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三年一次的考核叫小考,六年一次的則叫大考。另外,到第九年則還有一次通考。

  另外這種考核又要分為京官的京察,和地方官的外察。

  史傑人這次面臨的就是外察中的三年一次的小考,周楠是個文科生,所謂文理不分家。在平日裡,他對歷史也有濃厚的興趣。聽到裡面正在議論此事,這可是就近研究明朝歷史的活史料啊,頓時來了興趣,定睛朝裡面看去。

  聽到史知縣問,一個師爺苦著臉道:“縣尊,無論是京察還是外察,對於地方官員任上政績的考評不外是四格、八法,以此為官員的升降標準。”

  “所謂四格,乃守、政、才、年。每格列為稱職、勤職、供職三等。三項皆為一等者,可得有限提拔使用。”守,就是地方治安狀況。縣令百里侯,代天子牧民,自有守土之責。政就是為政是否妥當;才,就是是否是有處理地方政務的能力;年,則是在任上年限,以年功敘位。到一定年限之後,你得給人家升職,總不能讓人家一輩子干知縣不讓人進步吧?

  “八法則是貪、酷、無為、不謹、年老、有疾、浮躁、才弱。考察之後,分為平常、稱職、不稱職三等,不稱職者則要被免去官職。”這八法指的是不適合當官的人,貪污、為政酷烈、碌碌無為、做事不謹慎,年紀實在太大,怎麼也沒辦法續上幾秒、浮躁衝動、沒有做官的官能,都好理解。

  這可是新鮮知識,周楠聽得津津有味。可惜,這東西對於史知縣這個古人來說乃是常識。

  史傑人頓時不滿:“王典吏,本官問你該如何應付這次歲考,說這些無用的做甚?”

  王師爺是個老腐儒,沒看出史知縣面上的不快。依舊摸著下頜的山羊鬍子,智珠在握模樣侃侃而談:“昔,洪武朝的時候,莒州日照縣知縣馬亮考滿入覲。州上給他的考語為:‘無課農興學之績,而長於督運。’太祖高皇帝批示‘農桑,衣食之本。學校,風化之原。一個縣令不搞農桑學校,卻去搞督運,不是棄本而務末,不務正業嗎?宜黜降之,使有所懲。’就這樣,馬知縣被罷黜了知縣一職。可見,親民官的政績得從農桑和教化兩個方面著手。”

  史知縣點點頭:“你繼續說下去。”

  王師爺:“三年一次的年考對於官員的前程至為要緊,因此,除非地方官犯下了不可原諒的錯誤,一般來說上司都會給一個過得去的考評,樂得做個順水人情。”

  “話是這麼說,教化先不論。單說賦稅一項,我縣去年的就沒有收齊,如何是好?”史知縣一臉的陰霾。

  另外一個師爺插嘴:“縣尊,要不這樣,把今年未徵收的夏糧併入去年,先應付過去再說,也就是動動筆改個數字。”

  其他兩人都微微點頭,說也只能這樣了。

  史知縣卻惱了,喝道:“去年我們應交納的稅糧應該是六萬石,只收了四萬一千三百石,尚餘一萬多石。挪了未征的夏糧彌補虧空,夏秋的缺口又從哪裡去想辦法。如此子吃卯糧,積欠越來越多,如何彌補得了,你們欲害本官邪?”

  他心中也是晦氣,這皇糧過稅年年都需要解送京城,路上必然有不小的消耗。加上民工的承運成本,這些都要打到當地衙門的頭上開支。所以,每年都有不小的缺口,如此半年年積欠下來,就是一大筆天文數字。偏偏這些問題還是他的前幾任留下來的,人家任期一滿甩袖子走人了,結果卻讓他來掏這個爛攤子,當這個替罪羊。

  聽他這麼說,三個師爺也是沒有轍。歲考外察,如文教、治安這種事情還能有辦法應付了,必須都是虛務,只要人情走到了,上面說你行你就行。可賦稅卻是一個個沒有轉圜餘地的數字,你交不夠錢糧就要拿話出來說。

  良久,王師爺嘆息一聲:“縣尊的運勢也是太差,不如上一任知縣啊!”

  史知縣奇問:“上一任知縣怎麼了,我看上一任的積欠也不少,他又是怎麼過歲考這一關的?”

  王師爺回答說:“縣尊,在下翻看過往年的卷宗,在嘉靖三十年的時候,淮河發大水,沖了我縣上萬畝良田。恰好逢到歲考,上任知縣就上了奏摺,請朝廷減免了本縣賦稅。於是,那位大人就順利地避開了當年的歲考,後又因為賑濟災民有功調去陝西做了一府的通判。”說完他繼續嘆息:“這樣的好事怎麼沒輪到縣尊?如果咱們縣再來這麼一場大水,縣尊何用如此煩惱?”

  這人的運氣也太好了,史傑人心中大感羨慕。可你王師爺說這些又有什麼用,就為氣一氣本官?

  難不成叫人挖開淮河,放水沖地?

  這……

  這個可怕的念頭在心中一閃而逝,史知縣怒喝道:“你這說的是什麼胡話,身為一方掌印官,怎麼能夠盼望轄地百姓受災?”

  正要發作時,門口就傳來周楠的聲音:“大老爺,雖然咱們不能盼望縣裡遭災,但還是可以搞點事情的。天災大老爺等不到,不妨儘儘人事。”

  “什麼人,是你,你這混蛋東西,本官正在議事,你偷聽什麼?”

  周楠苦著臉:“縣尊罰我站一個時辰,大老爺剛才一番話高屋建瓴振聾發聵,在下想不聽到也難。”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