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是的,以周楠和梅家的仇恨,就算他得了頭名,梅員外會請他去教梅三公子?一年五十兩銀子的學費固然誘人。可周楠一年也能賺到這個數,他又不是窮得揭不開鍋,要靠此謀生。

  他今天來不為搶第一,所為何事?

  林阿二不停地抓著頭,死活也想不明白。

  “自然不太好,先看看再說。”周楠心中自有定計,笑笑閉上嘴再不說話。寫八股文,破題,考經義,開什麼玩笑?我對於國學是徹底的一無所知,一開口,立即就要鬧大笑話。

  不過,今天我來這裡就是衝著這場招聘會來的,等下還不得不精彩亮相,且看我的手段。

  今管家:“今天的題目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好了,各位相公可以開始了,想好一個一個來,不要擠。”

  這什么小兒科題,眾書生都忍不住笑起來。

  這一句話出自《孟子?離婁》大家早已經背得滾瓜亂熟,以這個題目也寫過不知道多少篇八股文章。、

  周楠忍不住住用手肘捅了捅身邊那個淮安府的秀才,道:“方才朋友還在感慨因為家貧,二十多歲年紀尚未結婚生子,愧對先生。這不,主人家就出了這個題目,可巧了。”

  正當書生們躍躍欲試要先聲奪人的時候,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突然,就有一個書生“咻”一聲越中而出,快得在空中劃出一道虛影。

  人未落地,就朗聲念道:“人在解此句的時候,常認為,不孝有三種,不結婚,不能給祖宗延續血脈乃是最大的不孝順。但是,這麼解卻是錯的。”

  他聲色俱厲:“這麼解是對聖人之道的曲解。所謂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意思是,不孝有三種,可作為一個後人,不守後人的本分,沒有做後人的規矩,不修德,不守禮,才是最大的不孝。”

  看到這人,周楠差一點叫出聲來,不是翁春翁秀才又是誰?

  這廝怎麼跑來湊熱鬧了,真是有梅處皆有他翁應元。他好好的一個縣學生,又是一眾安東書生之首,人大面大,正該在縣學讀書,爭取搏一個舉人功名。如何自甘墮落跑去給梅朴做私塾先生,坐館對於有志科舉的秀才來說,其實是比較丟臉的事。一旦你做了私塾先生,同道就會以為你已經對於科舉絕望了,再沒有任何前程可言了。

  名望憑空要跌落一個層次。

  轉念一想,周楠立即明白翁春心裡的那點小九九/。

  這鳥毛書生一向覬覦梅遲梅小姐的的美色,想娶這個富豪家的女兒回家,來一個財色皆收。因此,平日間經常在梅家走動討好。可惜,他因為是再婚,梅家也不太瞧得上,好幾次說到這事的時候都婉言謝絕了。

  翁春依舊不死心,整日過去痴纏。只要梅家有事,他都會衝殺在最前面。上次素姐去周楠家討債,他就自告奮勇去做見證做帶路黨。

  梅朴現在缺個教書先生,如果能夠藉此吃住在梅府,豈不是可以和梅遲朝夕相處,或許還能來個日久生情。

  他盤算得美好,也知道如果就這麼提出來,梅家肯定會再一次婉言謝絕。畢竟,好好的一個縣學生來家裡做私塾先生,傳出去大家面子上掛不下去。而且,梅家也知道他的花花腸子,自然不肯。

  於是,翁春索性就來參加這次比試。只要拿了第一,當著這麼多人的面,你梅家放出去的話難道會收回去?

  ……

  周楠還真猜對了翁春的心思。

  其實,翁春這人的才學還是非常不錯的。自梅家大公子死後,周楠又被革除了秀才功名。在年輕一輩的書生,他自然而然地排名第一。今天梅家的考核考的是經義,畢竟,科舉靠的是四書五經,詩詞作得再好,上了考場也沒有絲毫的用處。/

  他對自己非常自信,自信靠學問壓倒這一眾書生沒有任何難度。

  可是,他大約是兩次比試被周楠弄怕了。周楠這廝每次詩會,不等別人開口,就第一個跳出來,以一首絕世好詞技壓群儒,直接將盛會弄成冷場,完全不按照裝逼基本法。

  這樣的事情再不容許發生,我們要做的事就是將一切意外扼殺到搖籃里。

  於是,早有準備的翁春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跳出來,將所有的競爭者徹底鎮壓。

  他“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解法一說出口,眾秀才都是面帶頹喪:這是從什麼地方跳出來的傢伙,竟有如此獨到見解?合著咱們今天白來一場,直娘賊,無行書生,你這是完全不給大家機會啊,道德敗壞的小人,令人髮指!

  第六十六章 上天不公

  不但風塵僕僕大老遠從府城和外縣趕來應聘的書生們心灰意懶,就連本縣的秀才們對翁春也是大為不滿,心中直叫晦氣。

  作為年輕一代士林俊彥,翁春的才學大家是服氣的。可就今天看來,這個翁應遠的品德實在不怎麼樣?大家都是窮得過不下去了,才來坐館賺這每年五十兩銀子的薪水。你翁春小日子甚是滋潤,要追求梅二小姐自使你的手段好了,跑來跟咱們爭這個西席先生的位置做什麼?

  還有,你怎麼也學起周楠,一遇到這種比試,完全不給大家機會,咱們安東縣怎麼盡出這種人啊?

  在大船後艙中,梅遲梅二小姐正和丫鬟小紅坐在花格隔斷後面,小聲地說著話。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