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辦壽宴這事兒毓秀是有經驗的,只不過皇帝的壽宴跟府上的壽宴還是不一樣的,毓秀也怕自己摸不准,“爺先去找李公公,我去問問額娘,到時候把清單列出來。”

  “別到時候,趕緊、馬上,這都火燒眉毛了,越快越好。”胤祺囑咐道,本來以為這次到了江南可以痛痛快快好好玩的,沒成想還是被抓了壯丁,要不是看皇阿瑪心情不太好,他非得拉著十三弟一塊兒幫忙。

  得,這事兒確實挺急的,她聽說太子和曹寅早就已經開始準備了,沒想到臨了皇上沒把這事兒安排給太子和曹寅,而是安排給了胤祺,就只有半天的功夫,也不知道皇上到底是對太子和曹寅不滿,還是對她們家那位爺不滿,雖說是折了太子和曹寅的面子,不過折騰的可是她們爺。

  胤祺匆匆忙忙去問李德全,什麼面子不面子的不重要,重要的是皇阿瑪的壽宴不能出差錯,毓秀也帶著兩個孩子去見宜妃娘娘,一方面是詢問壽宴的事情,另一方面也是把弘晶和弘晊放到宜妃娘娘那裡,她也好抽出空來給胤祺幫幫忙。

  宜妃娘娘作為四妃之一,雖然沒有單獨給皇上辦過萬壽節,但自從四妃掌管宮權之後,每年都會主管一部分,所以對這些事情也算是熟門熟路了,給了不少意見,不過當務之急卻是食材的採購。

  雖然御駕出行是備了食材的,但那基本上都是燕窩、人參這些已經被處理好的食材,新鮮的蔬菜和肉類準備的分量並不多,平日裡也需要採買,而壽宴所需要的量更大。

  別說什麼‘有銀子不怕買不著東西’,話可不是這麼說的,如今這時候,早市都已經過去了,這麼短的時間裡,上哪兒去買那麼多新鮮的食材。

  “不如讓老五去找找太子,或許太子那邊會有準備,也省得著急忙慌的出去購買食材,再出了差錯。”要她說,皇上就是胡來,入口的東西再怎麼謹慎都不為過,就算最新採買的這些食材不會被皇上吃的,但不管是參加壽宴的哪個人出了問題,對胤祺而言都是辦事不力。

  毓秀知道壽宴一是太子早有準備,但皇上沒把這事交給太子去辦,明顯就是打了太子的臉,胤祺辦壽宴,如果讓太子提供食材,人家未必樂意,這不是上趕著得罪人嗎。

  毓秀在擔心什麼,宜妃一眼就能看得出來,“放心,太子是不會計較這些小事兒的。”

  一國儲君,沒那麼多唧唧歪歪的小心眼,而且就算是得罪了也沒什麼,皇上雖說年事已高,但如今看著再活個十年二十年絕對不成問題,太子就算是能繼位,也不知道還能再當幾年的皇帝,沒必要現在就小心翼翼的,儲君畢竟不是君。

  毓秀知道自己跟娘娘比起來,算不上是聰明人,既然不聰明,那就聽聰明人的。

  “我這就回去跟我們家爺說,弘晶和弘晊還麻煩您照看。”如果太子肯幫忙把之前的準備拿出來的話,那事情就沒這麼緊張了。

  皇上的身體狀況,但凡是能見到聖駕的人都清楚,更遑論是太子,如今的皇阿瑪,拋開年紀不談,只看狀態的話,說一句春秋正盛也不為過。

  所以他才會昏了頭,不光是在朝堂上動作頻頻,來了江南之後也一直沒消停,更是跟曹寅在私底下達成了協議,曹家要給自己找後路,他要掌握江南的訊息,所以他允了曹寅,下次選秀讓曹寅的孫女做他的側福晉。

  以前曹家人就隱晦的提過這件事兒,只不過他沒答應,但是這一次卻是應下了,索額圖沒了,他必須發展自己的勢力才對,老四跟老十三雖說也是跟著他干,但兄弟跟外臣是不一樣的。

  太子是什麼想法,胤祺不知道,也根本就沒有關注過,不過太子最近小動作這麼多,連他都有所耳聞,也難怪皇阿瑪這次要折了太子的面子。

  要他說,太子如今這樣,也算是被皇阿瑪逼的,三十一歲的人,當了三十年的太子,早些年還能辦點兒正經差事,如今被皇阿瑪走哪帶到哪,別人說是正經差事了,連監國這種事情皇阿瑪都不放心太子了,而且索額圖不管是犯了什麼錯,畢竟是太子的叔祖父,也該給個體面的死法,被活活餓死……就有些過了。

  不光是太子,這幾年,但凡是已經入朝參政的皇子阿哥,其實都有感覺,皇阿瑪對權力是越抓越緊,早些年皇阿瑪親征噶爾丹的時候,還能帶著他們一起去積累軍功,現在可就沒這個待遇了,所有的皇子阿哥基本上都被圈在京城裡,像他這種沒本事、沒能力的還好說,有本事、有能力的,真心是被束縛住了手腳。

  聽人勸吃飽飯,額娘和福晉都讓他去找太子,他自然不會非要梗著脖子自己去弄,那是直郡王才會辦的事情,他既沒有大哥的能耐,也不像大哥一樣跟太子有那麼多矛盾,何苦來哉,自然是怎麼輕鬆怎麼來。

  “皇阿瑪壽宴將臨,怕食材不夠,孤確實提前讓人準備了些,既然五弟要用,孤這就讓人送來。”太子壓根就沒把這當回事兒,早上被皇阿瑪給五弟的旨意折了面子,他也就知道皇阿瑪的意思了,一邊兒擔心曹寅被皇阿瑪此舉嚇破了膽,另一邊又擔心京城的局勢,老四在京城追繳欠銀的手段可是激烈的很,雖說如今還沒找到他門下的人,但老四的性子還真說不準,保不齊腦子一抽,這把火就燒到他身上來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