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看破,不道破。

  他被猜忌,無心成家,免日後殃及無辜,怎會胡亂圈點,害人一生?

  當時合上捲軸,尋了一個藉口,推脫掉了此事。

  那次之後,他很快便將她忘記,心中並未為她留下任何的漣漪之影。

  陌路之人罷了,怎會有何關聯?

  卻沒有想到,過了些天,他遇到了她。

  那一世,他和她的第二次結緣,是在蓬萊宮中。

  回京那段日子,他常去蓬萊宮陪伴皇祖母,以彌補從前缺失了多年的孝道。

  那日在蓬萊宮,他得了閒,想起自己小時養下去的那池金魚,一時興起,便漫步去往魚池。快到之時,隔著曲橋,看見李慧兒和一名杏衫少女帶著幾名婢女圍在池邊觀魚。芙蕖半開,水波瀲灩,那少女烏髮雪膚,容顏如玉,他不認識,但卻又覺著有幾分面熟,忍不住多看了一眼,這才記起,似是那日宗正拿給他看的小像中的那位菩家孫女。

  應是她來蓬萊宮拜見皇祖母,李慧兒領她玩耍。風隱隱傳來少女說話的嬌聲。他聽見李慧兒對她講,池中這些肥頭金魚,皆四皇叔從前所養。

  他不欲驚動她們,也不合留在此地,便轉身悄然離開。

  那日午後,他在自己幼時所居的長生殿內睡了長長一覺,醒來,日已西斜。他去見皇祖母,行至半路,又遇見李慧兒和菩家孫女同行,二人往宮外走去。似她出宮,李慧兒送行。

  他便避讓在了宮道的角落裡,打算等她二人走了再出來,等待之時,卻見她袖中滑出一方羅帕,掉在宮道之上,她未曾察覺,繼續朝外而去。

  他遲疑了下,便命駱保出去。

  駱保拾得羅帕,追上去還她。說話之時,許是提及自己,他看見她回首,朝著自己所在的方向投來一望,眸光流轉,神情似帶好奇。

  他始終未曾現身,一直隱身角落,直到她收了羅帕離去,身影消失在宮道盡頭。

  那日之後,他再未見過她了,直到他離開的那一日。

  那一日,他辭別皇祖母,出京,回往西海。

  他牽馬,行在長安道中,遇見了一輛朝著皇宮方向而來的華麗宮車。風吹來,捲起繡簾一角,露出了車中少女那姣好的半面容顏。

  雖只驚鴻一瞥,他還是一眼便認了出來。

  如此巧,她竟就是菩家孫女。

  他已聽聞消息,數日前,她被定為了太子妃,此刻應當是要入宮去的。

  車中的她沒有留意他,也不可能看見他——即便看見了,亦不知他是誰。

  一個行在風塵道上即將離開京都的路人罷了。

  他停在了路邊,目送載著少女的宮車朝著皇宮疾馳而去,不知為何,心中生出了一縷淡淡的惆悵之感。

  但這惆悵之感很快消失。

  身為菩猷之的孫女、菩左中郎將的女兒,她完全有資格獲得如此的地位和尊榮。

  命運固然大多時候不公,但對著她,這個如同花一般美好的柔弱少女,終還是展示出了它憫人的一面,將從前虧欠了她的一切還給了她。不但如此,加倍饋贈。

  為此他感到欣慰。

  他遙祝這個和他偶然曾暗遇過的忠臣之女,願她一生順遂,平安無憂。

  他便如此,轉頭,踏出了京城,等待著自己這一生的命運的最終走向。

  在他十六歲後,他便知道了,他的餘生,再無坦途。

  然而後來,他更是知道了,他其實還是低估了命運對他的冷酷和無情。

  他又一次地匆匆趕回了京都,和她再一次地遇見。

  第四次遇。

  然而,卻是在皇祖母的葬禮之上。

  在他奔入靈宮的那一刻,滿天的白幡和舉孝的人群里,也不知為何,他一眼便就看見了她。

  她一身孝服,立在他的侄兒太子李承煜的身側,睜著一雙因哭泣而紅腫的眼眸,仿佛也正在凝望著自己。

  短暫的,隔著無數人的四目相對。

  她垂下了眼眸,他亦收回目光。

  他不知她此刻作何想法。

  於他而言,皇家最後一絲的溫情,隨著皇祖母的離開,徹底地離他而去了。

  這種悲哀和痛苦,這個世上,無人能夠理解。

  人這一生,若就如此孤獨至死,和行屍走肉有何區別?

  他幾欲泣血,長跪靈前,徹夜不起。

  這些年間,每當深夜,無法入眠,他常自嘲,必是他十六歲前太過恣狂,將他一生福祉都揮霍掉了,所以十六歲後,他的人生,只剩下了還債。

  這個念頭仿佛又再一次地得到證實。

  他尚未從失去祖母的悲慟中緩過來,便被安排著,刺殺了他的皇兄孝昌皇帝。

  他被大索,幸而事先有所提防,這才在布下的天羅地網中死裡逃生,暫時隱匿到了相對安全的西苑,但受傷失血過多,支撐不住,最後還是倒在了草叢的深處。就在意識將要陷入昏迷之際,他咬破舌尖,以劇痛來逼迫自己保持著清醒,等待救援之人尋到他,儘快離開這裡。

  他不能就此昏迷,若就那樣昏迷過去,他或將永遠都醒不來了。

  他還不能死,他無法拋下他對母族的責任。

  就在他強行保持著意識清明之時,在他的身上,發生了一件他後來總是無法想明白的事情。

  她出現在了他的面前,發現了他。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