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燕京奚王府顯得異常冷清,花園中北風呼嘯,晉王、耶律大石、蕭斡里剌三人卻端坐在石台上喝了一天的酒。

  跟著晉王激昂的古箏曲,大石林牙拔劍而歌,“丈夫處世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將醉,吾將醉兮拔劍舞。”

  等到林牙彈奏時,晉王手持長槍,一套游龍槍法中也傳出雄壯之歌。

  “古有后羿射九日,今看戰旗鎮八荒。男兒胸翻千尺血,氣如江海凝清光…”

  興慶府承天寺中,香菸繚繞,梵音陣陣,崇宗皇帝李乾順祭祀大典整整舉行了一天,本來和氣的寺院氛圍,卻被太子李仁愛、皇后耶律南仙跟嵬名察哥、文川公主吵得烏煙瘴氣。

  最後幾位親近之人,到最後也沒爭論出一個雙方都認同的結果,這讓李乾順大好的心情化為烏有,祭祀完畢黑著臉就回了昊天殿。

  流光容易把人拋,不管世間眾生是喜是憂,也不論有多少人兒苦苦禱求,節日依舊不曾停下腳步,就這樣慢慢消失於時間長河之中……

  第十二章 前哨戰

  白溝河前線,清晨的陽光從地平線上升起,時光仙女將眼波轉向宋遼交界這一條小河之上,那眼波好似看透了人世滄桑,又仿佛期待著烽火邊城,真不知道是不是天上的神靈也在打賭,賭這兩大日薄西山的帝國到底孰強孰弱。

  童太尉將宣撫司總部放在莫州,離雄州前線並不太遠,將自己衙門放在敵人策馬能到的地方,足見童公公對這次戰役有著絕對信心。

  蔡宣撫就沒這麼樂觀了,自己留在了河間府,再不肯向前走一步,這位不知兵的蔡大人本來就是來混軍功的,帶上了一大幫吹拉彈唱的藝人,在河間府住下後便夜夜笙歌,所有軍內事務全交給了參謀劉韐來處理。

  童貫樂意見到這個結果,雖然知道蔡攸的性格,但童貫還是怕這個幸臣在戰術安排上來個紙上談兵拖自己的後腿。

  而蔡鋆則領兩河路轉運使一職,跟宣撫司總部一起進駐莫州,雖然沒過上一個好年,但童貫與蔡鋆兩人臉上並未有半分遺憾。

  對有權有勢之人,哪天不是過年呢?過年只是尋常百姓熱鬧的一個節日罷了。

  宣撫司一到莫州,文件就如雪花般發往雄州前線,所有文件都只有兩層意思。

  第一:大宋此次出兵乃是吊命伐罪,在天祚帝治下,燕雲的各族子民們民不聊生,現在天兵所至,希望大家舉家來投,不要再為遼國賣命。

  第二:遼國已是日暮途窮,沒幾天好日子可過,奉勸前線的遼軍將士們,見到大宋的鑲金黃龍旗就丟盔棄甲,大宋一定讓你們在花花世界中享盡榮華富貴。

  楊可世跟和詵都在白溝河前線緊張地準備戰鬥,宣撫司的各種文件被直接無視成空氣。

  不過這也難不倒童公公,一隊隊傳令兵奔赴前線,沒幾天白溝河前線插上不少鑲金黃龍旗,並帶來宣撫司嚴令,在插有黃龍旗的地段上宋兵不允許率先攻擊,更不許放箭,只等對面遼軍放下武器來降即可。

  “這不是扯蛋嗎?”駐守在白溝最前沿的西軍營帳中,一位年青將領“啪”的一聲將公文拍在桌上,雙目噴火。

  “林頭,要不要執行?”一位隊正模樣的年青人詢問道。

  “啪。”就見那叫林頭的年青將領又拍了一下桌子。

  “執行個鳥。我們部隊就當沒看見,該怎麼打就怎麼打,出了事我來承擔,我不行就讓楊統制去。”

  旁邊幾位隊正模樣的頭目同聲應合,“咱西軍就沒打過這樣的仗,什麼鳥宣撫司,躲在後面小娘們的被窩裡也懂打仗?恐怕遼人的馬蹄聲就能讓他們下面那幾滴液體抖出來。”

  營帳中響起了震天的大笑聲,那份豪邁久久迴蕩在前線上空。

  林海方,涇原軍第一軍第一指揮使,手下五百多號人,楊可世心腹愛將之一。

  每次打仗,林海方總是頂在最前沿,而他從來也沒讓楊可世失望。

  繼承了關西漢子那份熱血的驕兵悍將,在西軍中比比皆是,大宋以文制武對高級武將十分有用,對這些基層軍官卻如放屁一般。

  楊可世在平時還比較注意和文臣之間的關係,特別是得童貫看重後把許多性子收了起來。

  但是江山易改,秉性難移。一嗅著戰場上的血腥味,楊可世幾乎就變成另一個人,如果不是太尉看他武藝絕倫,威信很高,一直是西軍中的鐵拳,又比較聽自己的使喚,估計早就容不下他了。

  童貫這人比較知兵,對武將的態度比其它文臣要好上一些,當然前提是你沒得罪他,楊可世這樣沒家族背景的猛將就是童貫爭取的對象。

  西北幾大家族分化需要時間,種、折、楊三家由於歷史原因,都有著自已的驕傲,很難淪為權貴們的工具。

  “兄弟們,上面這樣荒唐的命令,大夥心中爽不爽?

  “不爽!”

  “今天是新年後第一天,我們去弄點遼國人的首級和鮮血,振奮下士氣好不好?”

  “干!”

  許多大事的發生,就從一點火星開始,不經意間就已經烈火燎原,然後小則天崩地裂,大則改朝換代。

  騎在小娘肚皮上的大宋文人們也不會想到,就這樣一群大兵拉開了時代變遷的新紀元…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