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一夜溫存叫人精神抖擻,第二日乃是休沐,衙門裡放假一天,周楠寫了帖子徑直去都鹽運使司設在安東縣的知事所拜見石千石。

  很快,一個小卒就過來說石知事正在所後面的小河邊釣魚,周典吏可去那邊見老爺。

  來的都是客,更何況大家都是在場面上走動的人,石千石如此拿大已經是大大地不給面子了。周楠心中惱怒,可想了想,人家雖說是不入流的官,可好歹也是有品級的。再說自己有求於人,這口氣卻要忍了。

  很快就到了地頭,卻見石千石正頓在河邊,不住揮桿,發出陣陣大笑:“又釣了一條,直娘賊,今天這魚兒都是餓鬼投胎,見食就咬啊?”

  他身邊立著兩個健兒,都笑著恭維:“石老爺,不是魚兒餓,實在是老爺你威風凜凜,魚兒都被你嚇昏了頭,一個勁地朝鉤上撞。能夠祭了老爺的五臟廟,也是它們的福分,將來定會投個好胎。”

  石千石笑罵:“你們兩人今天是吃了油大嗎,這麼油嘴滑舍。當老子不知道,你們早就在這裡下了食,養了魚窩。直娘賊,當我是傻子嗎?”

  他是軍漢出身,鹽運有獨立的施法權,整日在水上和私鹽販子打交道,為人也粗魯不文,直娘賊不離口。

  周楠走上前去,微一拱手:“安東縣衙典吏周楠,見過石知事。”

  石千石回頭用胖臉看了周楠一眼,然後又將目光落到水中浮漂上,問:“咱們鹽運和你們地方上也不犯交涉,你來做什麼,誰叫你來的?”

  周楠一看他這副不買帳的樣子,就知道今天的事有點難辦。

  就微微一笑,道:“倒不是公事,是這樣,我想弄三四條船給鹽場運鹽。聽人說,這事需得主事點頭才行,這才來見知事,還請知事行個方便。若知事答應,這個情分周楠記下了。”

  “弄幾條船運鹽?”突然,石千石皺起了眉頭,道:“周師爺,你可找錯人了,我就是一個小小的從八品小官兒,在鹽運衙門裡算個卵子。府城裡隨便來個人都是大爺,咱就得小心侍侯著。往年這遠鹽的活給誰干,給多少條船都是鹽運衙門裡轉運使和同知大老爺定下的,我可做不了主。今天你既然求到我頭上來,我就說句實在話吧。如果衙門裡的大老爺說上一句話,你要放多少條船進去,我都同意。”

  周楠心中暗罵,我如果走得通轉運使和轉運使同知這種從三品、從四品大員的路子,還用在安東做一個小小的典吏,你這廝分明就是搪塞於我。

  今天既然來了,周楠自然不肯空手而歸,只道:“石知縣,鹽運知事所在咱們安東已經有三十來年了吧?地方上有事自然不會勞煩貴所,可若貴所和地方百姓起了衝突,不也需要衙門調解。還請看到兩個衙門走動多年的情分上,行個方便。”

  石千石口中說鹽運和地方政府不犯交涉,可真有事,有的時候還是要找到縣衙中去。場面上的事情,你給我面子,我給你面子,花花轎子人抬人,這個道理想必石千石應該懂得。

  周楠這話是在提醒石千石,如果以後鹽運有事,也別指望縣衙出面。說不好,他還會找人給他的知事所尋些晦氣。

  石千石如何聽不懂周楠的弦外之音,突然沉下臉,冷冷道:“周師爺,我是軍漢出身,有點怪脾氣,最不吃人皮裡陽秋那一套。這事還真的只能說抱歉了,來人,送周師爺。”

  周楠也惱了,正要發作。突然,一個知事所的文吏滿頭大汗跑來,叫道:“知事老爺,不好了,不好了,鹽場那邊出事了。鹽工都說正值農忙,要回家割穀子,撂挑子不干。如今,鹽場裡已經沒人幹活,更別說裝船了。這個月的量若是做不完,上頭責罰下來,誰擔待得起。”

  “啊,都他娘的跑了?一定是嫌衙門裡給的工錢少,這些刁民人心不足蛇吞象啊!來人,準備傢伙,隨老子去逮人,看爺爺怎麼收拾那些刁民。”石千石猛地扔掉手中的釣杆站起來,一臉的猙獰。

  他也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鹽稅是大明朝最穩定最可靠的來源,有了這筆收入,中央財政也有底氣。若是鹽政這邊出了紕漏,哪怕是一點小事,也會第一時間傳到上司的耳朵里去。真到那個時候,自己這個知事也干到頭了。

  這些刁民竟然不幹活,這是對抗衙門啊,先抓幾個領頭的打一頓,關上幾天就老實了。

  石千石是軍漢出身,一遇到事首先想著就是用暴力解決問題。

  當下,就要去招集人手執法。

  突然,周楠張開雙臂,冷冷道:“石知事你這是要做什麼?”

  石千石喝道:“還能做什麼,抓人,你瞎啊?”

  “抓人,敢問抓的什麼人,所犯何事?”

  石千石怒道:“抓鹽工,他們不給鹽場幹活,難道我抓他們還有錯?”

  “鹽工,敢問,那些工人的戶籍落在何處,可是匠籍?”周楠淡淡道:“如果我沒記錯,他們都是我安東縣的農戶,既不是匠戶,也不是賤役,可不歸你們鹽運衙門管。石知事,我提醒你,現在是夏收。農桑乃是國本,你捉我縣農戶,若是耽誤了農時,那個罪名可就大了。縣尊若是一道奏摺遞上去,怕是沒有人保得了你。這個後果,還請知事三思。”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