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一言不合,甚至連犯人模樣都懶得看一眼,就叫人動刀。此人倒是果決明快。

  軍隊本就是只講規矩不講情面的地方,必要的事情當用雷霆手段。尤其是在這戰爭時期,領軍大將可沒耐心一一審問犯人,只要有證據,三兩句話就能斷人生死。如此,才能震懾三軍,讓手下士卒養成下意識遵命行事的習慣。

  如果是旁觀者,周楠倒是要忍不住在心裡贊一聲:此人倒有古之名將的風采。

  只不過,刀子架到自己脖子上的時候,卻是另外一回事情。

  生死關頭,由不得多想,周楠大喊一聲:“且慢,我等不服!”

  聽到周楠叫,於重九和詹通等人都將求救的目光落到他身上。是的,一群人中也就他沒有被塞嘴,從頭到尾都一聲不哼地配合孫書辦的執法行動,簡直就好象隱形。現在,也只有他能夠為大家分辨了。

  孫書辦大驚,怎麼把這人給忘記了,忙叫:“堵嘴!”

  周楠對著那個中年軍官喊道:“我是有功名在身的淮安生員,聖人有云:不教而誅是為虐。沒錯,就算於重九和我等有貪墨倉庫物資的嫌疑。可按照府庫軍械管理的章程,所有物資都允許有一定比例的損耗。只要最後交上去的數字對,我們就不算違制。如果將軍要對我等行軍法,那就是說,入庫多少物資,出庫就得多少。若有短少,就要殺頭。試問,天下誰人還敢做這個管庫大使?”

  那中年軍官聞言一楞,緩緩抬起頭來,奇問:“入庫多少,出庫多少,天經地義,難道不對?”

  周楠搖頭:“將軍你這就不知道了,各種物資的計算單位不同。比如被服軍械,以件計算;而如桐油之類的,責以斤兩升斗計數。,遇到天氣熱,油水一類的東西自然要蒸發,重量也會變少,難道也要被砍頭?”

  “又拿食鹽、火藥等物來說,若是受潮,分量必然變大,難不成多出的部分就算是管庫自己的?因此,才有損耗一說。一般而言都允許有一到兩成的損耗。”

  中年人感覺有趣,問孫書辦:“這個秀才的話可真?”

  孫書辦:“是這樣的。”

  中年人一笑:“真是留心之處皆文章,倒是漲見識了。”

  他這一笑,眾犯人心中都是一松。

  不過,轉眼,中年人卻將臉一翻:“休要耽擱,都帶出去就地正法。”

  周楠大駭:“將軍……”

  中年人冷冷道:“你們貪墨的可是藥材,據本將軍所知道,藥材都是乾貨,可沒多少水分,據查,天二庫在這個月總共短缺各色藥材千餘斤。每錯,或許不值幾個錢。但天字好府庫總共有六口,地字號還有十口。若人人都學你等蟊賊上下其手,合一起又該是多少。整個行轅有十幾萬人馬夫子,若人人都貪一文,積沙成塔,集腋成裘,最後又是多少。朝廷就算撥再多款子下來,真正用在兵事上也沒幾個。治軍沒有任何情面可講,非常時期當用非常手段。砍了,厚葬!”

  周楠算是徹底明白了,自己說了半天其實在對方耳朵里聽來就是廢話,人家明白是要殺這幾個小人物立威。人家講政治,你同他將法律毫無用處。

  完了,今天要死在這裡,冤啊!

  心中一急,背心頓時出了一層冷汗。

  眼見他被人架著就要拖出去,周楠心中突然一亮:這人肯定是剛掌兵備道的外來戶,要想在軍中樹立權威,這才新官上任三把火,應該不是老人。那麼,是誰派他來的呢?如今,蘇、常、揚、松四府實行的是戰時體制,能夠任命蘇松兵備道一把手的人只能是唐順之。我要想活命,還只能在這上面著手。

  電光石火中,他突然有了個主意:“將軍,倉庫里的藥材我等都解送到唐公那裡去了,你一問即可知道。我要見唐督師,我要見應德公。”

  果然,那個中年將軍一楞:“那些藥材你們送到應德公那裡去了……且慢!”

  見他不急著要砍自己腦袋,周楠心道:“果然,這人果然是唐順之的人。如此就好辦了,我這條命或許能夠保下來。”

  就一副鄭重模樣,道:“是,我等前番接到唐公之命,令解送一批藥材到他帳中。只是此事涉及甚大,至關要緊,卻不好叫人知道。這才詐稱賣與藥材商人,故爾瞞過了兵備道。”

  說完,他苦笑一聲:“本以為這些藥材也不不多,為了免得驚動他人,咱們底下自己報個損耗就將帳抹過去了。卻不想將軍公正嚴明,治軍手段雷厲風行,卻是要冤殺我等了。”

  第一百一十六章

  周楠之所以判斷這個軍官是唐順之任命的,還是唐應德最最貼心的人,原因很簡單。

  所謂兵備道,乃是明清兩朝明朝時在邊疆及各省要衝地區設置的整飭兵備的按察司分道,主要負責分理轄區軍務,監督地方軍隊,管理地方兵馬、錢糧和屯田,維持地方治安等。屬於地方軍事機關,主管一般由都指揮司的副使或僉事充任。

  明朝省一級政府機關分為三司,掌管民政的布政使,掌管刑監獄的提刑按察使使,掌管軍隊的都指揮使。

  稱之為三司。

  不過,明朝中期之後,三司的權力逐漸被中央派出的巡撫、巡按和鎮守太監所代替。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