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一個士兵匆匆奔入,說軍士起了譁變,大量聚眾,集到了都尉府的大門之外。

  楊洪一驚,急忙奔了出去,果然,見大批士兵圍在了都尉府外,幾個頭領在人群中高聲喊話,郡城糧庫告急,質問消息是否為真。

  楊洪立刻道:「諸位將士放心,糧庫糧草,必優先供作軍糧!足夠數月之數!另外,我已向西域都護秦王殿下發去求救消息!軍糧之數,足夠爾等軍士食到援軍到來之日!」

  他平日事必躬親,在河西軍士之中頗有威望,此刻如此發話,許多軍士閉口,沉默了下來。

  楊洪稍稍鬆了口氣,正要命眾士卒立刻散去,各歸其位,忽然身後又傳來話聲,有人反駁:「眾弟兄,楊都尉之言,不可信,爾等千萬不要受其蒙蔽!先不說此地至西域都護府的所在路途遙遠,誰知信報能不能及時送到,即便送到,東狄十萬騎兵,秦王他敢以卵擊石?他如今坐鎮西域,自立為大,李朝丟了河西,於他有何損失?他費力保下河西,於他又有何好處?他是不可能派兵來的!以我之見,那個皇帝都不要河西了,丟下咱們不管,咱們還守什麼?不如全都散了,各自逃命!」

  楊洪轉頭,見發話的竟是自己那個姓孫的手下,大怒,厲聲呵斥,命人即刻拿下,以動搖軍心之罪斬首。不料另有幾名將官上前阻攔,高聲附和,又有楊洪的親信也拔劍上來,雙方頓時對峙,軍士則議論紛紛,群情涌動,方平息了下去的喧譁之聲再次如浪,一波波地傳入楊洪耳中。

  大部分的軍士竟都起了搖擺之念,不願再繼續守下去了。

  楊洪知這孫姓的從前因耽誤軍機被自己懲罰過,懷有怨念,如今危難關頭,他生出此念,並不驚訝。但這些河西將士卻大多熱血,即便遇到強敵,本也絕不至於動搖,做出如此之事。

  這一回,根源就在於那道被緊鎖住的靖關大門。

  連天下之主的皇帝陛下,他都棄河西不顧了,他們這些卒子還賣命守護,圖的是什麼?

  「走啊,趁東狄人打來前,咱們先去城中富戶家中搶些東西,免得便宜東狄人……」

  那孫姓千長揮臂高呼。

  楊洪胸中一陣氣血翻湧,幾要嘔血。

  倘若不是念及那些手無寸鐵的平民,就是連他,也覺心冷,無力繼續。

  他勉強定下心神,正要再發聲,試圖努力穩住軍心,忽這時,伴著一道尖銳的鳴鏑之聲,一支利箭破空而來,從眾士卒的頭頂掠過,流星閃電,朝那正立在都尉府大門口台階上振臂高呼的孫姓千長筆直激射而來。

  就在眾目睽睽之下,一個眨眼,那杆鳴鏑已是逼到,無聲無息筆直自他眉心中央插入,一箭穿腦,從後透骨而出。

  他張著尚未說完話的嘴,雙目驀然圓睜,眼仁向上翻白,七尺身軀,被那杆箭的強大餘力帶著,朝後噔噔噔地連著退了幾步,方直直倒了下去,最後「砰」的一聲,仰面在地,痙攣片刻,氣絕身亡。

  眾人被這一幕驚呆,還沒反應過來,又聽到身後傳來一陣馬蹄的疾馳之聲,紛紛扭頭,見一隊人馬風馳電掣,轉眼到了近前,停馬肅立。

  當先一騎,那人雖一身常服,但卻氣派雍容,佼佼不凡,此刻一手握弓,另手纏鞭,肩背挺直,坐於馬背之上,眉目冷湛,神色威嚴,目光若電,掃過面前一眾士卒,眾人竟覺神湛骨寒,漸漸噤聲。

  「秦王殿下到——」

  他身後的隨扈喝了一聲。

  眾士卒吃驚不已,頓時鴉雀無聲。

  楊洪認了出來,來人正是秦王李玄度。

  他一時如在夢中,不知他怎會如此快便就到來,反應了過來,一陣激動,奔去迎接。

  李玄度翻身下馬,朝著都尉府的大門大步走來,兩旁士卒紛紛讓道。

  楊洪奔到了他面前,激動不已,單膝下跪,向他見禮。

  李玄度點了點頭,命他起身,隨即邁步上了台階,轉身立於階上,對著面前一眾軍士高聲道:「我李玄度在此,以我皇族之血,對諸位將士立誓,李氏未棄河西,我李玄度更不會坐視十萬軍民陷水火而不顧!」

  「倘有違誓言,天地同誅!」

  他言畢,拔匕首,朝他舉起的一手手心劃了一刀。

  殷紅之血,汩汩滴落。

  眾士卒看著,面上原本的驚疑之色消失,神色漸漸轉為激動。

  「我於來此半道獲悉河西有難,馳援已召,正在來路之上。我向諸位保證,只要諸位聽從楊都尉之命,再堅守些時日,援軍必能在糧草斷絕之前趕到!到時,我亦必與諸位一道,以北寇之血,祭我戰死之同袍!」

  「我李玄度於此,先向諸位將士致謝!」

  他字字句句,振聾發聵,擲地有聲,說完,朝對面的軍士抱拳,鄭重行一謝禮。

  「秦王千歲——」

  片刻之後,都尉府外,爆發出了一片高呼之聲。士卒紛紛下拜,朝他回叩拜之禮。

  李玄度朝眾軍士再次行一謝禮之後,在不絕於耳的呼聲之中,轉身入了都尉府。

  楊洪壓下激動的心情,帶著自己的人匆匆跟入,進議事堂,奉秦王上座,立刻商議接下來的對策。

  幾乎沒有任何的異議,這一次,很快便就下發命令,立刻增派援軍前往琵琶峽口,不惜代價,於援軍到達之前,守住這一關口。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