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王世貞冷笑:“更勝一籌又如何,終歸欺心。我輩行事,當光明磊落,此行某是不齒的。”

  那人哼道:“元美你實在太偏激了,子木小友休要理睬,咱們繼續吟詩做賦,不用為他壞了心情。”

  王世貞冷冷道:“也罷,且聽周子木你今日又有什麼佳作問世,老夫洗耳恭聽。”

  他剛才對周楠的指責非常嚴重,周楠心中窩火,卻沒有任何辦法。

  明朝佳境年間,若說詩詞第一,當屬楊慎楊升庵。楊慎死後,王世貞當排第一。打個比方,這廝是如今的明朝作家協會主席。他這頂剽竊的大帽子扣下來,誰經受得起來。

  按照正常的穿越小說套路,周楠現在應該抄一首千古名篇,狠狠打他的臉才對。有了。

  周楠張嘴:“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看……看看看……”

  不對,這首沁園春雪盡得帝王氣象,那可是大大的反詩。明朝雖然沒有文字獄一說,可這首詞一旦做出來,會是什麼後果,周楠不敢想像。

  一驚,背心頓時出了一層毛毛汗,立即呆住了。

  其他人聽周楠這首詞一開篇氣象開闊,同時精神一振,坐直了身子,目光炯炯地看過來。

  今天這個人怕是要丟大了,周楠心中大苦,他一時口快,但這個時候再換別詩詞已經沒有可能,只能呆呆在坐在那裡。

  眾人等了半天,見周楠沒有繼續做下去,漸漸都面上就浮現出疑惑的神色。

  周楠心中一動,頓時有了主意。長長嘆息:“今日小子見到唐公,突然想起當年大司農當初泛舟海上大破倭寇的雄姿。應德公立此不世之功,卻被投閒置散。天子聖明,可朝中卻出了奸佞,致使君子蒙難。譬如王部堂,何等偉勛,卻被奸人所害,身陷囹圄。周楠心中悲憤,實在無心詩賦,怕是要辜負各位的美意。”

  他這句話中的王部堂說的正是王世貞的父親前加兵部又侍郎薊遼總督王抒。

  王抒前一陣子得罪了嚴嵩,因罪被下到錦衣衛北鎮撫司的詔獄裡,生死未知。

  周楠這話是暗諷刺王世貞,你家老爺子都被關在監獄裡,說不好就要被砍腦袋了,你還有心情在這個吟風弄月,打壓我這個文壇後輩,你這是大大的不孝。

  聽到他這句話,王世貞再說不出話來,只一個人在旁邊默默低頭垂淚。

  唐順之嘆息一聲,對他道:“元美,令尊吉人自有天象,陛下聖明,朝中儘是忠貞正義之士,不用太過擔心。明日我進宮面聖,定會為令尊據理陳情。”

  王世貞哽咽:“多謝應德。”

  眾人又紛紛出言安慰他半天,就王抒一案議論起來。畢竟,薊遼乃是九邊中最大一個軍鎮,直接拱衛京師。如今,總督出事,不知道要牽扯到多少軍方的人事變動。

  而且,嚴嵩這人黨同伐異的手段也太惡劣了,開了個明朝政爭肉體消滅的先河,已經引起眾怒了。

  討論了半天,大家也沒討論出什麼辦法,只算是勉強給了王世貞一點心理安慰吧了。

  今天這一場同門學術交流,老友重逢本是美事,結果被周楠著一攪,大家也沒有什麼心情。

  很快時間到了中午,飲宴之後,眾人都告辭而去。

  唐順之有些微醉,接過周楠遞來的果汁,喝了一口,道:“子木,元美家中遭此大難,你豈能當著這麼多人提起他的傷心事,非君子之道。”

  周楠撇了撇嘴:“應德公,王世貞今日分明就對學生有成見。我與他素未謀面,無怨無仇,他卻處處針對。王大人身位學界前輩,對後備缺少寬厚之心,也不是君子。君子以直報怨,學生不覺得今日之事情並沒有什麼地方做得不對。”

  唐順之一笑,突然道:“你的事情我聽說了。真沒想到你到淮安府衙後鬧出那麼大風波,也對,這次你進行人司,又得了朝廷恩旨可參加明年秋闈,對你來說也是一個機遇,卻不能錯過了。對了,你的功課溫習得如何了?”

  周楠:“正要向應德公稟告此事,學生欲鎖廳備考,無奈秦司正不肯……”就將大概情形說了一遍,說到後來,他竟有些憤慨了:“實話同唐公說,學生已經十多年沒有摸書本,八股時文、聖人經義早就拋之腦後。現在要重新揀起來談何容易。還請唐公代為說項,讓學生回家安靜地讀上一年書。”

  唐順之:“其實,老夫覺得你在行人司做官甚好。”

  周楠一呆:“學生不明白。”

  唐順之正色道:“讀書科舉,首先要弄懂經意。聖人典籍上的至理名言都是對的,可書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有的道理,需要我們在平日裡做人做事去體會。”

  “佛家有入世出世一說,要想修行到一定境界,先得在紅塵中走上一遭。先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然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到最後,體悟了,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

  “秦梁那句話說得對,行人司都是進士,對你來說也是個和他們切磋交流的好機會。又有平日裡的餞行,對你大有好處。我等讀書人讀書明理為什麼,還不是經世濟用。你在行人司為國家出力,不正是君子的最終理想嗎?現在卻要鎖廳卻讀書,豈不是本末倒置?”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