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然後就是法庭的審理流程,這個是需要講一遍的,不過都是化繁為簡,只說要經過哪些步驟,讓人心裡有個數就可以了。

  大約十分鐘不到,書記員宣讀完畢,在得到大法官袁世凱的同意下,這才坐了下來。而袁世凱則是再次敲響小木錘,宣布開庭。

  開庭的第一個步驟,是驗明正身,這個其實很簡單,帝國發放的有身份證明,這個是各地官府發放的,上面印的有政府的章,只做證明使用。

  李文煊將早已準備好的身份證明遞了上去,一名法警端著托盤送到了袁世凱那裡,袁世凱看過之後,將其送入書記員那裡,由監督員和書記員共同記錄。再然後,李文煊的身份證明被送到了被告那邊,接受被告的檢查。

  隨後,被告方的稍微有些麻煩,因為被告方是帝國政府,理論上來講,理應由帝國總理出席審判,但帝國總理哪有時間來幹這個?於是便派了個帝國總理府辦公室秘書代替帝國政府出席此案。

  所以,這位秘書要出具的證明就有些多了,首先是他個人的身份證明,然後是由帝國總理府開具的工作職位證明,隨後是帝國總理府的委任書,授權他全權負責此案。

  然後是律師,這個是帝國自己培養的律師,是一個新興職業,目前國內取得資格的律師一共也才不足百人,大多數都在法院有備案。

  所以,律師需要出示個人身份證明,由法院開具的律師資格證明,以及帝國總理府出具的委任書。

  這些證明都是先由大法官袁世凱以及兩個輔助法官檢查,確認無誤之後在交由書記員和監督員記錄,最後在拿到對方那裡接受對方的檢驗,走完流程之後,這些證明才會被歸還給當事人,同時,大法官宣布身份證明有效,案件進入下一個環節。

  「帝國最高法院於元年九月十五日接到原告方李文煊訴狀,原告李文煊以帝國政府無恰當理由拒不歸還公元1903年,元年這兩年從民間收繳的庚子賠款為由,將帝國政府告至最高法院,經最高法院調查案宗,審理原告提交資料,此案符合立案標準,故於元年九月二十一日正式立案。於元年十月十七日開庭審理,原、被告,當事人及委任代表均已到庭,本案正式開審。」袁世凱宣讀著開審致辭。

  一些形式上的東西,現在已經全部去掉了,為了將效率最大化,所以大法官的開庭致辭也很簡單,就是簡單的闡述一下原告的訴狀理由,法院什麼時候收到的申請,什麼時候決定立案,什麼時候開庭審理,是否符合開庭要求就可以了,簡化,而又五臟俱在。

  聽著袁世凱的致辭,一直都很淡定的李文煊這個時候也淡定不起來了,畢竟他要面對的是帝國政府,雖然最高法院已經受理了此案,但是李文煊心裏面還是很沒底,而原本準備好的致辭,此刻也早已忘的一乾二淨。

  在書記員的催促下,李文煊最終不得不趕緊站了起來,心中當下一橫,管他是死是活呢,反正已經來了,聽天命吧還是。

  「青天大老爺在上……」

  366:這傢伙真不要臉(推薦票加更)

  「青天大老爺在上……」

  下面的百姓以及客商倒是聽的津津有味,畢竟這種民告官的事情百年難得一遇,如今被他們遇到了,暫且不管最終的結局如何,就是這個事情,作為參與者,就足夠他們炫耀的了,而對於李文煊的話,也沒有人覺得有什麼問題。

  **官,雖說換了個名字,但說到底那不還是青天大老爺嗎?

  不過袁世凱卻是狠狠的皺了皺眉頭,千算萬算,還是算錯了一點,他忘了現在是元年,帝國剛剛成立一年不到,而大多數百姓,雖然已經接受了新的帝國,新的生活,可是一些思想方面的問題,他們還是潛意識的在按照前朝的規矩去做的。

  想到這裡,袁世凱輕輕的敲了敲小木錘,剛打算長篇大論的李文煊下意識的停了下來,心中微微有些恐懼,有些不知所措。

  先前已經有人告訴他法庭上的規矩,一旦**官敲響了木錘,不管你在幹什麼,你的話有沒有說完,都必須要停止下來,然後保持安靜,等待**官的問話。

  「原告,請注意你的言辭!」剛一開口,袁世凱便覺得自己這麼說李文煊似乎不太聽得明白,算了,還是破例一回吧,畢竟這是法院的工作失誤,緊接著,袁世凱繼續說道:「現在是新的國家,新的社會了,不要將舊社會的那一套用到這裡來,在法庭上,你只能叫我**官,而不能叫我其他的稱呼,這是對法律的尊重,對百姓的尊重,對國家的尊重。」

  「好……明白了,**官!」聽著袁世凱的話,李文煊稍稍的鬆了口氣,不過他真不敢保證,要是袁世凱再來上兩下的話,他的小心肝會不會承受的住?**官?雖然就在那牌子上寫著呢,但李文煊還是感覺很彆扭,哎,管他呢,人家讓怎麼喊就怎麼喊,反正就是個稱號而已。

  「**官,小民狀告帝國政府理由有三,其一,別的地方小民不知,但是小民所在的聊城,自帝國政府決定將庚子賠款攤派民間之後,聊城百姓便以官府的規定按時繳納賠款費用,雖說帝國政府給出了可以分期的繳納方式,但小民也還是嚴格的按照官府的要求去繳納的,這幾年來,小民一共繳納了三兩銀子,其他百姓也差不太多。

  其二,帝國政府於建國之時便宣布不在支付給洋人庚子賠款,而洋人那邊似乎也是默認了這一舉動,但帝國政府卻對內沒有一個交代,難道我們交的錢就算是上繳國庫了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