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王世貞:“你這三篇文章經義上也說透了,詞句上也沒毛病,過這一關當不在話下,也不枉為師教授一場。”

  這算是他第一次誇獎周楠,周大人正要謙虛。

  王世貞突然呵斥道:“子木,底子實在太差,作起文章,詞句寡淡,讀之叫人昏昏欲睡,這純粹就是不想讓人挑出錯來。畏手畏腳,有投機取巧的嫌疑,直是可惱。”

  訓斥完,又道:“不過,懂得藏拙也好。文章辭藻再華麗也無用,將道理說清楚就行。一等文章,當得重、拙、大三字真意。”

  周楠聽得直想翻白眼,罵我投機取巧的是你,稱讚我得重拙大三字要訣要領的也是你。

  橫豎都是你有理啊!

  恩師今日如此威嚴,請假的事情自然不敢再提。他心中一轉,反退為進:“多謝恩師教誨,學生現在的八股文章也算是入了門了,真得趣。今日就住下了,一口氣住到秋闈,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不成功,便成仁。”

  前一陣子為了讓自己的學生過秋闈加試這一關,王世貞突擊訓練了他半月。現在他還賴上自己,想住半年了?

  就喝道:“周楠,你身為朝廷命官,執掌一個衙門。所謂食君之祿,忠君之事,豈能整日呆在為師這裡。就算你不在我這裡,難道平日就不讀書了?”說罷,他語氣一緩,露出一絲笑容:“不過,你有讀書上進的心,我還是很欣慰的。”

  恩師你老人家就不動不動就來個轉折,好嗎?周楠:“是是是,再說恩師也要忙著搭救師公,學生怎敢叨擾?對了,師公現在如何了?”

  聽學生問起自己父親的情形,王世貞眼圈紅了:“父親大人現在還關在昭獄中,過完年總算見著他了。父親大人一切都好,人也胖了些。只是,過得一陣子就要三法司會審,也不知道會……”

  周楠心中也是難過,安慰著說:“恩師,師公他老人家吉人自有天相,一切都會好的。師公之所以有此磨難,全因為嚴賊陷害。其實,要想救他,只需扳到嚴賊,將嚴黨徹底剷除就行。”

  王世貞眼淚落下來,哽咽道:“都怪我牽連了父親,是我不孝啊!”

  原來,王世貞父親王抒之所以下到詔獄,那是因為前年蒙古,俺答進犯潘家口長城,灤河以西,遵化、遷安、薊州、玉田告急。

  這一帶屬於薊遼總督的防區,王抒恰好做的就是這個官,事後被追責。

  其實,京城處於國防第一線,從明朝立國以來,除了太祖、成祖兩朝北方的遊牧民族被打得求跪地求饒外,其他各朝都不消停。

  基本上是每過上十幾年,或者碰到草原鬧饑荒,遊牧民族就會南下滋擾。

  對於這種來去如風的邊寇,明朝政府也沒有辦法,反正是驅除了事,也不會追究地方駐軍。若是來一次問責一次,誰還敢帶兵?

  問題是,王抒就是個例外。

  說到底,是王世貞得罪了嚴黨,被人家打擊報復了。

  事情要回述到嘉靖三十二年,兵部武選司員外郎楊繼盛上疏力劾嚴嵩“五奸十大罪”,遭誣陷下獄。在獄中備經拷打,終於嘉靖三十四年遇害,年四十。

  王世貞和他是好友,在別人避此案惟恐不及之時站出來出錢出力,為楊繼盛操辦喪事,嚴嵩父子大恨之,這次就逮著蒙古俺答入侵的機會把王抒朝死里整。

  王世貞嘆息一聲:“嚴黨勢大,要徹底剷除談何容易?”

  周楠:“事在人為,學生願助一臂之力。”

  王世貞勉強一笑:“痴兒,你不過是一個小小的行人,功名要緊,好好讀書。為我的家事,為師自己會處理。你有這份心,就夠了。”

  從王世貞家裡出來,周楠有點不服氣,老師你分明就是看不起我啊!其實,按照真實歷史記載,嚴黨再過得幾個月就會倒台。這可是嘉靖朝末期前所未有的政壇大地震,涉及到大量的人事變動和官員們的生死浮沉。

  如果我借這股東風,未必不能弄些好處。

  啊,不好!

  周楠想到這裡,臉色卻是一變。按照真實歷史記載,過完年不幾日,王抒就會被判斬立決。也就是說,在嚴黨徹底倒台之前,他先要被害。

  這王師公真是命苦啊,二萬五千里長征都走到瓦窯堡了,卻犧牲在戰場上。

  不行,我得救他一命,報答師恩。

  第二百八十八章 出榜了

  周楠穿越到明朝之後,一直在底層打滾。別人見他,要麼是畏懼他的官職和手段曲意討好,要麼就是恨他入骨。

  只有王世貞是拿他當心愛的晚輩看待,並細心調教。

  有他的教授,即便周楠現在一無所有,也有信心靠一手還算過得去的八股文章拿個秀才功名。

  有了一手時文經義打底,他也有了安身立命的底氣。

  師恩重如山,在內心中,周楠拿他當自己的父親看待。

  老師家出了這麼大的事,若是袖手旁觀,枉為人子。

  “要想救師公,就得剷除嚴黨,而且得在他被判決之前。”

  “那麼,該怎麼辦呢,如何將這一歷史進程提前呢?”

  “對了,徐階不是一直在暗地裡查嚴嵩的現金流向嗎,或者可以從這裡著手。我一個小行人自然是搬不動嚴黨這座大山,可徐閣老有這個能量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