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姜氏之棺,內外四層,最外一層,是為大棺。

  到了奉安殿,一番祭拜禮儀過後,在擇定的吉時,請出棺槨,開啟了最外層的棺蓋。

  隨著沉重的棺蓋被徐徐開啟,果然,裡面露出一隻秘匣,端端正正地放在二層槨的槨蓋之上。

  眾人屏聲斂氣,看著端王捧出秘匣。他打開,小心翼翼地從中取出一幅捲軸,攤開在了祭案之上。

  郭朗帶著百官上來,親閱明宗當年所留之傳位遺詔。

  詔書本體黃帛,兩端以玉捲軸,帛面為祥雲瑞鶴隱紋,兩側各有一九爪盤雲金龍。

  正是傳位詔書的制式。

  而內容,也如姜氏遺言所講,明宗意欲傳位四皇子秦王。

  詔書之末,蓋有兩枚大印。一為國璽,一為明宗大印。

  照制,國璽由歷代皇帝傳承而下,而皇帝大印,則在皇帝死後陪葬。

  明宗在位四十多年,在場的許多大臣,對他的大印,再熟悉不過。

  這遺詔上的印,紋理鮮明,細節絲毫不差,正是當年明宗所用的皇帝大印。

  秦王繼承大位,再無半點可質疑之處。

  端王手捧遺詔,帶著眾人出奉安殿,到明宗陵前祭拜,當時呼拜之聲,震響原陵,驚得山鳥簌簌而飛。

  端王領群臣回到京都之後,又立刻將此事昭告天下,京都民眾聞訊,無不沸騰。朝廷隨後一番商議,擇定了宗室和大臣代表,以六駕之車趕往河西,迎秦王歸京登基。

  隊伍出發離京之後,端王等人便就翹首等待。

  他們還不知道,這個時候,北方和西域的局面,又發生了改變。

  迎人的隊伍,是在月初出發的。

  月末,端王收到了來自河西的一個消息。

  秦王並未踏上歸京之路。

  他再次出關西行了。

  在那裡,還有最後一場大戰,正在等著他。

  ……

  北方的一個深夜,在東狄汗的大帳之中,肅霜汗收到了沈暘的死訊,又獲悉東都也被破,再也無法成眠。

  一年多前,李朝姜氏去世,新帝平庸,朝中更無能臣。

  他以為李朝運衰,一切都已準備好了,於是發動了這一場規模巨大的南下之戰。

  在他的設想里,鐵蹄之下,李朝將遭遇河西陷落、北方淪陷的雙重失敗。而在他們的心腹之地,沈暘也會為他們插上一把鋒利的透心之刀。

  內外同戰,李朝不可能安然無恙。即便讓他們最後僥倖逃過覆沒的之運,河西和北方那大片他渴望已久的土地,也必將屬於他們。

  他沒有想到,李朝國運,依然未絕。

  因為李玄度一人,他不得不吞下這戰敗的苦果。

  他不甘心,然而,即便他現在還可以再組織兵馬捲土重來一次,他也沒有信心再繼續打下去了。

  遊牧政權天性慕強,這令他們擁有了最為悍勇的戰士,但同時,也帶來了一個致命的缺陷,那便是權力的鬆散。不像中原皇朝,有著相對穩固的組織和官員體系,在這裡,除非出現一個強有力的極具威信的領袖人物,否則,一旦遭遇大的戰敗,在聯盟基礎上被推舉而出的汗王,便會遭到來自下面各部的質疑,甚至是反叛和取代。

  幾百年來,從無例外。

  他自己便是如此上位的。

  他更有自知之明。

  河西和北疆相繼的大敗,令他喪失了威信,他已無法再自如調動各部人馬了,若再勉強打下去,萬一不能扭轉敗局,必將招致自己的覆滅。

  他現在最重要的事,是先穩固地位。所以先前,考慮再三過後,拒絕了東都送來的希望他再次發兵以緩解壓力的要求。

  從實質而言,他和沈暘這個曾義結金蘭的兄弟,也只是協作和各取其利的關係罷了。在他早先的計劃里,倘若南下順利,他遲早將會和對方翻臉,再次一戰。

  他相信沈暘亦抱如此的打算。一旦滅了李朝皇族取而代之,他必也不會對自己退讓半步。

  然而此刻,當聽到他已身死的消息,肅霜汗走出大帳,立在外,眺望著眼前夜幕之下那望不到邊的一頂頂帳篷和遠處隨風隱隱傳來的戰馬嘶鳴之聲,心中還是生出了一種兔死狐悲般的悲涼之感。

  「他為何不願來我這裡,以圖東山再起?」

  交往多年,知他出身卑下,野心勃勃,但漢人到底是如何想的,他卻始終還是看不明白。

  他嘆息了一聲,沉吟片刻,終於下定決心,喚來身邊的已經親信,命明早發令,完全撤兵,退回王庭。

  他的人仿佛遲疑了下,問:「大汗當真發如此命令?」

  肅霜汗道:「國運不來,為之奈何?前次機會既錯過,再打下去,恐也討不了好,不如先行回兵,以圖將來。」

  他話音方落,身後傳來一道冷笑之聲:「何謂國運?分明是你無能,打不過一個李玄度,不配做這汗王罷了!」

  肅霜汗一驚,倏然回頭,見四面火把熊熊,王帳周圍迅速湧來了許多人,火光映照出一張張的臉,皆為各部貴族和將領。

  那發話之人,卻是靡力,從前便號稱狄國第一勇士,狄人分裂為東西兩部之時,他隨族西遷,幾年前,在西狄奪位失敗,又逃回到了這邊,借妻家勢力和他的戰力,這兩年,地位扶搖而上。

  此次南下出兵,肅霜汗對戰局判斷樂觀,私心也是懷了幾分戒備,故出戰之前,便就不曾打算重用他,恰好也是他自己送上來,臨戰之前,和一名貴族起衝突,傷了對方,他便將靡力扣下。這回不敢再貿然出兵,便是怕靡力在背後生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