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突然之間,遠處升起了幾處狼煙,那筆直的濃煙直衝天際,好似一條烏龍盤旋著飛向天空。

  “遼人發現情況了,估計騎兵很快就到。”林海方趴在地上,將地上十多具弓弩都上好弦。

  估計是上游的兄弟被發現了,自已一定要掩護他們安全過河,不棄袍澤是老種經略反覆強調的傳統。

  地平線上就見一群士兵向這邊跑了過來,看服裝正是上游泅渡的兄弟。

  林海方站起身子對著人群揮著手臂,口中發現西軍獨有的嘯聲,那群人聽見後也發身相和,加速向這邊跑來。

  馬蹄如雷,更遠處一條黑線也現了出來,那黑線象鞭子一般,在後面追趕著,隨時都可能抽上一記。

  林海方帶著三名士兵迎了上去,看情況騎兵大約有二十多名,以速度來看,宋兵來不及奔到河裡就會被追上。

  四人都撿起遼兵的長兵器,林海方擎著那根長棍站在最前面,口中大喊:“向我靠擾,列陣應戰。”

  必須要打一仗,逼退騎兵後方可渡河,不然傷亡會更大,久經戰陣的林海方看到了這點,要是遇上西夏鐵鷂子那類的重裝騎兵,這仗夠嗆,但遼人追來的明顯是輕騎兵,完全可以一戰。

  雙方匯合後,林海方長棍上舉,彈壓著士兵們的情緒,口中大聲指揮,迅速結成了一個圓形防禦陣形,只可惜長兵器太少,只有稀疏的幾支長槍,整個陣形顯得猶如褪了毛的刺蝟。

  中間有四五個人林海方不認識,不過也沒時間細問,剛結好陣形,遼國騎兵已經衝到。

  “嗖。”雙方箭雨從天下相互划過,落在彼此頭上。

  遼國是弓箭,射程較近,而宋兵的弩箭射程較遠。第一輪互射後,遼人看出來弓箭的差距,此刻馬力已足,便不再發箭全力衝刺起來。

  雙方都倒下幾人,看著對方戰馬如怒濤般拍來,林海方慶幸對方只有二十多騎,而已方卻有四十多名士兵。

  “穩住,穩住。”林海方手掛長棍站在園陣的最前方,騎兵人少,只要能擋住第一次衝擊陣型不被沖亂,等對方馬力盡了,也就占不了多大便宜,餘下便是看雙方個人勇武與團隊配合。

  雙方對撞在一處,前排的士兵雖然有後排士兵的全力支撐,依舊被撞飛好幾人,但那數枝長槍也刺進對方身體或戰馬之中。

  一命換一命,冷兵器的殘酷在一開始就體現出來。

  第十四章 直播樓

  遼騎沒料到這群步兵的陣營沒被沖亂,一時間馬速減了下來,陷入混亂之中,只有幾騎繞過圓陣,想從側翼進攻。

  宋遼百年未曾爆發過戰爭,平時邊境上雖然也有紛爭,發生點小衝突,遼軍都是和河北禁軍戰鬥。

  第一次遇上大宋最精銳的西軍,還是涇原軍中最能打的部隊,遼軍以原有經驗作戰,自然吃了大虧。

  步兵陣型沒沖亂,騎兵一旦陷入陣中優勢全無,再想提速已經不可能了。

  弓弩手盯著那幾個迂迴的騎兵,林海方憑藉人多的優勢,陣形再變,化圓陣為扇形,將失去速度的遼兵圍了起來。

  長棍翻飛,刀光閃閃,悽厲的慘叫聲將這一片天地驚的烏雲滾滾。

  敲落幾個遼騎後,林海方心中大定,這場突如其來的遭遇戰雖然發生突然,但從戰況來看自己這邊並不吃虧。

  西軍步兵長期與西夏的鐵繇子、步跋子作戰,配合上早已熟練無間,林海方這才發現陣前有一位二十歲上下的年輕人,手上一桿大槍使得是槍花四溢,不多時就扎翻三名遼兵。

  “好身手!”聽著林海方的讚嘆聲,那後生回頭看了過來,臉上還露出一絲輕鬆笑容。

  真想不到河北軍中,竟有如此了得人物,林海方聽多了傳聞,還以為兩河禁軍不堪一擊呢。

  遼兵見這隊宋兵兇悍善戰,沒戰多時竟損失了一半人馬,唿哨一聲脫離了接觸,又被強弩射翻幾人後,打馬逃了開去。

  初戰得勝,林海方也不戀戰,自己與那個後生斷後,其餘士兵收拾好兄弟們的屍首與戰利品,扶著傷者緩緩開始渡河。

  這一隊遼騎正是遠攔子,見宋兵開始過河,一聲口哨,又逼了過來。

  “兄弟比比?”

  林海方跨上一匹無主之馬,向那後生發出了挑戰。

  那後生跳上戰馬,點點頭,手上大槍一指,率先向遼兵衝去。

  林海方哪肯弱了西軍威名,一夾馬腹立即跟上。

  兩騎當面迎向十數騎,在天地之間就象一對雄獅沖向一群鬣狗。

  雙方獠牙都亮了出來,遠攔子一見宋兵兩騎就敢迎戰,弓箭也不放了,人從戰馬上站了起來,揮舞著武器,口中發出“嗷、嗷”之聲。

  那後生一柄長槍動若靈蛇,剛一照面就點中一人咽喉,然後順著馬力將槍一掃,又將兩人掃飛開去。

  林海方也不示弱,長棍架住對面兩件武器,順著馬力向前一撞,棍身撞在兩人胸部之上,就見血花在空中開始綻放。

  輕易鑿穿遼兵陣形,兩人撥轉馬頭再次加速,第一輪衝鋒,對方就倒了五人,遼軍感覺象在做夢,宋軍何時這般歷害了!

  見兩人那般裝束也不是什麼大將級別,為首遼兵隊長怒火萬丈,嘴裡吼聲更大,手揮大斧直奔後生腦門而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