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個京察制度已經初具後世三百六十度全方位績效考核的雛形,在這個基礎上,萬曆年的首輔張居正將之發揚光大,索性來個每月一考。這就是令朝堂大老們聞風喪膽官不聊生的考成法。

  周楠來行人司不過三月,頗受官員們排擠,到時候估計匿名問卷上也不會有什麼好話。

  那些行人們早就看自己這個秀才出身的異類不順眼,如何肯放過這個機會?

  這事倒不可不防。

  想到這裡,周楠再也坐不住,說:“多謝老郭,本官這就去同僚那裡坐坐,晚間再請他們吃頓飯燙燙牙齒。”

  看到周楠匆忙出門的背影,郭書辦忍不住抓了抓光禿禿的腦袋,心中鬱悶:我老郭也是命苦跟了這麼個爺,估計在這行人司也呆不長了,說不好過完年就要被趕回老家。

  原來,中央各部的書辦們要麼是在京城待選的舉人,要麼是國子監坐監期滿的監生。朝廷一事沒有合適的官職安置他們,就派到各衙門跑腿學習。等到積累了經驗和成績之後,再任雜流實職。

  他跟了周楠,成績拿不到不說還有跟著受牽連,前途堪憂。這次是女怕嫁錯郎,男怕站錯隊。

  行人司加上司正、左右副司正有三十七人。

  這三個長官且不論,按照明朝的制度,他們是不參與對下級仿單評語的。剩餘三十四人倒是不錯,也就坐三四桌人。

  逐一做工作也不費什麼神。

  周楠想了想,心中突然一樂,這情形倒有點現代社會拉選票的意思。說起來,明朝的政治制度挺完善的,如果不是因為滿清入關,鬼知道這會衍變成什麼樣子。

  第二百二十三章 好象有些不穩當

  周楠先去見的是負責川陝茶馬司六個行人,這六人常年輪流去四川負責對烏司藏都司和朵甘都司的貿易,一年中也見不到幾次面。

  現在是年底,他們都回京過年,總算是聚齊了。

  這六人的職司累是相當的累,可油水不小,算是司里第一等一的美差。但前提條件是你要足夠年輕身體足夠好,別因為水土不服死在高原。

  又因為長期在外面走動,六人倒是沒有書生的迂腐氣,周楠心道,都是江湖兒女,我應該能和他們說上話。

  周大人決定從這裡打開突破口。

  進了川陝茶馬司的值房,人倒奇,都坐在裡面烤火閒聊。

  見到周楠,為首那個姓尚的行人忙站起來笑道:“原來是‘為誰風露立中宵’的周行人,是哪一陣風把你吹來的。哈哈,回京這些日子我等宴飲雅集時,耳邊聽到的都是你的詩詞,世人都贊你是今世一等一的大家。能夠和你在一個衙門當職,與有榮焉。快請坐,上茶,上茶。”

  另外五個行人也笑著說,想不到我們司里竟出了如此詩詞聖手,本有心找你唱和,卻不想周行人你每日只來司里坐上一屁股就走。

  周楠忙道:“遊戲之作爾,道德文章才是正經,前輩們如此誇獎,晚輩受不起。”

  坐下寒暄了一陣,尚行人問:“周行人今日來此想必有事,但說無妨。”

  周楠心想和這六人倒沒有什麼彎彎繞繞的,就說:“冬至之後就是京察,聽說朝廷有訪單一說。晚輩剛到司里不過兩三月,政績乏善可陳,和各位行人也不太熟悉。今日想同大家商量商量,訪單上可否給晚輩一個卓異。到時候,晚輩也會投桃報李。前輩們的恩情,在下銘記五內,必有厚報。”

  六個行人互相看了看,然後就笑起來。

  尚行人眯著眼睛說:“周行人真是快人快語,和你說話倒是痛快。實不相瞞,我等剛才還在說這事呢!其實,這事也就是應付應付上頭大家互通有無,何樂而不為。”

  其他五人都是點頭:“正該如此。”

  見事情這麼容易就辦了,周楠大喜,拱手:“那好,就拜託各位前輩了,晚輩還得去聯絡下別的同僚,不克久留。晚間在下做東,請大家聚聚親近親近,還請屆時光臨。”

  尚行人道:“聚會就算了,咱們文人雅集,自然免不了詩酒風流。以子木的文才,大家的風頭怕是要被你搶去變成看客,這事老夫可不干。”

  其他人也都哈哈大笑,皆云:“是的,咱們不去。”

  周楠一楞,尚行人笑畢,又道:“方才是開玩笑,實話同子木講,咱們好不容易回京,應酬實在太多,又要陪家小過節,實在走不開,改日吧改日吧!”

  “對的,實在走不開。”

  周楠:“那好,是晚輩造次了,改日得閒晚輩再來請。”

  這事算是說好了,可沒能請得這六人,終歸是不夠完美。

  接下來,周楠又分別聯絡了其他二十幾個同事。

  一說起此事,其他人都是欣然應允,爽快地和周楠結成攻守同盟,答應大家互相點讚共同對付前來挑刺的鄒應龍。

  說句實在話,剛開始在打同事面前提起此事的時候周楠還有點擔心他們不給自己面子。

  明朝的讀書人,尤其是這種有這進士功名的讀書人都心高氣傲,一口中就是聖人之言先賢語錄,大帽子扣下來,一個個仿佛都是道德完人。

  加上他周楠在行人司又是個異類,平日裡沒少受他們排擠。找上門去,吃他們埋汰一通那就喪氣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