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周楠好奇:“來的是什麼客人,怎麼連我都要去迎?”

  鄒應龍將名刺遞給周楠,說:“如果沒猜錯,此二人是為子木而來,不過是叫我當說客做魯仲連。既然你今日就在我這裡,就交給你自己處置好了。”

  又笑道:“來的是福建布政使司布政司徐乾和他的侄子徐養大,定然是為了徐公子參加八月初秋闈一事。子木啊子木,我該怎麼說你呢?你們這些書生少年義氣可以理解,也不能拿功名賭賽啊!荒唐,荒唐!”

  周楠看了看名刺,笑笑:“雲卿可是和徐布政使有淵源?”

  鄒應龍:“倒是有些淵源,當初我在行人司做行人的時候,曾經和他接觸過一段日子,大家相處得倒是可以。子木,功名對於一個讀書人來說無關生死,卻高於生死。你壞了徐養大的功名,那就是同人家結成深仇了。”

  “徐家是昌平豪門,又出自睢州徐氏。睢州人文鼎盛,牽著滕蔓帶動枝葉,對你將來的仕途也甚是不利。竟然徐布政使找上門來,不妨賣個人情。”

  官場上的人說話都比較講究,若鄒應龍和徐乾關係一般,周楠這一問,最多回答個“也就有個數面之緣而已”你該怎麼做就怎麼做。

  而他卻道“相處得倒是可以”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豈止可以,底下還有許多交易,這個面子你周楠必須給。

  另外,他還提醒周楠,徐家滿門都是官員,和睢州士也有瓜葛。將來你若做上一定品級高官,這些人給你搗起亂來,會有麻煩的。

  周楠問清楚這關節,很大方地說:“雲卿,這就是讀書人之間的玩笑,如何當得了真,就依你言。”

  鄒應龍:“如此就好,過得幾日,恩師他老人家會在府中講學,京城中的心學門人和博學鴻儒都會到場,到時候你和徐養大可同車出席。”

  周楠:“謹遵雲卿之命。”

  說話間,二人就到了大門口,卻看到有兩人立在那裡。

  一人自然是徐養大,他面上還帶著傷痕,看周楠的目光中滿是憤怒和屈辱。

  另外一人大約四十出頭,面龐黝黑,頗瘦,稜角分明,顯然是一個剛強之人。如果沒有猜錯,此人就是封建布政使徐乾了。

  鄒應龍急忙帶著周楠上前,長長一揖:“原來是徐藩台。”

  徐乾一把將他扶起,皺眉喝道:“雲卿,當年我在貴州做知府的時候,你正好到我轄地宣旨。當時,山賊橫行,你我還聯手進剿匪寇。大家都是過命的交情,今日見了面就別來官場上的那一套。”

  鄒應龍“也是,當年你我都是少年,縱馬馳騁,真是人生一大快事。平伯說得對,是我鬧生分了。”

  說罷,二人攜手哈哈大笑。

  周楠看二人如此親熱,心道,想不到這徐、鄒二人的關係竟密切成這樣,兩人以前還一起打過仗,簡直就是人生三大鐵中的一起槓過槍嘛!

  和鄒應龍文質彬彬,謙和有禮不同,徐乾看起來頗為豪爽,簡直就是個武官。

  二人笑畢,徐乾笑眯眯地看著周楠,目光中全是欣賞,說:“這位可是西風多少恨,吹不斷眉彎的周子木,果然一表人才。”

  周楠忙道:“見過藩台。”

  既然徐乾已經親自登門,堂堂布政使姿態放得如此之低,叫他心中暗爽。

  鄒應龍:“平伯,天氣熱,這京城不同於你那山清水秀的福建,風沙大得很,還請進寒舍一敘,難不成叫愚弟在外面吃灰。”

  徐乾繼續發出爽朗的大笑:“正要進雲卿家認個門,日後進京也有個落腳的地兒。”

  很快,四人就進了院子,到書房分賓主坐定,各自寒暄幾句。

  原來,徐乾這次進京除了述職外,還有另外一個任務就是對帳。他在福建任上已經三年,任期已滿,將來無論是連任還是調去他處,手頭的帳目都要給朝廷有個交代。畢竟東南前線打了那麼多年帳,每年都是上百萬兩銀子的軍用物資往來,異常繁雜。

  而福建前線所需的軍用物資需要先發到福建布政使司之後,再統一分配到一線各大作戰部隊。

  明朝的布政使雖然名義上是一省的民政長官,可職權卻被巡撫徹底剝奪,形同虛設。不過,福建那邊因為是前線,比較特殊。當初朝廷為了集中力量做大事,讓胡宗憲掛了個浙閩總督的頭銜,把福建巡撫兼了。

  為了制約胡汝貞,皇帝特意加強了福建布政使的職權,同樣的情形還有負責遼東軍用物資供應的山東布政使司。

  福建負責所有軍用物資,整日和錢糧打交道,布政使准一個技術官員。

  周楠對那邊也非常好奇,比如民族英雄戚繼光,比如另外一個大英雄俞大猷。這二人在後來並稱為俞龍戚虎,是嘉靖、萬曆兩朝的一代名將,就不斷地問軍中情形。

  徐乾一一耐心回答,給足了周楠面子,也讓周行人大覺過癮。

  從頭到尾徐養大都不發一言,只氣惱地看著周楠。

  各自聊了幾句,很快進入正題。

  徐乾又標誌性地哈哈一笑,對鄒應龍道:“雲卿,你也知道我這人也是讀書人出身,當年科舉的時候得了二甲二十六名,可惜後來卻沒有考中庶吉士,外放做官。這一去,就是二十多年。你別看我這在貴州的時候剿滅山賊,到福建又和倭寇作戰,准一個武夫,可我骨子裡還是個書生,每日都是手不釋卷,這次進京訴職,難免和往日老由詩酒雅集。一問起如今京城文壇之士,就聽得兩個人的名字。一個是徐閣老家的女公子,另外一人則是周子木。人都說,此二人乃今世李易安和溫八叉。”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