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猶豫了半天,周楠下了決心,出衙門之後也沒回家,徑直去尋梅朴。

  在梅家門口等了片刻,金管家就出來將他引到書屋中。

  梅康和梅樸父子二人已經等在那裡。

  見到他,梅朴紅了眼睛,罵道:“你這賊胥,辱我梅家太甚,好大狗膽竟敢登門?”

  周楠一笑:“梅三公子,我可是你的私塾先生,拿了你家的束修就要上門來督促你讀書,教授你學問。這事可是梅員外當著滿城百姓說過的,我自然是想來就來,想走就走。”

  “你!”梅朴暴跳如雷,提著拳頭就要朝周楠打來。

  “朴兒住手!”梅康喝止住兒子,冷冷地看著周楠:“周師爺,俗話說得好,黃鼠狼進宅無事不來,你今天來這裡恐怕不是為考教我兒學問的。說,什麼事,說完就快走,我家裡可沒有為你準備晚飯。”

  “不好意思,今天你梅家這頓晚飯我周楠還真吃定了。”周楠翹著的二郎腿不住晃著,笑嘻嘻道:“今天我還真就是來教三公子讀書的。”

  “你!”梅朴又要發作。

  周楠突然問:“梅朴,智之實上一句和下一句是什麼?”

  “什麼?”梅朴一呆,他畢竟讀了多年書。古人讀書,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將《四書》《五經》背得滾瓜爛熟。因為科舉考場上的題目都是從這九本書中出,如果題目出來,你連出處都不知道,還作什麼八股文章。

  《四書》中的字字句句經過多年的反覆背誦可說是已經印進他的骨子裡,聽到周楠問,就下意識地念道:“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智之實,知斯二者弗去是也。”

  周楠又問:“出自何典?”

  梅朴大怒:“出自《孟子》,姓周的賊子你是來埋汰小爺嗎?”

  這是常識,問這樣的問題形同調戲。

  “你等一下。”周楠卻一擺手,隨手從書架上抽出一本《孟子》翻了半天,總算找到那個句子。

  聯繫上下文,這句話的意思是:仁的實質是侍奉父母;義的實質是順從兄長;智的實質是明白這兩方面的道理而不背離。

  講的是孝悌之道。

  他心中不住搖頭:史知縣,大大地狡猾,原來這個句子出自《孟子》而不是《中庸》。今年縣試出竟是少見的截塔題,到時候恐怕有人要交白卷了。

  第七十三章 槍手(二更求推薦票)

  所謂截塔題,乃是明朝中後期和清朝考場上的一種特殊題目。

  科舉從北宋開始,至元,至明朝,因為考試範圍嚴格局限於《四書》《五經》嚴格局限於朱熹的批註,到如今,可說是該出的題目都已經出盡。書中每個句子後面都跟了數之不盡的範文,再出題也出不了什麼新花樣。

  於是,考官就將出中的一個句子抽出來,截頭去尾當題目讓考生作文。

  到這個時候,考的是書生們的記憶力和對儒家經典的熟悉程度。截塔題出到後來,題目的字越來越少。到清朝末年,更有如《西子》這種怪題出現,叫人摸不清頭腦。

  西子,不就是西施嗎,跟聖人之言又有什麼關係?

  沒辦法,大伙兒只能以“西子者,國色也。夫色如西子,美矣,蔑以加矣,亦千古奇女子哉!”來破題,真是笑掉人大牙。

  截塔出現在鄉試和會試的考場上還可以理解,現在用童子試出這種題目,真是令人髮指啊!

  周楠不住搖頭,又道:“梅朴,以這個題目你做篇文章給我看看。”

  梅朴昂起下巴,桀驁不馴::“你叫我作我就作啊,你是我什麼人?”

  周楠:“我是你的私塾先生,一年五十兩束修拿著,叫你作文難道有錯?”說著,他就笑起來:“乖徒兒,你也是讀過多年聖賢書的。為師倒是忘記你還沒有行拜師禮,快跪下磕頭。”

  見兒子被他羞辱,梅康鐵青著臉:“姓周的,有事說事。若沒事,老夫要送客了。”就要叫人把周楠趕出去。

  周楠淡淡道:“梅員外,別忘記了你我那日在船上說過的話。我可是你禮聘回來的先生,教授學生讀書上進是我的職責。若你今日趕我出去,那事也就罷了,告辭!”

  梅康忙叫道:“周楠,你站住。好……就由你教授朴兒學問。梅朴,小畜生,好好聽先生的話,作篇文章給周師爺看看。”

  “爹爹……”梅朴悲憤地叫出聲來。

  “作文。”

  梅朴只得按捺下心頭的怒火,坐到書桌前,提起筆在紙上唰唰地寫起來。

  他自寫文章,周楠也不管,只坐在一邊看書,而梅康則滿眼怒火地狠狠地盯著他。

  大約半個時辰,梅朴總算將那篇文章寫完,沉著臉扔到周楠腿上。

  周楠拿起來一看,點點頭:“字不錯,在考場上,字寫得好卻是要占許多便宜的。”

  梅朴下意識地問:“占什麼便宜?”接著又大怒:“小爺好不好關你什麼事?”

  周楠也不跟他置氣,侃侃而言,就好象是在教授自己的親傳弟子:“就拿科舉最後一場殿試來說吧,由天子親自出任考官給中式的進士排名次。其實,到了這一關,誰不是有大學問,一手文章寫得花團錦簇的高才。真要分,也分不出誰好誰歹。那麼怎麼辦呢,只能看誰的字寫得好,誰寫得好,誰當狀元。”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