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然而現在,她表面看起來對這道詔書也充滿感恩,但她的心情,其實卻很平靜。

  皇帝為自己祖父平反,不過是順勢而為。參與促成這件事的所有人,也都各取所需。

  祖父大概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當年他蒙冤而去的時候,有人因他而獲益。在他身死多年之後,又有人因他而得到了想要的東西,只不過現在又換了一撥人而已。

  總之,在這件事裡,各方各有所得,皆大歡喜,自然了,這個「各方」也包括自己,挺好的。

  在她跪迎聖旨過後,欽使笑道:「月底是姜氏太皇太后的大壽,到時大慶,京都不眠,會有一場徹夜花燈會,想必極是壯觀。小淑女此間若無事,可隨我儘快動身,說不定入京之時,還能趕上熱鬧。」

  菩珠本來就計劃儘快趕到。

  前世她這麼想,目的是像這位欽使所言的那樣,為趕上太皇太后的大壽之喜。

  而這輩子也這麼計劃,倒不是因為姜氏太皇太后對她有多麼的另眼相看,相反,菩珠知道,這位李氏皇朝的傳奇女性對自己並無任何的特殊之處,甚至可能不是很喜歡。前世即便後來她成為了太子妃,做了她的重孫媳婦,去蓬萊宮拜見,她會給些賞賜,噓寒問暖幾句,但也僅此而已,與姜氏對待她其餘孫輩或者重孫輩的普通公主和王子們的態度,沒有任何區別。

  她之所以還想儘快趕過去,是因為現在,京都里的幾姓人家正在盯著李承煜太子妃的位子在相互較勁,前世是在下個月初,也就是她抵達京都不久,因為爭鬥不下,陰差陽錯,太子妃的頭銜最後反倒落到了她的頭上,有點像是撿漏。

  所以她不能錯過這個時機,必須適時地出現在那些人的視線之中。

  出發的日期就定在明早。

  她需要收拾帶去京都的東西不多,除了日用之物,就是幾套搬來都尉府後新做的換洗衣裳而已。至於以前的舊衣,讓阿菊拿去處置了,送給下人。

  章氏這晚過來,帶來了一匣金,道除了還的欠她的錢,還有部分是自己和楊洪的心意,讓她帶去京都。

  菩珠不取,讓她領著自己去見楊洪,朝他兩夫婦下拜,鄭重叩首。

  章氏忙過來將她扶起來,口中道:「小女君你這是在做什麼?莫折煞我夫婦二人了!」

  菩珠說:「楊阿叔,阿嬸,我八歲來此,身無長物,若不是得阿叔庇護,人恐怕早就已經沒了。如今要走,向你們拜別是應該。往後阿叔一定會是一個好官,保地方平安,我便是人在京都,也是與有榮焉。」

  楊洪意外於她對自己的敬重,十分欣慰,回想這段時日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心中更是諸多感慨,道:「承小女君吉言,阿叔往後定不敢懈怠。你家如今平反了,你能回京都,是件大好事,往後自己一定要多加保重!」

  菩珠點頭答應,出來後,章氏親親熱熱地送她,說她不但是自家福星,如今她自己也是時來運轉,往後大富大貴,不可限量,一路奉承。菩珠打斷了她的話:「阿叔是個好人,日後官一定會越做越大。阿嬸你既然說我是福星,我便大言不慚多說一句,希望阿嬸能記住上次的教訓,往後做個賢內助,遇事多和阿叔商議,切不可再像上次那樣自作主張,險些引火上門。」

  章氏面紅耳赤,訕訕點頭:「小女君你說的是,我記住了!」

  菩珠一笑,讓她不必再送。

  這個晚上,菊阿姆看著自己的小女君,先是笑,笑著笑著,忽然眼圈泛紅,眼淚流了下來,又慌忙擦拭,仿佛怕她誤會,著急地比著手勢,說自己是太高興了。

  菩珠抱住了她,附耳輕聲說:「阿姆,我也很高興。往後我一定會好好保護你,讓你和我一起享福,過這世上最好的生活,你高不高興?」

  菊阿姆忍不住一邊笑一邊又落淚了。菩珠笑著替她擦去眼淚,心中忽然也生出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幸福之感。

  阿姆現在是如此的幸福。

  活了兩輩子,菩珠仿佛直到這一刻才發覺,原來,讓所愛的人感到幸福,於自己而言,也是一種莫大的幸福啊!

  她一定要努力,讓她的阿姆就一直這樣幸福下去,幸福得要掉眼淚才好。

  這一夜,就在她帶著這種幸福之感恍惚就要入睡之前,腦海里忽然跳出來一道人影,睡意一下全沒了。

  她想起了崔鉉,那個曾幫過自己大忙的少年。

  她知道他現在在楊洪手下做事,她已經好久沒有遇到他了,只在那日問楊洪的時候聽他提了一句,說崔鉉剛投軍沒幾日就已升了伍長,當時還為他感到很高興。

  明天她就要回京都,若就這樣一聲不吭走掉,似乎有些不厚道。

  菩珠猶豫了片刻,最後決定讓楊洪幫自己轉個口信,和他道聲別。

  第二天早上,她走出了都尉府的大門,預備登上那輛來接她的公車時,一愣。

  她看見了崔鉉。他一身卒衣,坐在馬車前方御者的位子上,看到她現身,轉頭朝她一笑,點了點頭。

  已經好久沒見他了,快有小半年的時間,和年初時相比,現在的他感覺一下子成熟許多,也顯得沉默了許多,從位子上翻身而下,朝她走了幾步過來,只道:「我聽說你家平反了,你要回京都,我求了楊都尉,允我駕車,送你一程。」

  菩珠心裡有點感動。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