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蕭淵:「我特地來找你的,臨陽王說你肯定會想不通。」

  顧君辭自嘲一笑,這臨陽王不愧是顧君辭的義父,這麼短的時間他便能摸透顧君辭的性子,實在讓人意外。

  蕭淵與顧君辭一道牽馬往回走著:「靖邊侯此人忠直,重義,當初先太子被誣陷後自縊在東宮一事,靖邊侯也是極力主張徹查清楚的人選之一。」

  顧君辭有些驚訝的看著蕭淵,而他似乎並未覺得不妥,仿佛此刻他面前站的是一個可以掏心掏肺,能將性命交託的人。

  蕭淵略頷首笑了笑:「顧兄不必驚訝,我沒將你當做外人。」

  顧君辭:「嗯,我知道。」

  蕭淵繼續道:「靖邊侯在朝中不得勢,但他能得封靖邊侯也絕不是因為他是雲中許氏的家主,手握重兵,戍守邊城。而是靠的戰功,靖邊侯年輕的時候便也是叱吒風雲的人物,他手下有一支精騎,不過十八人,卻是讓戎狄人聞風喪膽的十八騎。」

  顧君辭有些驚訝:「有這麼厲害。」

  蕭淵點頭:「沒錯,靖邊侯能封侯全靠的是自己的軍功,也是朝廷最有前途的一位少年將軍。他後來不得勢,不是因為別的,而是因為娶妻。」

  顧君辭忙接話道:「我聽丞相說了,許兄的母親是涿州嚴氏,因為勾結西蜀,導致先帝身陷陷阱,而後家族落敗。」

  蕭淵卻不以為意:「涿州嚴氏……是在我出生之前便落敗的家族,我無幸得知這個家族的興衰,但是我聽我母親說,靖邊侯是男子漢大丈夫,認定的親事便未作更改,他為了保護嚴氏夫人,所以在臨陽王到涿州前,便將她接回了雲中,甚至辦了盛大的婚禮,而嚴氏夫人也因外嫁而躲過了緝拿。」

  也不知為何,顧君辭從蕭淵的嘴裡聽到這番話,總覺得他的語氣中帶著幾分欽羨。

  顧君辭道:「所以,靖邊侯因為這個便在朝中不得勢,甚至引起了先帝的猜疑,因為嚴氏夫人即便是嫁入了雲中,也永遠擺脫不了她是涿州嚴氏的女子?」

  蕭淵點頭算是同意了顧君辭的話:「加上先太子時,靖邊侯也是主張徹查之人,最後導致了謝子音的死。謝丞相從未忘記過報仇,他會向我父親報仇,自然也會向靖邊侯下手。」

  顧君辭恍然大悟,連忙疾步往前走,卻被蕭淵喚住:「你做什麼?」

  「當然是請陛下收回成命,此事說不定是謝丞相誣陷。」顧君辭說。

  蕭淵神色冷靜,他頷首嘆息一聲:「你真的認為陛下會收回成命麼?當初東宮一案,誰才是最後的得益者。眼下戎狄撤兵,傳信的人只怕也早已逃之夭夭,僅憑一面揣測之詞,你認為陛下會答應放過靖邊侯麼?」

  顧君辭被蕭淵這通透的看法震的有些回不過神來,而後仔細想想他才明白過來,這件事不是謝丞相誣陷就能定案的。

  靖邊侯被誣陷是皇帝本身就不願意放過他,所以即便是破綻百出,他也不會去查。

  蕭淵站到顧君辭身邊,寬慰道:「這也是臨陽王讓我來找你的目的。」

  顧君辭凝視著他平靜如水的雙眸:「什麼?」

  蕭淵道:「朝中奸佞頗多,只因他是臨陽王才能屹立不倒,他活著一日,便能護江山穩固一日,他怕他哪天撒手西去,這朝中會大亂,這江山會大亂。」

  顧君辭:「朝中奸佞多,還不是陛下偏聽偏信之故。」

  蕭淵沉默著,似乎是認同了顧君辭的話,片刻後又才道:「其實臨陽王並非是愚忠之人,他是覺得,只要他在,就能壓住那些奸佞一時,便能保的江山一時安寧,這天下百姓也才有太平日子過,總的來說,還是為了天下百姓。」

  顧君辭冷哼:「這樣腐朽的江山,這樣令人作嘔的朝廷,我是保不下去的,我寧可在我回家前浪蕩江湖。」

  蕭淵望著他半晌,眼中的溫柔如涓涓細流般,通過聲音傳遞到顧君辭的耳朵里:

  「可百姓無辜啊,這樣的朝廷下百姓才是最大的受害者,他們辛勤勞作卻要背負著繁重的賦稅,可若是唯一能為百姓考慮的人也隱退江湖了,不管這腐朽的江山,作嘔的朝廷,那百姓不是太無辜了麼?」

  顧君辭被溫柔的語調一字一句擊著心頭最柔軟的地方:「百姓……」

  蕭淵:「顧兄是皇子,自然也是心懷天下之人,若是你遇上這樣的朝廷,你會怎麼做?」

  顧君辭的心頭猶如得到一記重擊,半晌都未回過神來,只能瞧著眼前蕭淵那副溫柔的面孔下,懷著堅決的抱負,甚至是不為人知的心思。

  「若不能及時查漏補缺,便只能,覆水沉舟。」顧君辭堅定道。

  蕭淵笑著,牽著馬邁步向前走著,隨後又停下來回過頭看著顧君辭道:「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只看所為之事的意義罷了。」

  顧君辭只覺得山風拂面,格外清爽,就連蕭淵的背影也在這一刻刻進了他的心裡。

  顧君辭連忙牽著馬跟上他的腳步:「這些話也是我義父讓你說給我聽的?」

  蕭淵:「臨陽王是讓你明白眼前的事已成定局,切勿做螳臂當車之事,但這些事未必就沒有轉機。」

  顧君辭:「轉機?什麼轉機?」

  蕭淵故作神秘道:「這你得問臨陽王,我還要回去見我的父親呢,此前他還說有話要對我說呢。」

  顧君辭還想再問,卻見著蕭淵翻身上馬,不過看了他一眼,便策馬離開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