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朱倫抽了一口冷氣。

  “可是……可是,太醫院還有徐階同伯父你又有什麼關係呢?難道說……啊,伯父……”朱論好象意識到了什麼,背心全是冷汗。

  這個時候,一陣冷風水來,滿池塘都是枯黃的荷葉在晃動。

  他感覺自己仿佛掉進那一池冰水中。

  冷得失去了知覺。

  朱希忠緩緩點頭:“當年,老夫和楊慎交情不淺。可惜,議大禮之後,就不再往來。哎,老友如今已駕鶴西去多年了。”

  *******************************************

  PS:遇到點和碼字無關的事,心態崩了,沒辦法寫稿子。明天早晨的七點更新估計會延遲到中午。明天恢復兩更,請各位書友諒解。

  第四百三十章 往事真相

  伯父剛才這番話已經涉及到大明朝這一百多年來最可怕的秘密,那就是太醫院和外朝文官勾結。

  太醫,太醫,顧名思義就是給皇帝看病的郎中。表面上看起來,或許這是一個技術崗位。

  但其實大家都想錯了,太醫院的醫生僅僅是一個官職而已。

  明朝實行的是嚴格的戶籍制度,太醫這個職業是世襲的。也就是說,如果你的父親是太醫,那麼,你一生下來就註定要給皇帝開方子治病,無論你對醫學感不感興趣,是否有這方面的能力。

  國家這麼規定了,你就得干,干到老,干到死,然後讓你的子孫接班。

  有一句俗話是這麼說的:京城有十可笑,光祿寺茶湯,太醫院藥方,神樂觀祈禳,武庫司刀槍,營繕司作場,養濟院衣糧,教坊司婆娘,都察院憲綱,國子監學堂,翰林院文章。

  這固然是笑話,卻也充分說明這些東西的不靠譜。

  因為醫術堪憂,一遇到宮裡的貴人生病叫太醫院下方子。太醫們首先想的不是如何治好病人,而是一旦出了事怎麼推卸身上的責任。猛藥是不可能下的,一輩子都不可能。左右不過是甘草、枸杞、川貝、人參、枇杷葉之類吃不死人,滋味又不錯的補藥。

  遇到貴人們傷風,索性一句“多喝熱水”連方子都不肯開。

  如此一來,太醫院就充實著大量官僚,真正醫術高明的人也沒幾個。

  既然是官僚,必然和官場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特別是這一崗位還能經常出入宮禁,接觸天底下權勢最大的人,也必然是朝堂大人們爭相籠絡的的對象。

  如果……如果說太醫真要對皇帝不利,實在太簡單了。

  朱倫艱難地問:“伯父,這太醫給人開的方子可都是要留檔的。而且,給人下藥之前都要試毒……豈能那麼簡單。”

  朱希忠:“人和人的身子是不一樣的,譬如有的人身體健壯,內火旺健,下的方子藥性就得溫和,以溫養為主。若是一味用大補之物,難保不陰陽失調。長此以往,身子就垮了。你去查方子,都是人參、鹿茸,這東西可沒毒,你又憑什麼治他的罪?”

  他繼續淡淡道:“是藥三分毒,何況有的藥本身就有毒性,如何首烏、馬錢子,下藥的時候極是考究。需要臣藥、佐藥、使藥輔助,分量如有偏差,後果就嚴重了。還是那句話,人和人脈象不同,用多少量全憑太醫心意,你也挑不出錯來。”

  朱倫一身都冷得僵了,想起孝宗正德皇帝的往事,心中全是可怕的念頭。

  正德天子可是敢於騎馬直衝韃靼軍陣,並手刃數名強敵的勇者,他的龍體何等旺健。可僅僅是因為在淮安清江浦落水受了涼就龍馭賓天,這可能嗎?

  別說是他,就算是普通人受了涼,只喝熱水,養上六七日就能痊癒。

  難道是被人下了藥?

  是的,這個可能實在太大了。

  正德皇帝可是將整個朝堂的大老都得罪乾淨了的,難保大家沒有除掉他的心思。

  這其中,內閣首輔楊廷和的嫌疑最大。不然,為什麼天子駕崩,他並沒有從正德一系的子侄中選一位藩王繼承皇位,而是選了八桿子也打不到一塊兒,血緣已經很遠的嘉靖天子?

  還不是因為當年萬歲年幼好控制。

  按說,今上是楊廷和選的,萬歲對他應該心壞感激才對。那為什麼陛下竟下了狠手,剷除了楊黨,又屢次團滅太醫院?

  真相只有一個,今上已經覺察到太醫院和太朝大老的貓膩,嗅到了危險。

  方才伯父說,他和楊廷和的兒子,大名士楊慎是至交好友,難道這事他也有參與?

  朱倫不敢想,也不願意想。

  朱希忠知道自己這個侄子在刑偵上有過人天分,又極是精明,曉得他已經明白自己話中的意思。

  嘆息一聲,道:“都是二十年前的往事了,過眼雲煙。如今的太醫院早已物是人非,再不要提了。可是,你不提,難保沒有想翻舊帳,要用前朝的劍斬今朝的官。況且,許紳又是我家的親戚。”

  當初太醫院許紳是徐階檢舉揭發的,嘉靖這才賜死了許太醫。

  也不知道徐階知不知道正德朝的往事,又知道多少。

  但這事不能不防。

  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做不成首輔。

  錦衣衛指揮使和東廠提督聯手,這事也不難辦。

  朱倫:“伯父,接下來該怎麼做?”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