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們的皇帝,下令斷了他們的糧道。

  他感到生命,隨了他身體裡正汩汩不斷往外流的血,在一分分地消失。

  當血流盡,他知道自己便就會死了。

  在生命即將結束的這一刻,他的心裡,並沒有恐懼。

  他只感到茫然。

  他這一輩子,或者他活著的目的,到底是為什麼?

  他近乎空白的腦海里,隨著這個念頭,短暫地掠過了他的過往。

  難道不是出人頭地,只要自己上去,站穩高位,將一切曾打壓過他的皆踩在腳下,哪管身後洪水滔天?

  京都告急,皇帝數次催他歸京,他本應當遵意,先回去守衛京都。

  京都若是沒了,他的大廈,也將隨之崩塌。

  但他卻沒回,直到將自己陷入絕境,走到了今日這最後的一刻。

  他果然如他所預料的那般,賭輸了。

  但是他也沒覺後悔。

  這是他自己的選擇。

  雖然他亦不知,他究竟為何如此選擇。

  或許,是他不願辜負了那個生在邊郡長在邊郡,十四歲便就提刀上了戰場砍下胡虜頭顱的少年。

  又或許,是他不願讓他的小女君在將來的某日聽到人提及他的時候,神色漠然,甚至帶了幾分鄙夷,淡淡地說:哦,就是那個棄了大片邊郡之地,不戰而退的人?

  界河徹底地染紅,河面之上,堆滿了大片大片的浮屍,水流緩滯。

  剛殺死一批,又一批更多的敵虜再次衝來,越來越近。

  他們已過了河,正朝他的方向衝來。

  他掙扎著,終於再一次地站直身體,用他最後的全部力量,握緊手中的刀,拖著,朝對面一個正朝他衝來的敵虜,一步一步地走去。

  那敵虜快要衝到他的面前了。就在對方獰笑著,朝他舉刀,而他亦要朝對方撲去,同歸於盡之時,一道利箭從他的身後射來,猛地插入那人的喉嚨。

  他頓住了。

  依稀間,他仿佛聽到自己的身後傳來了一陣吶喊和廝殺之聲。

  他身邊那些還活著的渾身是血的將士紛紛轉頭。而他,卻仿佛連轉頭的氣力也消失了。

  他僵立著,一動不動,直到他一名副將的狂喜話聲沖入了他的耳鼓:「將軍!秦王來了!秦王帶著闕人來增援了!」

  崔鉉緩緩轉頭。

  漫山遍野旌旗蔽日。

  在他眼前那一片朦朧的紅色光影里,他看見了一道熟悉的身影,那人朝著自己這個方向正縱馬而來。

  他仰面,筆直地倒了下去。

  他以為自己就此死去了,但最後他卻發現,他還是沒有死。

  他睡了一覺,長長的一覺,甚至,恍恍惚惚還做起了夢。他夢見了少年和他的小女君。初遇她時,那從小生長在河西如戈壁和沙石一樣粗糲的少年,他從未曾見過,連在夢中也不曾夢見過,世上能有那樣好看的女孩兒。根本無需她做什麼,或者她開口要求什麼,只要她那雙明眸看看他,立在路旁,微風拂過她的髮鬢,她朝他招招手,無論她想要什麼,他都給她,挖心掏肝,百死無悔。

  他更沒有忘記,當日,少年有一枚髮釵想要送她,在被她婉拒之後,說,總有一天,她會心甘情願戴上去的。

  後來他知道了,那少年是何等的狂妄和自大。

  沒有這樣的機會了。

  這輩子,再不會有。

  但,若她往後偶爾想起他時,心中仍能留存幾分關於那少年的影,那便也就值了。

  他,始終還是不願讓她看輕。

  「小女君……」

  崔鉉喉間發出了夢深之處的一聲含糊呢喃。聲音驚動那個正坐在中軍大帳案前低頭就著燭火讀著手中書卷的清雋男子。

  深夜,耳邊萬籟俱寂。

  他微微抬眉,望了眼床上那個尚未從重傷中甦醒的年輕人,垂下眼眸,翻過一頁,繼續靜靜讀卷。

  第131章

  當崔鉉終於從深夢中醒來, 他緩緩睜眼,發現自己身處中軍大帳之中,躺在床上。

  周圍的一切都很熟悉, 但耳邊卻靜悄悄的, 寧靜異常。沒有了慘烈廝殺的聲音, 也聽不到帳外遞送緊急軍情或是軍士調撥而發出的各種雜聲……

  他甚至有些不大習慣耳畔如此安寧。短暫茫然了片刻,意識被周身慢慢傳來的骨頭寸寸碎裂似的隱痛之感給拉了回來, 吃力地轉過頭。

  案角亮著燭火, 一道熟悉的身影映入了他的眼帘。

  那人靜靜坐於案前, 斂眉垂目,正讀著一冊握他手中的書卷。

  崔鉉自然認得他……李玄度……

  但他怎會在自己這裡?

  他盯著, 怔怔地望了片刻, 忽然, 失去意識前的最後那一幕記憶涌了回來。

  他記了起來,全部都記了起來。

  李承煜斷了糧道, 北境必陷。但他不願退, 也是為了給那些替他們當過民夫送過輜重的郡民留夠逃離的時間,當東狄人獲悉這個消息趁機再一次地發動猛攻之時,他和麾下願隨他死守的將士在界河之畔, 與北虜血戰了三日。

  在他赴死之時,這人帶著增援兵馬趕到。

  自己最後終究還是沒有死,被他救了……

  一時之間,他心頭五味雜陳。

  倘若說這世上有哪個人是他最不願欠下人情的, 毫無疑問,那人必是眼前之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