以,如果只是用於運載坦克的話,那麼這台車的越野能力幾乎可以不用考慮,只要有坦克在,就是陷進泥潭裡也能輕易的被拉出來,這方面我們已經做過數次的實驗。」商祝解釋道。

  這尼瑪……

  王思銳怎麼忽然覺得自己有些被騙了的感覺呢?讓你設計這台車主要是為了運載坦克的,可尼瑪倒好,連坦克都給算計進去了,雖然聽起來很有道理的樣子。

  但問題是,車頭可不僅僅只是用來運載坦克的,否則的話,為什麼不把車子設計成一體的?這樣豈不更加方便?

  分離式的好處在於,把拖車換成斗車,那不是現成的運輸車嗎?不說軍事方面的,就是民用方面也很划算啊。

  「這個設計用於坦克拖車還可以,但必須要增加車頭的馬力,後期它還要去搭載其他的貨物,那些可是沒有移動能力的,而且,下一代坦克是什麼樣子的你也知道,到時候你這台拖車還能不能拉的動?你比誰都清楚。試驗通過之後,先生產五百套,對於研方面,也不要怠慢了,務必要儘快研製出馬力更大,承載力更大的車頭與拖車。」王思銳想了下,最終還是認可了這一設計。

  最大五度的爬坡能力,其實也不算太差,後世高公路最大的坡度為三度,就這那些後世的重載卡車還需要專門的爬坡車道來慢慢爬,而地庫的坡度最大也才八度,所以,這台車的性能還是很不錯的。

  但是考慮到當下道路的情況,這還遠遠不夠。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