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又說,塢堡能作李朝的西域都護府,是霜氏之榮,永不回收。他們既走,留給下一任的西域都護便是。

  李玄度只得作罷,叫管事也代為轉話,請她往後多加保重,將來有機會再見,隨後便帶著妻子,告辭離去。

  待秦王夫婦一行人去了後,管事回到後堂,遠遠看見霜氏立在庭院的廊階之前。

  近旁晨露未晞,落花寂寂,她背影亦是寥落無比,看著似在出神。

  管事悄悄靠近,也不敢貿然出聲驚動她,只靜靜地守在一旁,良久,方聽到女主人問:「他們走了?」

  「是。」

  管事望著她的背影,低聲稟話。

  「秦王和王妃命我轉話,請夫人往後務必多加保重自己。」

  見她依然沉默著,管事遲疑了下,終於鼓起勇氣,又道:「菩將軍若是在天有靈,此亦應當是他對夫人的祝願。」

  「若有冒犯,請夫人責罰!」

  管事說完,又急忙下跪,俯伏在地。

  霜氏慢慢回頭,一雙鳳目,微微紅腫。

  她從跟隨了自己半生的忠僕身旁慢慢經過,登上高樓,憑欄遠眺。

  遠處東方,一道朝陽正噴薄而出。

  莊園外的那條道上,正行著一隊離開的人馬。

  她望著,想起了他的女兒送給自己的他的日誌。

  那幾處提及她的筆墨,雖只寥寥,但卻足以令她暖心了。

  她原本一直以為,在那個漢人男子的心裡,她是一個厚顏無恥的異族女子。他瞧不起她。

  卻原來,他真的贊她風度琅琅,女中豪傑。

  他的女兒沒有騙自己。

  縱然他不曾接受自己對他的愛,但他也是欣賞自己的。

  這就足夠了。

  最好的年華,遇到了那樣一個男子,得他幾聲讚許。

  她一生不悔。

  霜夫人唇角漸漸含笑。

  她凝視著遠處那隊遠去的人馬,心中默默遙祝。

  願這一雙小兒女,兩心相印,一生喜樂。

  第152章

  辭別霜氏歸來, 菩珠帶著愛子和李玄度啟程,一家三口踏上了東歸之路。

  重走舊路,身後是浩浩蕩蕩的大軍與跟從的使團, 目的地, 恰又是他們當年出發的起始, 京都里的那座皇宮。

  而遙想當年,他們是在姜氏太皇太后的助力之下方順利出關。隨他們一起西行的, 只有五百軍士。到了西域後, 立都護府, 應對接踵而來的各種危局,一場又一場的戰事……篳路藍縷, 一路奮戰, 方走到今日。如今歸來, 她確實有足夠的理由去感慨當日的種種艱辛和今日的來之不易。然而,每到一處, 她想得最多、感觸最深的, 卻不是當初的艱險和不易,而是李玄度與她的過往。

  白龍堆的鬼域、福祿鎮的驛舍、郡城的都尉府……

  一路行來,經過的許多地方, 都曾留下過只屬於她和他的點點滴滴。

  那時,他們離山盟海誓和白髮相守還遙不可及,但他就已經開始守護她了。哪怕是因分歧而生出的種種不快,如今想來, 也是如此美好,甚至還能拿來說笑。

  譬如那日, 當再次行停在福祿驛舍,菩珠忽想起兩人初見, 他臨走之前,竟也不忘誡她「淑女靜容,潔身自好」,忍不住舊事重提。李玄度當時一聲不吭,任她取笑,歇下後,讓阿姆抱走鸞兒,自己把門一關,百般討好生氣的小嬌妻,又奮力服侍,一夜下來,次日她便就起不了床,弄得大隊人馬也跟著停下,竟硬生生地耽擱了半日的行程。

  一路處處甜蜜,也就不覺旅途漫長。

  三個月後,這一年的春深時節,旅程進入尾聲。

  端王和郭朗等人翹首等待秦王夫婦,等了已有大半年,早等得兩眼冒光,終於獲悉他們即將到達,迫不及待,準備提前多日率百官和民眾出京,趕到數百里外的京畿邊界去迎駕,不料卻接到了來自他的指令,命不可興師動眾擾民過甚,他和王妃到了之後,自行入京。

  端王遵從了他的指令,準備到時只在京都西門永樂門,率眾迎接秦王夫婦。

  這一日,李玄度伴著菩珠和兒子,同坐一輛寬大的輦車,入了京畿的地界。

  再走三兩日,便就能到京都了。

  李玄度已命軍隊駐紮在了位於京畿的營地,自己只帶了那支最早隨他出關的五百人親兵隊伍,連同使團人員,一道入京。

  春光明媚,和風駘蕩,車簾半卷,他舒舒服服地歪靠著,一臂支頭,一手執了一卷雜書,路上臥讀,打發時間。

  菩珠則坐在毯上,帶著兒子玩耍。

  鸞兒和母親玩了片刻,便給簾外透入的春光吸引了,自己扶著車廂趴到了車窗前,睜大眼睛看著外面,還伸出一隻小肉手,衝著車外的人晃,口中咿呀咿呀個不停。

  張捉等人皆騎馬跟從,護行在馬車的兩旁,忽見小世子從車窗里露出笑臉,似和自己招手,一個個受寵若驚,紛紛轉頭看了過來。有沖小世子悄悄招回手的,有和他扮鬼臉,逗他笑的,馬陣也被打亂了。

  兒子已能走路,精力旺盛,活潑好動,平日除了睡覺,一刻都少不了要人盯著。這一路,菩珠不捨得分車,若阿姆也在跟前,她能輕鬆不少。但今日李玄度犯懶,不肯出去騎馬,非要和她待一塊,賴在車裡不下去,她一人帶鸞兒,便就有些吃力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