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安東是個上線,縣中的主要領導按照位置排序分別是知縣、縣丞、縣尉和主薄,此乃縣中的BIG5。除了這五人,下面還有巡檢,再下面再輪到周楠,如果他轉正的話。

  周楠的位置只能算是第七,上頭六人,以面前打兩次照面計算,就得行十次禮,陪十次小心。

  看到周楠,史知縣突然停了下來,走進承發房裡,呵斥道:“周典吏,昨日你是不是搶了西門書院街車記雜貨店的兩盒胭脂?方才本縣出門公幹,被人攔轎喊冤,告你凌虐百姓,此事可真?”

  “正有此事,那車記雜貨譜欠了不少稅款,每次去收都推說生意艱難。皇糧國稅,天經地義。卑職就徵收了她四盒胭脂抵款,已入庫登記了。”周楠心中大怒,這車記也是可惡,聽說生意好得不得了,每月都有四五十量銀子的流水,按照二成利計算,至少十兩銀子的利潤。直娘賊,每月才多少稅?六十文。對,明朝沒有商業稅一說。因為士大夫階層都在經商,自然不會制訂商稅給自己找不自在。這才是,有背叛階級的人,卻沒有背叛利益的階級。他年我若為首輔,抽稅……算了,我也當不成首輔。

  周楠這幾日心中憂慮,急火攻心,渾身都不舒服。此刻,更是邪火上拱。立即道:“縣尊,這車記雜貨好大膽子,竟然攔轎喊冤,視我衙門視我國法為何物?我縣每月三六九才放牌,他不依規矩來辦事,當索拿回衙,杖三十。”

  他已經下了狠心要把那混蛋東西打成半殘。

  史知縣:“本官也已經將他喝退了,讓他過幾日再來上告。對了,那首‘西風多少恨,吹不散眉彎是你的寫的?”

  聽史知縣問起,周楠心中得意。

  這幾天下來之後,他也思考過自己將來要走的路,以及自己有什麼特長,相對與古人來說又有什麼優勢,足以令自己在這個世界出人頭地。

  想了想,最後得出一個叫他灰心的結論:其實,我就是一個普通人,就算現在秀才功名再身,估計也是芸芸眾生中的一員。

  首先,他不會八股文,根本不可能考中舉人甚至進士,更何況他身為吏員,又有罪案在身,科舉這條路已經斷了。

  至於才幹,以前在現代社會他就是個坐辦公室的,又不是一線工作人員,基本算是沒有一技之長。

  至於現代人對歷史的先知先覺,那種所謂的大歷史視野,你得到一定的位置才談得上,至少也應該是個正七品。否則,就算你知道大禮議的來龍去脈,知道嘉靖皇帝什麼時候死,嚴嵩什麼時候垮台,下一任首輔是誰也沒有任何用處。

  唯一拿得出手的,大概就只剩下可以抄襲抄襲清朝的龔自珍、納蘭性德,混得小才子,進而進入文學界,成為一代詞宗。

  穿越到明朝之後,他總共寫了一首詩和一首詞。給史知縣獻上的那首也就是普通貨色,姑且不算。在梅二小姐詩會上的那闋《臨江仙》就厲害了,納蘭容若的代表作之一。將來說不好要成為明朝詩詞的標誌性作品,他周楠也要將要載入文學史的。

  第四十一章 只能如此了(求推薦票)

  本以為這首《臨江仙》一出,當一舉奠定自己在大明朝文學界的地位。和楊慎一時瑜亮,並稱為帝國詞宗雙壁。

  他也做好了心理準備迎接世人崇拜的目光和絡繹不絕前來拜望的才子佳人,甚至是挑戰。

  可是事情過去都好幾個月了,卻沒有任何動靜。這首“愛他明月好,憔悴也相關。”就好象石沉大海,沒有激起一點漣漪。搞得周楠不禁懷疑是不是明人的審美品味發生的改變,不喜歡這種婉約到極至的柔美淒清。

  後來他大約才明白了些,這詞語是自己在梅二小姐所謂的“比文招親”雅集所作。作為梅家的大仇人,人家可沒有替自己揚名的道理。而且,縣中的書生們欲要討好大美女梅二小姐,也自然不會在人面前提起這事。

  就這樣,這首可以比肩“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的作品被安東縣文化界聯手封殺了。

  說不失望也是假話,不過周楠這人最擅長調整心態。轉念一想,也好,自己肚子裡記得的可用的明清詩詞來來去去也就那幾十首,用一首少一首,自然要用到最要緊的地方。這首《臨江仙》作出來沒有任何動靜,以後卻可以再用一次,豈不美哉?

  周楠:“正是拙作,不堪入縣尊這樣的大方家之眼。”他謙虛了一句,接著道:“周楠雖然是一個地位卑微的吏員,不算是正經讀書人。可在縣尊治下,感念大老爺教化,逐漸明白了做人做事的道理,無時無刻不以聖人之道約束自己嚴行,此皆老父母之恩德。卑職有一詩獻上,還請縣尊斧正。”

  封建社會,一個地方官的政績從何而來,不外三點:賦稅、文教和守土。

  守土就是治安,創造一個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百姓安樂的和諧社會。太平年月,除了東南有倭寇為患,明朝其他地方大體平靖,這一點也沒有什麼好說的;賦稅,安東縣積欠實在太多,對於國庫的貢獻根本就拿不出手。那麼,史知縣要想撈政績,只能從教化二字著手。

  教化說穿了就是意識形態領域,這玩意兒就是務虛,就看你自己給自己臉上抹金,怎麼發動宣傳機器為自己揚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