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9頁
打仗,打的是銀子,那是跟水似的潑出去哪。
程墨正是清楚朝廷的現狀,才行奇兵突襲之計,用最快速度解決匈奴,結束戰爭。因為,多拖一天,多費無數錢糧,二十萬人馬人吃馬嚼,真的不少,每一粒米,每一份草料,都得長途運送,耗費更多。
這一仗由劉詢下詔開打,是他的功責,完勝後,群臣自然要上表拍馬屁,劉詢卻一概留中,群臣不知他什麼意思,不敢亂說話,漸漸也就沒人再提了。
出兵一次,花費這麼多,他悶悶不樂了半天,只是京城中張燈結彩,到處在歡慶勝利,他只好把銀子的事咽回肚中,只是跟許平君說,後、宮更省一些。
現在聽程墨這麼說,不由苦笑,道:“大哥說得輕巧,朕繼位這幾年,算是天公作美,風調雨順,可……”
稅倒是收上來了,可按這速度,怕是得再過三十年,也恢復不了景帝時期的繁榮。劉詢想讓百姓過上富足的生活,一想到這事,便心急得不行。許平君勸他慢慢來,可時間不等人哪,他都二十一歲了。
以他的勤政、仁慈,繼續行與民生息的政策,總有一天國富民強,現在百姓的生活正慢慢改善,可他還是覺得太慢,總想儘快富足起來。
這些話,他又不知怎麼說。
程墨微微一笑,道:“自古以來,唯有讓貨物流通,財富積聚才能快速至富。農業是國之根本,卻只能讓百姓溫飽,要富裕,光靠農業,是不行的,還得兩條腿走路,農業商業並重。”
“大哥的意思?”
上次你提議提高商人的地位,就是這個原因嗎?
“陛下,朝中勛貴,哪個名下沒有若干產業?這些產業都由專人打理,每年為主家賺了無數銀兩,要沒有這些出取,光靠俸祿,哪家的日子能過得這麼滋潤?怕是連呼奴喚婢都困難吧?何況人人衣著光鮮,走馬章台?”
旁邊侍候的小陸子笑道:“王爺說得是呢。”
那意味深長的小眼神,把程墨逗笑了,道:“你想說什麼直說,不就想說我不靠俸祿,只是宜安居一項,就有源源不斷的財富麼?”
小陸子笑得歡暢,道:“王爺是爽快人,可不是麼。誰不說王爺富可敵國,乃是京城豪富?”
程墨心中一動,道:“不如我們整一個財富流行榜,著人調查一番,看看京城中誰最富有,把前五十名豪富者排上榜。只論財富,不論其他,如何?”
小陸子不敢接話了,低下頭裝作擺御案上的點心碟子。
劉詢若有所思道:“大哥的意思?”
程墨認真想過,決定自此以一已之力,帶領百姓們走上發家致富的道路。商業本就是他的強項,經商,那是駕輕就熟啊,比搞政治強多了。
今天進宮,便是想勸劉詢,改變一貫以來以農業為主的治國策略,兩手抓,發展農業的同時,也發展經濟。
程墨道:“陛下可知,南貨北運,獲利十倍不止。若我們組織商隊,把北方的皮毛運到南方,把南方的海產運到北方,獲利不可斗量。”
“大哥繼續說。”
“由我們組織,獲利的大頭自然收歸國庫,我們還可以抽稅,這些也收歸國庫,參股的商隊按股分成,獲利也不少,做為供貨的當地,貨物賣得出去,自然也有獲利。商隊上路,需要掌柜、夥計、看家護院,當地捕獲野獸、海產,也需要人手,這些,都能促進就業,就是百姓有活干,有錢賺……”
程墨話還沒說完,劉詢一拍御桌:“就這麼辦。”
“呃?”我還有一系列的計劃沒有說呢,你這就同意了?程墨話被截斷,十分難受。
只要由他負責,不出三年,吳朝將大變樣。他想把現代行得通的方法移植過來。他就不信,這些聰明的古人,會不如後世子孫,不如現代人,會不希望發家致富!
第897章 風聲起
張清剛進門,就被叫到安國公書房。安國公一臉嚴肅,道:“你天天跟北安王在一起,可曾聽到什麼風聲?”
“什麼風聲?”張清一臉莫名其妙,最近天氣熱,供暖局沒什麼事,他確實多數時間呆在北安王府,可父親問的是什麼事?
安國公焦躁不已,罵道:“混帳小子,你天天忙什麼?這麼大的事,竟不知道?”
他得到消息,急匆匆回府,為的是兒子跟在程墨身邊,有什麼消息肯定第一個知道,了解得比別人清楚,現在看來,兒子竟是不長進到這地步啊。
張清好長時間沒挨罵了,不僅沒挨罵,反而常受父親誇獎,簡直是見人就夸,誇得他都不好意思。今天是咋了?
安國公見張清一臉懵逼,更加生氣,一巴掌拍在他腦袋上,道:“我是你父親,你連我也瞞?外頭都傳遍了。”
張清吃痛,怪叫一聲,道:“父親是說富豪榜的事?早說啊,怎麼,您也想參加嗎?”
安國公氣得又拍了他腦袋一巴掌。
“為什麼打我?”張清十分不服,道:“事情那麼多,我哪知道您說的是哪一件?您也不說清楚。”
“還有什麼事情,快說說。”安國公又揚起手,大有你不說,我再打的樣子。
程墨正是清楚朝廷的現狀,才行奇兵突襲之計,用最快速度解決匈奴,結束戰爭。因為,多拖一天,多費無數錢糧,二十萬人馬人吃馬嚼,真的不少,每一粒米,每一份草料,都得長途運送,耗費更多。
這一仗由劉詢下詔開打,是他的功責,完勝後,群臣自然要上表拍馬屁,劉詢卻一概留中,群臣不知他什麼意思,不敢亂說話,漸漸也就沒人再提了。
出兵一次,花費這麼多,他悶悶不樂了半天,只是京城中張燈結彩,到處在歡慶勝利,他只好把銀子的事咽回肚中,只是跟許平君說,後、宮更省一些。
現在聽程墨這麼說,不由苦笑,道:“大哥說得輕巧,朕繼位這幾年,算是天公作美,風調雨順,可……”
稅倒是收上來了,可按這速度,怕是得再過三十年,也恢復不了景帝時期的繁榮。劉詢想讓百姓過上富足的生活,一想到這事,便心急得不行。許平君勸他慢慢來,可時間不等人哪,他都二十一歲了。
以他的勤政、仁慈,繼續行與民生息的政策,總有一天國富民強,現在百姓的生活正慢慢改善,可他還是覺得太慢,總想儘快富足起來。
這些話,他又不知怎麼說。
程墨微微一笑,道:“自古以來,唯有讓貨物流通,財富積聚才能快速至富。農業是國之根本,卻只能讓百姓溫飽,要富裕,光靠農業,是不行的,還得兩條腿走路,農業商業並重。”
“大哥的意思?”
上次你提議提高商人的地位,就是這個原因嗎?
“陛下,朝中勛貴,哪個名下沒有若干產業?這些產業都由專人打理,每年為主家賺了無數銀兩,要沒有這些出取,光靠俸祿,哪家的日子能過得這麼滋潤?怕是連呼奴喚婢都困難吧?何況人人衣著光鮮,走馬章台?”
旁邊侍候的小陸子笑道:“王爺說得是呢。”
那意味深長的小眼神,把程墨逗笑了,道:“你想說什麼直說,不就想說我不靠俸祿,只是宜安居一項,就有源源不斷的財富麼?”
小陸子笑得歡暢,道:“王爺是爽快人,可不是麼。誰不說王爺富可敵國,乃是京城豪富?”
程墨心中一動,道:“不如我們整一個財富流行榜,著人調查一番,看看京城中誰最富有,把前五十名豪富者排上榜。只論財富,不論其他,如何?”
小陸子不敢接話了,低下頭裝作擺御案上的點心碟子。
劉詢若有所思道:“大哥的意思?”
程墨認真想過,決定自此以一已之力,帶領百姓們走上發家致富的道路。商業本就是他的強項,經商,那是駕輕就熟啊,比搞政治強多了。
今天進宮,便是想勸劉詢,改變一貫以來以農業為主的治國策略,兩手抓,發展農業的同時,也發展經濟。
程墨道:“陛下可知,南貨北運,獲利十倍不止。若我們組織商隊,把北方的皮毛運到南方,把南方的海產運到北方,獲利不可斗量。”
“大哥繼續說。”
“由我們組織,獲利的大頭自然收歸國庫,我們還可以抽稅,這些也收歸國庫,參股的商隊按股分成,獲利也不少,做為供貨的當地,貨物賣得出去,自然也有獲利。商隊上路,需要掌柜、夥計、看家護院,當地捕獲野獸、海產,也需要人手,這些,都能促進就業,就是百姓有活干,有錢賺……”
程墨話還沒說完,劉詢一拍御桌:“就這麼辦。”
“呃?”我還有一系列的計劃沒有說呢,你這就同意了?程墨話被截斷,十分難受。
只要由他負責,不出三年,吳朝將大變樣。他想把現代行得通的方法移植過來。他就不信,這些聰明的古人,會不如後世子孫,不如現代人,會不希望發家致富!
第897章 風聲起
張清剛進門,就被叫到安國公書房。安國公一臉嚴肅,道:“你天天跟北安王在一起,可曾聽到什麼風聲?”
“什麼風聲?”張清一臉莫名其妙,最近天氣熱,供暖局沒什麼事,他確實多數時間呆在北安王府,可父親問的是什麼事?
安國公焦躁不已,罵道:“混帳小子,你天天忙什麼?這麼大的事,竟不知道?”
他得到消息,急匆匆回府,為的是兒子跟在程墨身邊,有什麼消息肯定第一個知道,了解得比別人清楚,現在看來,兒子竟是不長進到這地步啊。
張清好長時間沒挨罵了,不僅沒挨罵,反而常受父親誇獎,簡直是見人就夸,誇得他都不好意思。今天是咋了?
安國公見張清一臉懵逼,更加生氣,一巴掌拍在他腦袋上,道:“我是你父親,你連我也瞞?外頭都傳遍了。”
張清吃痛,怪叫一聲,道:“父親是說富豪榜的事?早說啊,怎麼,您也想參加嗎?”
安國公氣得又拍了他腦袋一巴掌。
“為什麼打我?”張清十分不服,道:“事情那麼多,我哪知道您說的是哪一件?您也不說清楚。”
“還有什麼事情,快說說。”安國公又揚起手,大有你不說,我再打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