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拼了。

  周楠:“是是是,罪官不問了。”

  另外一個太監對同伴道:“老陸,畢竟是內書堂的先生,客氣些。”

  顯然,那個老陸有子弟在周楠書下讀書,又出於對知識分子的尊重,緩和下語氣,道:“子木先生,職責在身,請不要讓我們為難。”

  周楠:“理解理解,對了,王府李妃娘娘傷勢如何?”這事倒不能不關心,如果李妃傷重,他自然是在責難逃。

  老陸:“方才我們查閱了案卷,李妃娘娘只是皮外傷,就是受了些驚嚇,過得幾日就好,不礙事的。”

  周楠鬆了口氣:“娘娘破相沒有?”

  老陸:“也就是耳下腮幫子處有一兩寸傷口,沒有破相。”

  周楠心中更是長出了一口氣,心道:如此千嬌百媚的美人兒如果花了臉,還有天理,還有王法嗎……哎,這都什麼時候了我還想著她是不是變醜了……真是沒由來。

  果然如周楠預料的那樣,一行人押著周楠就到了西苑。

  守門的衛士並不知道老周已經背上一件驚天大案,都客氣地拱手:“周大人來了,這大半夜的還入值西苑啊!”

  心中暗安咋舌,這周司正的聖眷之隆可是嘉靖朝頭一份兒。

  很快,周楠就到了玉熙宮。

  黃錦已經痊癒回宮了,看到周楠,面無表情地將他帶進殿去。

  和夏季里宮中門窗緊閉不同,今日玉熙宮大殿卻四下敞風,有呼呼的冷風掠過,吹得周楠身子刻骨冰寒。

  殿中的丹爐熊熊燃燒,光影中,嘉靖正盤膝坐在蒲團上。

  大風中,籠住他的紗幔獵獵飛舞。

  周楠忙拜下去:“罪臣周楠叩見聖明天子。”

  黃錦揮手讓太監們都退下去,然後走到皇帝身邊伸手要去將紗縵挽起來。

  “不要亂,不要怕。”嘉靖平淡的語氣傳來:“裕王妃說得對,出了事不要緊,解決了就好,但不能怕事,也不能自亂陣腳。”

  “是,老爺。”黃錦垂手退到一邊,立於陰影中。

  嘉靖:“周楠,中舉了?”

  周楠不明白他為什麼要這麼問:“回陛下的話,中了。”

  嘉靖:“你是個有才華的人,那麼,朕問你一個問題。”

  周楠:“臣聆聽聖人訓示。”

  嘉靖:“詩云:鴥彼晨風,郁彼北林。未見君子,憂心欽欽。如何如何,忘我實多。當做何解?”

  聽到這個問題,周楠心中一陣狂喜:勞資果然猜對了,俺老周這條命算是保住了。

  第四百二十三章 未見君子(求票)

  周楠清了清嗓子,念道:“如月之恆,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壽,不騫不崩。如松柏之茂,無不爾或承。”

  剛念完,陰影中的黃錦眼睛大亮,激賞地看了過來。

  這種出題解經義的事情乃是讀書人中的常事。

  嘉靖這句話出自《詩經》中的《晨風》,表面上看起來是讓周楠依據經義破題做一篇八股時文。

  可這麼大的案子,萬歲爺怎麼可能有心情讓周楠這個當事人做文章。

  如果周楠不明就裡,馬上就會被太監們拖出去用廷杖打死。

  這小子,果然厲害!

  黃錦老師在心裡為小周老師點了個贊。

  嘉靖所念的《晨風》有一段典故,說的是春秋末年,三家分晉的故事。當時,晉國是春秋第一大國,統治著後世山西、河南、河北廣大的國土。後來韓、趙、魏三家瓜分晉國,這一政治事件標誌著戰國時代的開始。

  當時的魏文侯滅中山國之後,將土地分封給兒子魏擊,任命他為中山君。魏文侯忙於政務,父子二人一連三年都未能互相問候探望。

  於是,就有流言說父子關係出現了問題,中山君也因此憂心忡忡。

  一次文侯在接見中山君是手下時,問來人中山君現在在做什麼?

  來使回答說在讀書。

  又問讀什麼書呀?

  使者回答說,中山君在讀詩經,尤其喜歡《晨風》一詩。

  這首詩的意思是意思是,傍晚的時候,一隻名字叫晨風鳥兒疾馳飛掠,棲落在鬱鬱蒼蒼的樹林中。至今,我還沒有見過它的身影,心中充滿擔憂。究竟發生了什麼事,竟然把我都忘了呢!

  念完這幾句詩,魏文侯感慨地說:“中山君是不是以為我把他忘記了?”來使說:“不敢,只是他常常想念您。”

  魏文侯接著又誦出《黍離》的詩句:

  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行邁靡靡,中心搖搖。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意思是,看那黍子整齊地生長著,看那高粱苗兒也在生長著。我行走的步伐緩慢,因為心神不定,心裡充滿了憂傷。能夠理解我的人,知道是心中的憂愁使我變成這樣;不理解我的人,問我在追求什麼,以為我有什麼強烈的願望。高高在上的蒼天啊,為什麼有人會這樣誤解我?

  這話傳到耳朵里,中山君才消除了心中的疑慮,親自乘車回國都探望父親。

  父子之情得以再續。

  此刻,嘉靖突然念出這首詩,其意並非是要讓周楠做什麼勞什子八股文,考教他的學問。其中的意思卻說的是父子之情,以及自己的憂慮和難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