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5頁
今天交易市場突然發生了一件意外事件,兩伙人為了爭搶一口鐵鍋,爭執起來了。鐵鍋對於北胡部落來說,既是必需品又是高檔品,北地根本沒有製造能力,完全依賴漢地供應。
這口鐵鍋原本是乃蠻部族人看中了,不過對交易價格還未談攏,這時塔塔爾部族人卻橫插一槓,仗著自己財大氣粗,硬要搶購這口鐵鍋。乃蠻部以前與塔塔爾部實力相當,對塔塔爾部的崛起本就妒恨在心,此時見塔塔爾部族人又仗勢欺人,如何肯罷休,當即爭執起來。
雙方的爭執驚動了市場管理的差役,差役把雙方帶到了管理處,交主官處置。這主官在京城人脈的,知道當今皇上偏向塔塔爾部,毫無疑問把鐵鍋判給了塔塔爾部族人。
乃蠻部族人氣憤填膺,不敢在交易市場鬧事,把仇恨都記在了塔塔爾部族人身上,先行離開市場,糾集一伙人,在路途上截殺了塔塔爾部族人。可惜截殺不徹底,一名塔塔爾部族人帶傷逃回了部落,報告了本部落的頭人。
塔塔爾部如今實力高漲,族人都養成了高人一等的習性,哪裡把乃蠻部族人放在眼裡,見乃蠻部族人竟敢截殺本部族人,小部落頭人也不上報,直接率領族人殺向了乃蠻部報仇,把截殺塔塔爾部族人的乃蠻部小部落滅掉了。
事情到了這一步,自然瞞不住了,也就驚動了雙方的王庭。原本雙方兩個小部落的爭鬥,還有通過談判解決的可能,但是,塔塔爾部小部落滅掉乃蠻部小部落的時候,無巧不巧誤殺了一名在該小部落遊玩的乃蠻部首領的小兒子。
乃蠻部首領率兵要為兒子報仇,塔塔爾部首領趙敏自然不會示弱,不說要保護族人,就以她身為大明皇上的女人,也不能丟了大明皇上的臉面。雙方一場大戰,塔塔爾部憑藉強悍的實力,完勝乃蠻部。
乃蠻部損失慘重,對此接過很不甘心,但也知道憑自己一個部落根本干不過塔塔爾部,於是,積極活動,意圖和其他部落組成聯盟。塔塔爾部短短數年便異軍突起,成為方圓數百里內最富裕的部落,早就引起了其他部落的嫉恨,乃蠻部提出滅掉塔塔爾部平分利益的主張,立即獲得了其他部落的積極回應,組成了一個反塔塔爾部聯盟。
當然,也有部落試圖交好塔塔爾部,把乃蠻部串聯各部落的消息,出賣給了塔塔爾部首領趙敏。塔塔爾部又戰勝乃蠻部的實力,但卻沒有戰勝部落聯軍的把握,於是,親自寫了一封求援信,派人送到大同府轉呈大明皇上韓非。
韓非看完書信,明白了塔塔爾部的局勢,趙敏是自己的女人,如今有難自然要救,但他身為一國之君,卻要考慮出兵北胡的得失,對大明北胡戰略的影響。
北邊遊牧民族,歷朝歷代都是漢家王朝的心腹之患,如何根治,一直以來都是韓非思考的問題。如今是否是解決北胡的問題的時機,韓非心裡也沒有確切的把握。塔塔爾部是大明樹立的榜樣,自然要保護起來,不然還有何人甘願投效大明?
韓非定下了出兵救援塔塔爾部的基調,剩下的就是考慮是否趁機在北胡紮下根,逐步把北胡之地納入大明版圖。當然,要想把北胡之地納入大明版圖,不是簡單的軍事占領,要收攏民心,才能長治久安。
「宣內閣大臣御書房議事!」
內閣大臣接到太監傳達的旨意,連忙趕到御書房,「參見陛下!」
「哦,諸位愛卿平身!」
韓非正在查看一張地圖,聞聲招呼大臣起來,道:「今天召諸位愛卿過來,議議大明的北胡戰略,在此之前,告訴諸位一個消息,塔塔爾部遭到周邊各部聯合攻擊,塔塔爾部首領順義王趙敏向朕呈送了求救信!」
(本章完)
------------
第四百六十九章 北胡戰略
韓非將塔塔爾部首領順義王趙敏的求援信,傳示諸位內閣大臣,道:「諸位愛卿對此有何看法?」
如今乃蠻部和其他部落聯軍之勢已經成形,就算大明朝廷出面調和,恐怕也不容易令他們罷兵了,要救援塔塔爾部,只有出兵北胡一途。不過,一旦大明出兵干預了北胡部落內部鬥爭,也就意味著長久以來不干涉的北胡內政的朝廷政策要改變了,這勢必會引起北胡其他部落的反彈。
內閣大臣對此也是難以決斷,御書房內靜寂了一會兒,內閣首輔杜雲奏道:「陛下,塔塔爾部自歸順朝廷以來,一向忠誠,此次有難,朝廷理應出手相助,不過,我朝秉持的北胡政策是不干預北胡內部事務,若是出兵干預,恐怕會激起北胡其他部落的反彈。」
稍停頓一會,杜雲接著說道:「陛下,從順義王求援信中可見,此次爭端固然是因為乃蠻部先截殺塔塔爾部的族人造成的,但真正的起因卻是理虧在塔塔爾部一方,故而老臣建議,朝廷派遣一使臣出面調解,令塔塔爾部出讓一些利益,反正有朝廷的支持,塔塔爾部很快就會恢復元氣!」
杜雲的話聲一落,其他大臣也相繼表示贊成。
韓非掃了眾人一眼,沉聲道:「不干預北胡內部事務,那是前朝定下的政策,不是大明的政策,大明最終目標是將整個北胡地區納入大明版圖,成為大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徹底解決歷朝歷代北胡之患!塔塔爾部的利益等同於大明的利益,不管對錯如何,決沒有出讓塔塔爾部利益的可能性!」
這口鐵鍋原本是乃蠻部族人看中了,不過對交易價格還未談攏,這時塔塔爾部族人卻橫插一槓,仗著自己財大氣粗,硬要搶購這口鐵鍋。乃蠻部以前與塔塔爾部實力相當,對塔塔爾部的崛起本就妒恨在心,此時見塔塔爾部族人又仗勢欺人,如何肯罷休,當即爭執起來。
雙方的爭執驚動了市場管理的差役,差役把雙方帶到了管理處,交主官處置。這主官在京城人脈的,知道當今皇上偏向塔塔爾部,毫無疑問把鐵鍋判給了塔塔爾部族人。
乃蠻部族人氣憤填膺,不敢在交易市場鬧事,把仇恨都記在了塔塔爾部族人身上,先行離開市場,糾集一伙人,在路途上截殺了塔塔爾部族人。可惜截殺不徹底,一名塔塔爾部族人帶傷逃回了部落,報告了本部落的頭人。
塔塔爾部如今實力高漲,族人都養成了高人一等的習性,哪裡把乃蠻部族人放在眼裡,見乃蠻部族人竟敢截殺本部族人,小部落頭人也不上報,直接率領族人殺向了乃蠻部報仇,把截殺塔塔爾部族人的乃蠻部小部落滅掉了。
事情到了這一步,自然瞞不住了,也就驚動了雙方的王庭。原本雙方兩個小部落的爭鬥,還有通過談判解決的可能,但是,塔塔爾部小部落滅掉乃蠻部小部落的時候,無巧不巧誤殺了一名在該小部落遊玩的乃蠻部首領的小兒子。
乃蠻部首領率兵要為兒子報仇,塔塔爾部首領趙敏自然不會示弱,不說要保護族人,就以她身為大明皇上的女人,也不能丟了大明皇上的臉面。雙方一場大戰,塔塔爾部憑藉強悍的實力,完勝乃蠻部。
乃蠻部損失慘重,對此接過很不甘心,但也知道憑自己一個部落根本干不過塔塔爾部,於是,積極活動,意圖和其他部落組成聯盟。塔塔爾部短短數年便異軍突起,成為方圓數百里內最富裕的部落,早就引起了其他部落的嫉恨,乃蠻部提出滅掉塔塔爾部平分利益的主張,立即獲得了其他部落的積極回應,組成了一個反塔塔爾部聯盟。
當然,也有部落試圖交好塔塔爾部,把乃蠻部串聯各部落的消息,出賣給了塔塔爾部首領趙敏。塔塔爾部又戰勝乃蠻部的實力,但卻沒有戰勝部落聯軍的把握,於是,親自寫了一封求援信,派人送到大同府轉呈大明皇上韓非。
韓非看完書信,明白了塔塔爾部的局勢,趙敏是自己的女人,如今有難自然要救,但他身為一國之君,卻要考慮出兵北胡的得失,對大明北胡戰略的影響。
北邊遊牧民族,歷朝歷代都是漢家王朝的心腹之患,如何根治,一直以來都是韓非思考的問題。如今是否是解決北胡的問題的時機,韓非心裡也沒有確切的把握。塔塔爾部是大明樹立的榜樣,自然要保護起來,不然還有何人甘願投效大明?
韓非定下了出兵救援塔塔爾部的基調,剩下的就是考慮是否趁機在北胡紮下根,逐步把北胡之地納入大明版圖。當然,要想把北胡之地納入大明版圖,不是簡單的軍事占領,要收攏民心,才能長治久安。
「宣內閣大臣御書房議事!」
內閣大臣接到太監傳達的旨意,連忙趕到御書房,「參見陛下!」
「哦,諸位愛卿平身!」
韓非正在查看一張地圖,聞聲招呼大臣起來,道:「今天召諸位愛卿過來,議議大明的北胡戰略,在此之前,告訴諸位一個消息,塔塔爾部遭到周邊各部聯合攻擊,塔塔爾部首領順義王趙敏向朕呈送了求救信!」
(本章完)
------------
第四百六十九章 北胡戰略
韓非將塔塔爾部首領順義王趙敏的求援信,傳示諸位內閣大臣,道:「諸位愛卿對此有何看法?」
如今乃蠻部和其他部落聯軍之勢已經成形,就算大明朝廷出面調和,恐怕也不容易令他們罷兵了,要救援塔塔爾部,只有出兵北胡一途。不過,一旦大明出兵干預了北胡部落內部鬥爭,也就意味著長久以來不干涉的北胡內政的朝廷政策要改變了,這勢必會引起北胡其他部落的反彈。
內閣大臣對此也是難以決斷,御書房內靜寂了一會兒,內閣首輔杜雲奏道:「陛下,塔塔爾部自歸順朝廷以來,一向忠誠,此次有難,朝廷理應出手相助,不過,我朝秉持的北胡政策是不干預北胡內部事務,若是出兵干預,恐怕會激起北胡其他部落的反彈。」
稍停頓一會,杜雲接著說道:「陛下,從順義王求援信中可見,此次爭端固然是因為乃蠻部先截殺塔塔爾部的族人造成的,但真正的起因卻是理虧在塔塔爾部一方,故而老臣建議,朝廷派遣一使臣出面調解,令塔塔爾部出讓一些利益,反正有朝廷的支持,塔塔爾部很快就會恢復元氣!」
杜雲的話聲一落,其他大臣也相繼表示贊成。
韓非掃了眾人一眼,沉聲道:「不干預北胡內部事務,那是前朝定下的政策,不是大明的政策,大明最終目標是將整個北胡地區納入大明版圖,成為大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徹底解決歷朝歷代北胡之患!塔塔爾部的利益等同於大明的利益,不管對錯如何,決沒有出讓塔塔爾部利益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