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回到函陽關後,蕭淵也是徑直入了蘭陵蕭氏的大營,而顧君辭也只能與他分道揚鑣,進到臨陽王的大營中。

  這個時候的軍帳中除了臨陽王以外,還有他的第三太保,霍清靈。

  霍清靈見著顧君辭回了,抱拳一禮道:「十三弟回來了,義父也就該放心了。」

  顧君辭回禮後才道:「讓義父費心了,許兄是此前我在琅琊聽學時的同窗,所以我……」

  臨陽王神色嚴肅,只是長嘆一聲:「本王是先帝的幼弟,手握重兵,保的是我朝江山永固。可如今奸佞當道,陛下又貴為一朝天子,我即便是他的皇叔,卻也只是臣子,陛下受奸佞蒙蔽,可為臣的也只有勸諫的份,然後盡力將他拉回正途。」

  顧君辭揖禮,並未正面回答他的話。

  臨陽王直勾勾的看著他道:「陛下他一時受了謝子充的矇騙,故而才做錯了許多的事,只因為謝子充身後的京兆謝氏一門,本王不好動手,除非他們狼子野心,想要謀朝篡位,否則,真的辦不了他。」

  顧君辭抿唇,許久才道:「那靖邊侯一家,就白白的受了冤屈?」

  臨陽王輕捋著鬍鬚:「靖邊侯一生軍功無數,可他做錯了一件事,就是娶了嚴氏的女子,如今陛下要拿他開刀,也是無可奈何的事。」

  顧君辭忙爭辯道:「義父,既然知道靖邊侯是奸佞所害,就該救他,這樣才不至於妄殺忠臣,江山才能永固。」

  臨陽王:「陛下是鐵了心了,不會做改變,但是本王能允許你為靖邊侯一家做一件事,只有一件,算是了卻你與許雁卿的那段同窗緣分吧。」

  第23章 023

  為靖邊侯一家做一件事。

  顧君辭雖有滿腹疑惑,可臨陽王既然這麼決定了,就應該不會有錯,故而他也沒有多加追問,只是默默地退出了臨陽王的帥帳,站在營寨前,望著函陽關的城牆,心緒複雜。

  ……「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只看所為之事的意義罷了。」……

  蕭淵的話反覆出現在顧君辭的腦海之中,與此同時他想到的還有深陷牢獄的靖邊侯與許雁卿。

  靖邊侯分明就是受人誣陷,可為君者卻不為其分辨,甚至不念及他第一時間趕來函陽關救駕,便將他以通敵叛國罪下了牢獄,連其家裡人都不放過。

  對於一個軍人來說,忠君忠國是畢生信仰,可最後卻要背負通敵叛國罪赴死,這樣一種境遇,讓同為軍人出身的顧君辭只覺得心胸不忿。

  若是在璇璣國,斷然是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忽的,顧君辭的肩頭被拍,他連忙回頭,對上霍清靈那雙平靜的雙眸:「三哥?」

  霍清靈略略頷首,露出寬慰的笑後才望著他:「還在不忿?」

  顧君辭點頭:「身為軍人,不能死在戰場,而是死在這種陰謀詭計之中,身負惡名,實在難以平靜。」

  霍清靈站到他的身邊,與他一起望向函陽關的城牆:「義父在城頭看見你在亂軍中廝殺的時候,便下定決心要收你做義子,他說你天生就該領兵打仗,你在戰場上驍勇的十分純粹,肯定不願屈居人下,義父說,他可以給你這個機會。」

  顧君辭望著霍清靈的側顏,十分不解。

  霍清靈對上他的雙眸,認真道:「陛下函陽關遇險一事,若是沒人通風報信陛下不會有難,況且現在戎狄已經撤兵,當初抓住的那個送信小兵已死,沒人能證明靖邊侯沒有通敵叛國。」

  顧君辭:「那就能草菅人命麼?」

  霍清靈:「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誰都知道靖邊侯冤枉,可這件事,需要一個人來承擔責任,你覺得陛下會同意徹查謝丞相麼?你覺得他會相信是謝丞相害他麼?」

  顧君辭:「可是……」

  霍清靈:「所以義父能做的事,就是幫你完成你最想做的事,義父說,晚飯過後去他的軍帳找他,他帶你去個地方。」

  顧君辭頷首應下,霍清靈伸手拍了拍他的肩後,便轉身回到了臨陽王的軍帳。

  黑雲壓頂許久後終於迎來了狂風,軍中的王旗招展,掀起的黃沙使得每個人都睜不開眼,可不過片刻後,豆大的雨珠便從空中落了下來,帶著厚重的泥土腥氣,在空氣中瀰漫著。

  這樣一場疾來的雨洗去了夏日的急躁,顧君辭撩開帳簾看著外頭的雨幕,雨水濺起的泥沙粘在巡視士兵的裳擺。

  此時的顧君辭已經沒有了先前的焦灼,只是回到帳中靜靜地坐著,靜等雨停,靜等時辰一到,便去找臨陽王。

  函陽關內的大牢內,士兵皆持械嚴陣把守著,臨陽王帶著顧君辭走進牢中,感受牢獄中令人窒息的悶熱與惡臭,最後停在了靖邊侯與許雁卿所關的牢房前。

  「顧兄。」許雁卿見到顧君辭,連忙沖了上來。

  還是來時那身衣裳,可此刻卻因在牢房中沾上了不少髒污。

  顧君辭望著牢中的許雁卿,只覺得心口有些難受,保家衛國的忠直之臣,不應該受著這樣的待遇:「許兄,可……可還好?」

  許雁卿頷首,藏下眼中的眼淚:「我還好,顧兄,我父親沒有通敵,你信我。」

  顧君辭用力點頭:「我知道,我信你。」

  臨陽王嘆息一聲,這才望著隔壁牢房中的靖邊侯,沉聲道:「許侯爺就沒有什麼要交代的麼?」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