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但規矩是用來打破的,嘉靖天子是何等剛強的君主,他不立儲君,誰又敢多言。

  不立太子的後果很嚴重的,甚至影響到朝局的穩定。皇帝可有兩個皇子,無論是立長還是立賢,大家都可以爭上一爭。

  朝中大員未必沒有要做從龍功臣的心思。

  陳洪以往和景王就走得很近,無奈,去年景王被強令就藩。

  如此,二王爭位才算是塵埃落定,裕王的位置才算真正確立。

  作為景王的得力幹將,陳洪若說不心慌也是假話。

  他很快就投到裕王府麾下。

  不過,這種半路從敵對陣營投過來的人一向不受人待見。

  陳洪要想得裕王歡心,又免得將來被人清算,就得立功,立大功。

  如今,徐階和裕王老師高拱爭內閣首輔之位正爭得如火如荼。

  如果能夠替王爺的老師爭得首輔之位,陳洪這個功勞可就壓王府系其他人一頭了。

  那麼,怎麼爭位呢?

  簡單,搞倒徐階就是了。

  現在空明案不是缺一個幕後主使嗎,徐閣老正合適。

  只要將老徐牽扯進去,無論將來結果如何,他這個首輔也不用當了。

  計是好計,也是毒計。

  要做足證據,把案子做成鐵案也容易,關鍵是需要錦衣衛配合。

  這大概就是陳洪今日到訪的原因吧?

  朱倫:“伯父,你覺得徐閣老會是幕後主使嗎?”

  朱希忠:“有義,你覺得呢?”

  朱倫:“還是剛才伯父所說的,動機,徐閣老沒有這個動機。侄兒無論也想不通這麼做對他有什麼好處,陳洪實在太荒唐了,這般指鹿為馬顛倒黑白,就不怕天下人悠悠眾口嗎?我想,伯父斷不可能聽之任之。”

  “有義你話少,怎麼現在卻長篇大論了。”朱希忠笑笑:“我自有計較,很多事情可說不準吶!”

  “難道伯父要應了陳洪?”朱倫一張臉憋得通紅:“伯父公正嚴明,乃是侄兒最敬佩的人,難道你老人家要視《大明律》如無物邪?”

  “有義,你是不是對伯父很失望,很痛心?”

  朱倫咬著牙不說話。

  朱希忠:“我再問你,咱們錦衣親軍是做什麼的?”

  朱倫:“還是為何,維護法紀,懲辦奸邪。不冤枉一個君子,也不放過一個奸佞。”

  朱希忠突然笑起來:“你說的那是親民官,縣州府的正印官,省提刑按察使司,刑部,卻不是咱們錦衣衛。咱們是天子親軍,說到底惟皇命是從。俗話說:仁不掌兵,義不行賈。仁義這種東西,和咱們廠衛沒有任何關係,咱們就是天家的一把刀。有義,你還是太年輕,義是你心中之蠹,做事多看看多想想,或者什麼都不想才是好的。”

  朱倫終於忍不住了:“天地自有正氣,伯父所為,侄兒不敢苟同,也不明白你老人家為什麼要這麼做。動機呢,伯父請給侄兒一個動機。”

  “動機,動機……嘿嘿,當初老夫就不該讓你進錦衣親軍衙門,而是應該派你去刑部掌管刑名的。可惜啊,咱們是勛貴,不能做文官。”笑畢,朱希忠長嘆一聲:“還記得剛才陳洪所說的許紳之死嗎?”

  朱倫:“那又有什麼關係。”他滿腹都是怨氣,不想聽伯父繼續嘮叨下去。

  朱希忠緩緩道:“別說都道許紳那日下藥之後,陛下四個時辰才醒。他因為驚嚇過度,這才撒手人寰的。其實,事情的真相併非如此。許紳是被陛下賜死的。當年醫院的所有太醫,也被陛下一網打盡,流的流殺的殺,一個也沒落下。”

  朱論嚇了一跳:“怎麼會?”前頭許太醫剛因為救駕之功本封為太子太保,後腳怎麼就被賜死了,連帶這太醫院也集體落馬,這轉變實在太突然。

  “因為徐階好象查出太醫院有不臣之心,當時他在京任國子監祭酒。這徐閣老可是做過延平府推官、江西按察使的,經他的手不知道辦過多少案子,查這事得心應手。不然,你道徐子升這二十年來為何平步青雲,直入內閣宰執天下?”

  “不臣之心?”朱倫心中一顫,失驚:“怎麼可能?”

  朱希忠:“有義,我問你,若是要弒君,誰最方便?”

  不等侄兒回答,朱希忠道:“太醫院,自然是太醫院。人食五穀雜糧,怎麼能不生病,天子亦是如此。他們有是給天子下方子的人,如果和外朝勾結,誰人監督。我再問你,我朝歷代先帝壽元幾何?”

  朱倫:“太祖高皇帝享年七十一。”

  朱希忠:“從仁宗皇帝開始說。”

  朱論:“仁宗皇帝享年四十七,宣宗皇帝享年三十八,英宗皇帝享年三十八,代宗三十;憲宗皇帝享年四十一,孝宗皇帝正德天子享年三十六。”

  “你記性倒沒錯,太祖高皇帝,成祖文皇帝且不論,馬上得天下,得享天年也不意外,可後來的天子為什麼都短壽?倒是咱們現在的嘉靖天子耿於女色,成天服食丹藥,非長壽之相。可陛下在位四十多年,先後三次剷除太醫院,如今已經五十有七,已是高壽。有義,你是個精幹之人,在刑名上又有天分,難道你不覺得這事甚為蹊蹺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