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韓榮昌也不傻,頓時了悟,知自己該做什麼了,怎敢再等皇帝開口明問,立刻將那日自己收到李玄度的信後跑去道觀詢問的經過講了一遍,自然了,隱瞞掉他拿自己前妻之事威脅的一段,只說他拜求自己。

  講完,皇帝一語不發,神色有些怪異。

  他唯恐皇帝不信,信誓旦旦:「臣絕不敢有半句欺瞞,若有欺瞞,陛下誅我!」

  皇帝道:「秦王怎會無緣無故叫你阻止長公主為蛟兒求親?他可有講?」

  韓榮昌搖頭:「這個秦王未曾言明……」

  他遲疑了下,忍不住說出了這幾日自己慢慢回味出來的一點味道。

  「陛下,以臣之見,十有八九,應是秦王有意於菩家淑女,知曉了長公主的意圖,這才懇求我幫忙予以阻止。」

  皇帝道:「他怎知長公主有如此意圖?」

  韓榮昌腦子轉得快,立刻道:「想必菩家淑女對他亦是有心,哪裡知道了,便告訴了他。」說完屏聲斂氣不敢發聲,半晌也沒聽到皇帝再開口,壯膽偷看一眼,皇帝仿佛在思索什麼,片刻後,微笑道:「朕知曉。無事了,你退下吧。」

  韓榮昌暗暗吁了一口氣,雖對自己這麼快就出賣了李玄度感到有些過意不去,但轉念一想,這並不是什麼不能說的大事,何況,他也拿自己告訴他的私密事威脅了自己,同樣不是個厚道人,和自己半斤八兩差不多。這麼一想,兩不相欠,心安理得。遂唯唯諾諾應聲,拜退而出。

  韓榮昌走了後,沈皋從隱處現身。皇帝問:「方才的話,你覺如何?」

  沈皋道:「韓駙馬一向謹慎守身,料他不敢欺瞞陛下。」

  皇帝凝神了片刻,忽問:「闕國李嗣業走了?」

  「前日走的,秦王送至北城門外。」

  「闕國如今人丁幾何?」

  「稟陛下,據奴婢所知,闕國這些年人口增衍不斷。戶口近十萬,國民三四十萬,其中十六歲至四十的壯丁至少占四五成,國人平時為民,戰時為軍,鹽鐵繁榮。一二十萬的壯丁……」

  沈皋停了一停,眼中露出恐懼之色,聲音吃緊:「這可不是小數目啊!此次劉崇與天水王二人合併,調征的人馬,亦不到十萬之數!」

  皇帝眉頭緊皺,目光落到擱於案角的一方白玉螭虎盤鈕印璽之上,定了片刻,忽道:「你派個能幹之人,八百里加急去往河西,替朕查菩家孫女此前的經歷,與什麼人往來,有何事跡,全部查清楚,儘快回報!」

  沈皋得命而去,半個月後,就此事回復皇帝,道派去的人已歸來,也帶回了消息。

  「消息如何?」

  「稟陛下,菩家淑女八歲充邊,十歲逢陛下登基大赦天下,無罪後,被如今的河西宣威都尉楊洪收養。據楊洪言,此女聰敏有見識,因劉崇不得民心,力勸他勿隨,他聽取菩女之言,如今方得以繼續效忠朝廷。」

  皇帝露出了感興趣的模樣,哦了一聲,又問:「此女平日都與何人往來?」

  「稟陛下,此女平日與人往來不多,但有一十八歲的少年人,姓崔名鉉,乃太宗朝騎郎將崔昀之後代。」

  「崔昀?」

  皇帝終於想了起來,「太宗朝時因黨爭獲罪的那個崔昀?」

  「正是。當初獲罪發往河西,至崔鉉已是第三代。他在楊洪手下做事,如今任武騎尉。」

  「十八歲便掌五百人馬,倒也難得。他可有說菩女之事?」

  「稟陛下,這個崔鉉一問三不知,什麼都不說,故使者將人直接帶來京都,以備訊問。如今人就暫時押在奴婢內府。奴婢一旦從他口中問出東西,便就呈給陛下。」

  皇帝隨意點了點頭:「除了這些,菩女再無別的特別之處了嗎?」

  沈皋告罪:「奴婢無能,目前為止只獲悉這些,再無別事。」

  皇帝出神了片刻,忽道:「安排下去,召菩女入宮,朕要親眼看一看她。」

  ……

  事情好像變得和前世有些不同了。

  距離姜氏千秋大慶,過去已經半個多月。

  菩珠記得清清楚楚,前世這個時候,立自己為太子妃的詔書已經送達郭府。

  然而現在,雖然長公主那邊再沒有任何麻煩,但宮中竟也沒有半點消息。

  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她漸漸等得忐忑,繼而不安,所幸唯一一件還算值得安慰的事情就是也沒有聽到姚侯之女姚含貞被立為太子妃的消息。接著三天之前,她又收到了一封李承煜派親信秘密傳給她的信,安慰她,讓她不要焦心,說自從她被提名為太子妃的人選,大臣幾乎異口同聲全部認同,父皇立她的可能性極大,之所以硃批遲遲未下,可能是和父皇最近忙碌有關。他讓她安心,說自己一有新的消息就會及時通知她。

  李承煜那邊的新消息還沒有到來,三天後的這日,一個宮使來到郭家,傳話道陳太后要召她入宮敘話。

  第34章

  菩珠立刻聯想到了太子議婚一事, 疑心會不會是要再相看自己一回,不敢怠慢,立刻梳洗更衣, 隨宮使坐上宮車, 入了皇宮。

  她對皇宮再熟悉不過, 知陳太后居的積善宮位於宮城靠後正北的方位,被帶了進去, 卻不是立刻入內, 而是停在了積善宮靠西的拾華殿。

  這裡位置比較偏, 前世她沒怎麼來過,記得好像用作配殿, 長年空置。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