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四月,戰於桃林。

  桃林一戰,是李玄度所領的朝廷軍與沈暘東都叛軍之間的一次正面大戰,或可稱之為決戰。

  在這將近半年的時間裡,雙方經過前幾次的相互試探,到此戰,皆用盡全力。戰事延續長達半個月之久。

  縱然沈暘心思縝密,其本人亦是大將之才,奈何叛軍本就是烏合之眾。不說別的,就陳祖德投向他的那六七萬人馬,便不是真心效力,如今見秦王來了,勢頭日盛,雙方作戰,又豈會真正以命效力?

  而反觀此戰的另一方秦王,自他入關後,各郡的地方兵,其中不少是姜氏從前的舊部,知姜毅如今也投了他,紛紛效仿。至桃林一戰,他兵馬日盛,幾可與叛軍持平了。天時地利人和可謂占盡。戰事還沒結束,陳祖德原本投向沈暘的那些人馬便中途倒戈自己跑了回來。東都叛軍慘敗,沈暘最後只能領著剩餘的殘兵敗將退出雍州,退往東都。

  至此,經過將近半年的戰事,雙方攻守徹底易勢。叛軍的力盡之勢顯露無疑,起初俾睨天下的雄壯之氣,更是蕩然無存。

  這一夜,退兵路上,駐於一個名叫鹿橋驛的地方。

  此間大河橫流。為防萬一,他曾提早布局,如今竟真的派上用場,叫他控制住了大河渡口的天塹,這才得以將李玄度的追兵暫時擋在身後。

  他已連著數夜未能合眼,還沒來得及喘一口氣,又收到來自身後東都的消息。

  李麗華與楚王一派的人,為了爭奪東都的實際權力,在他領兵攻打京都的這半年間,雙方不止暗鬥,竟還相互陳兵,血濺大殿。

  他憤怒不已,命人代自己立刻先行趕回東都,控制局面。

  這一夜,深夜,在確定追兵已被擋在渡口那端,暫時無法過河之後,他悶悶飲了半夜的酒,倦極,亦無心女色,屏退婢女,獨自在大帳中朦朦朧朧合眼睡去。

  許是醉了酒,他竟做夢,夢見了那個女子。

  對那個女子,連他自己亦是不大明白,他到底所圖為何。

  初時,自是驚艷於那玉容花貌的美色,至於她的身份和地位,更令她魅力倍增,他生出了占有之心。

  那個時候,他正當身份煊赫,權傾一時。而那個擁有她的男人,秦王李玄度,除了他那聽似高貴的頭銜和身份,論權力根本無法和他相比,甚至,在他的頭頂之上,還懸有一把隨時便會落下的刀。

  她卻不假辭色地拒絕了他的示好。

  他在她那裡受的不止是挫敗,還有羞辱。

  一向自負精明、算無遺策的自己,那回,竟也會被她美色所迷,擊暈後任其擺布。

  倘若那個時候她趁機殺了他,這個世上,如今恐怕早已沒了他這個人。

  那一次的經歷於他而言,猶如奇恥大辱,他生平首次,亦是唯一的遭遇。但那之後,他想要得到她的心思,非但沒有熄滅,反而變得愈發強烈。

  得到那個女子,叫她臣服於自己,變成了一個盤踞在他心底的巨大執念,從未曾消失。

  在他原本的計劃里,拿下京都之後,他以攝政身份號令天下,強權之下,萬物可摧。

  只要除去了李玄度,失了依靠,想得到她心,是遲早的事。待他準備周全,日後取代李氏,開立新朝,他必封她為後,給她無上榮耀。

  但他沒有想到,東狄人如此無能,令他的計劃功虧一簣,如今陷入了如此的困境。

  他在夢中,仿佛再次聞到了女子那一頭烏髮里的幽幽香氣,歷久不散。醒來,睜著一雙泛著血絲的眼,微微出神之際,帳外傳來求見之聲。

  他定了定神,緩緩起身,命人入內。

  來人是他的那個親信,當日奉命去河西尋她,卻被李玄度割去一耳,放了回來。

  兩個月前,沈暘派他潛往東狄,催促肅霜汗儘快再次發兵。

  他長途跋涉,此刻方趕了回來。

  沈暘見他臉色沉重,心中的不詳預感,變得愈發強烈,問肅霜汗如何回復。

  他遞上回書。

  沈暘看完,臉色僵硬無比。他想起自己方才趕回來進入大營之時的入目所見,到處一片頹亂之態,知大勢已去,恐難逆轉,咬牙下跪叩首,勸道:「主上,東狄戰敗,內訌不斷,肅霜汗短期內不敢再出兵南下了。東都里的那些人,更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為今之計,主上不如攜了所得之金銀珠寶,去往東狄。趁各部紛爭,憑主上與肅霜汗的關係,到了那邊,必能封王,大有所為,將來等待時機,捲土重來!」

  沈暘一語不發,半晌,神情漸漸猙獰,雙目赤紅,眼底猶如滲血。

  叫他放棄這大好河山,逃往漠北的不毛之地,茹毛飲血,苟延殘喘,在冰天雪地中似狗一般地和人爭食,或將還被追擊而上的李玄度打得到處逃竄?

  這不可能。

  他寧願全力一搏,哪怕天不助他,死,也不願如此苟且偷生!

  第135章

  東都平原三面環山, 只要控制住這條大河,山關不破,憑了數郡的百萬人口和這片富饒之地所能貢獻的賦糧, 應當能夠與京都長久地對峙下去。

  天授三年——自然了, 此為京都這一方的年號, 對於去年叛亂、另立朝廷的東都來說,是正元二年。

  這一年五月, 桃林大戰方結束不過數日, 李玄度看破沈暘計劃, 沒留給他任何的喘息機會,在他渡河敗退到鹿橋驛後, 面對渡船皆被叛軍收毀的現狀, 徹底放棄輜重, 精選了一萬人馬,令每人只帶夠三日的口糧, 在附近百姓的支援下, 借臨時拼湊出來的數百條民舟連夜渡河,急襲推進,連續兩日奔襲百里, 最後追上沈暘軍隊,兵分兩路,突襲大營兩端,南北夾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