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頁
那個瑞典領事的身後跟著一個全身穿黑色長袍的教士,年輕紅潤的臉孔,被一頭如嬉皮似的金髮罩到肩膀。
這兩人下車時,正高聲的說著一件有趣的事,高昂的笑聲從門外就傳了過來。
等他們看見等著的我們時,才突然收住了滿臉的笑紋,他們走過來時,還抿著嘴,好似意猶未盡的樣子。“啊!你們已經來了。”領事走過來打招呼。
“日安!”我回答他。
“這是神父夏米葉,我們領事館請來的。”
“您好!”我們彼此又握了握手。
四個人十分窘迫的站了一會,沒有什麼話說。
“好吧!我們開始吧!”神父咳了一聲就走近加里的棺木邊去。
他拿出聖經來用瑞典文念了一段經節,然後又用瑞典文說了幾句我們聽不懂的話,不過兩分鐘的時間吧,他表示說完了,做了一個手勢。
我們請墳園的泥水工將加里的棺木推到牆內的洞裡去,大家看著棺木完全推進去了,神父這才拿出一個小瓶子來,裡面裝著一些水。
“這個,你來灑吧!”他一面用手很小心的摸著他的長髮,一面將水瓶交給我。
“是家屬要灑的?”
“是,也不是。”領事聳聳肩,一副無可奈何的表情。
我拿起瓶子來往加里的棺木上灑了幾滴水,神父站在我旁邊突然劃了一個十字。
“好了!可以封上了。”領事對泥水工說。
“等一下。”我將一把加里院子裡的花丟到他的棺材上去,泥水工這才一塊磚一塊磚的封起牆來。
我們四個人再度沉默的木立著,不知說什麼好。“請問你們替加里付了多少醫藥費?”
“帳單在這裡,不多,住院時先付了一大半。”荷西將帳單拿出來。
“好,明後天請你們再來一次,我們弄好了文件就會結清給你們,好在加里自己的錢還有剩。”
“謝謝!”我們簡短的說了一句。
這時墳場颳起了一陣風,神父將他的聖經夾在腋下,兩隻手不斷的理他的頭髮,有禮的舉止卻蓋不住他的不耐。“這樣吧!我們很忙,先走了,這面牆——”
“沒關係,我們等他砌好了再走,您們請便。”我很快的說。
“那好,加里的家屬我們已經通知了,到現在沒有回音,他的衣物——唉!”
“我們會理好送去領事館的,這不重要了。”
“好,那麼再見了。”
“再見!謝謝你們來。”等砌好了牆,我再看了一眼這面完全是死人居所的牆,給了泥水工他該得的費用,也大步的跟荷西一起走出去。
荷西與我離開了撒哈拉沙漠之後,就搬到了近西北非在大西洋海中的西屬加納利群島暫時安居下來。
在我們租下新家的這個沿海的社區里,住著大約一百多戶人家,這兒大半是白色的平房,沿著山坡往一個平靜的小海灣里建築下去。
雖說它是西班牙的屬地,我們住的地方卻完完全全是北歐人來度假、退休、居留的一塊樂土,西班牙人反倒不多見。
這兒終年不雨,陽光普照,四季如春,尤其是我們選擇的海灣,往往散步兩三小時也碰不到一個人影。海灘就在家的下面,除了偶爾有一兩個步伐蹣跚的老人拖著狗在曬太陽之外,這一片地方安詳得近乎荒涼,望著一排排美麗的洋房和蕃茄田,我常常不相信這兒有那麼多活著的人住著。“歡迎你們搬來這裡,我們這個社區,太需要年輕人加入。這塊美麗的山坡,唯一缺少的就是笑聲和生命的氣氛,這兒,樹和花年年都在長,只有老人,一批批像蒼蠅似的在死去,新的一代,再也不肯來這片死寂的地方了。”
社區的瑞典負責人與我們重重的握著手,誠懇的表示他對我們的接納,又好似惋惜什麼的嘆了口氣。
“這一點您不用愁,三毛是個和氣友愛的太太,我,是個粗人,不會文文靜靜的說話,只要鄰居不嫌吵,我們會把住的一整條街都弄活潑起來。”荷西半開玩笑的對這個負責人說,同時接下了一大串租來小屋的鑰匙。
我們從車上搬東西進新家去的那一天,每一幢房子裡都有人從窗口在張望,沒有一個月左右,這條街上的鄰居大部分都被我們認識了,早晚經過他們的家,我都叫著他們的名字,揚揚手,打個招呼,再問問他們要不要我們的車去市場買些什麼東西帶回來。偶爾荷西在海里捉到了魚,我們也會拿蠅子串起來,挨家去送魚給這些平均都算高齡的北歐人,把他們的門打得碰碰地響。
“其實這裡埋伏著好多人,只是乍時看不出來,我們可不能做壞事。”我對荷西說。
“這麼安靜的地方,要我做什麼搗蛋的事也找不到對象,倒是你,老是跳進隔壁人家院子去採花,不要再去了。”“隔壁沒有人住。”我理直氣壯的回答著他。
“我前幾天還看到燈光。”
“真的?奇怪。”我說著就往花園跑去。
“你去哪裡?三毛。”
他叫我的時候,我早已爬過短牆了。
這個像鬼屋一樣的小院子裡的花床一向開得好似一匹彩色的緞子,我總是挑白色的小jú花采,很少注意到那幢門窗緊閉,窗簾完全拉上的房子裡是不是有人住,因為它那個氣氛,不像是有生命的一幢住家,我幾乎肯定它是空的。我繞了一圈房子,窗簾密密的對著大窗,實在看不進去,繞到前面,拿臉湊到鑰匙洞裡去看,還是看不到什麼。“荷西,你弄錯了,這裡一個人也沒有。”我往家的方向喊著。
再一回頭,突然在我那麼近的玻璃窗口,我看見了一張可怕的老臉,沒有表情的注視著我,我被這意外嚇得背脊都涼了,慢慢的轉身對著他,口裡很勉強的才吐出一句結結巴巴的“日安。”
我盯住這個老人看,他卻緩緩的開了大玻璃門。“我不知道這裡住著個人。對不起。”我用西班牙話對他說。
“啊!啊!”這個老人顯然是跛著腳,他用手撐著門框費力的發出一些聲音。
“你說西班牙話?”我試探的問他。
“不,不,西班牙,不會。”沙啞的聲音,盡力的打著手勢,臉上露出一絲絲微笑,不再那麼怕人了。
“你是瑞典人?”我用德文問他。
“是,是,我,加里,加里。”他可能聽得懂德文,卻講不成句。
“我,三毛,我講德文你懂嗎?”
“是,是,我,德國,會聽,不會講。”他好似站不住了似的,我連忙把他扶進去,放他在椅子上。
“我就住在隔壁,我先生荷西和我住那邊,再見!”說完我跟他握握手,就爬牆回家了。
“荷西,隔壁住著一個可怕的瑞典人。”我向荷西說。“幾歲?”
“不知道,大概好幾百歲了,皺紋好多,人很臭,家裡亂七八糟,一雙腳是跛的。”
“難怪從來不出門,連窗戶都不打開。”
看見了隔壁的加里之後,我一直在想念著他,過了幾天,我跟鄰居談天,順口提到了他。
“啊!那是老加里,他住了快兩年了,跟誰也不來往。”“他沒法子走路。”我輕輕的反駁這個中年的丹麥女人。“那是他的事,他可以弄一輛輪椅。”
“他的家那麼多石階,椅子也下不來。”
“三毛,那不是我們的事情,看見這種可憐的人,我心裡就煩,你能把他怎麼辦?我們又不是慈善機關,何況,他可以在瑞典進養老院,偏偏住到這個舉目無親的島上來。”“這裡天氣不冷,他有他的理由。”我爭辯的說著,也就走開了。
每天望著那一片繁花似錦的小院落里那一扇扇緊閉的門窗,它使我心理上負擔很重,我恨不得看見這鬼魅似的老人爬出來曬太陽,但是,他完完全全安靜得使自己消失,夜間,很少燈火,白天,死寂一片。他如何在維持著他的帶病的生命,對我不止是一個謎,而是一片令我悶悶不樂的牽掛了,這個安靜的老人每天如何度過他的歲月?
“荷西,我們每天做的菜都吃不下,我想——我想有時候不如分一點去給隔壁的那個加里吃。”
“隨便你,我知道你的個性,不叫你去,你自己的飯也吃不下了。”
我拿著一盤菜爬過牆去,用力打了好久的門,加里才跛著腳來開。
“加里,是我,我拿菜來給你吃。”
他呆呆的望著我,好似又不認識了我似的。
“荷西,快過來,我們把加里抬出來吹吹風,我來替他開窗打掃。”
荷西跨過了矮牆,把老人放在他小院的椅子上,前面替他架了一個小桌子,給他叉子,老人好似嚇壞了似的望著我們,接著看看盤子。
“吃,加里,吃,”荷西打著手勢,我在他的屋內掃出堆積如山的空食物罐頭,把窗戶大開著透氣,屋內令人作嘔的氣味一陣陣漫出來。
這兩人下車時,正高聲的說著一件有趣的事,高昂的笑聲從門外就傳了過來。
等他們看見等著的我們時,才突然收住了滿臉的笑紋,他們走過來時,還抿著嘴,好似意猶未盡的樣子。“啊!你們已經來了。”領事走過來打招呼。
“日安!”我回答他。
“這是神父夏米葉,我們領事館請來的。”
“您好!”我們彼此又握了握手。
四個人十分窘迫的站了一會,沒有什麼話說。
“好吧!我們開始吧!”神父咳了一聲就走近加里的棺木邊去。
他拿出聖經來用瑞典文念了一段經節,然後又用瑞典文說了幾句我們聽不懂的話,不過兩分鐘的時間吧,他表示說完了,做了一個手勢。
我們請墳園的泥水工將加里的棺木推到牆內的洞裡去,大家看著棺木完全推進去了,神父這才拿出一個小瓶子來,裡面裝著一些水。
“這個,你來灑吧!”他一面用手很小心的摸著他的長髮,一面將水瓶交給我。
“是家屬要灑的?”
“是,也不是。”領事聳聳肩,一副無可奈何的表情。
我拿起瓶子來往加里的棺木上灑了幾滴水,神父站在我旁邊突然劃了一個十字。
“好了!可以封上了。”領事對泥水工說。
“等一下。”我將一把加里院子裡的花丟到他的棺材上去,泥水工這才一塊磚一塊磚的封起牆來。
我們四個人再度沉默的木立著,不知說什麼好。“請問你們替加里付了多少醫藥費?”
“帳單在這裡,不多,住院時先付了一大半。”荷西將帳單拿出來。
“好,明後天請你們再來一次,我們弄好了文件就會結清給你們,好在加里自己的錢還有剩。”
“謝謝!”我們簡短的說了一句。
這時墳場颳起了一陣風,神父將他的聖經夾在腋下,兩隻手不斷的理他的頭髮,有禮的舉止卻蓋不住他的不耐。“這樣吧!我們很忙,先走了,這面牆——”
“沒關係,我們等他砌好了再走,您們請便。”我很快的說。
“那好,加里的家屬我們已經通知了,到現在沒有回音,他的衣物——唉!”
“我們會理好送去領事館的,這不重要了。”
“好,那麼再見了。”
“再見!謝謝你們來。”等砌好了牆,我再看了一眼這面完全是死人居所的牆,給了泥水工他該得的費用,也大步的跟荷西一起走出去。
荷西與我離開了撒哈拉沙漠之後,就搬到了近西北非在大西洋海中的西屬加納利群島暫時安居下來。
在我們租下新家的這個沿海的社區里,住著大約一百多戶人家,這兒大半是白色的平房,沿著山坡往一個平靜的小海灣里建築下去。
雖說它是西班牙的屬地,我們住的地方卻完完全全是北歐人來度假、退休、居留的一塊樂土,西班牙人反倒不多見。
這兒終年不雨,陽光普照,四季如春,尤其是我們選擇的海灣,往往散步兩三小時也碰不到一個人影。海灘就在家的下面,除了偶爾有一兩個步伐蹣跚的老人拖著狗在曬太陽之外,這一片地方安詳得近乎荒涼,望著一排排美麗的洋房和蕃茄田,我常常不相信這兒有那麼多活著的人住著。“歡迎你們搬來這裡,我們這個社區,太需要年輕人加入。這塊美麗的山坡,唯一缺少的就是笑聲和生命的氣氛,這兒,樹和花年年都在長,只有老人,一批批像蒼蠅似的在死去,新的一代,再也不肯來這片死寂的地方了。”
社區的瑞典負責人與我們重重的握著手,誠懇的表示他對我們的接納,又好似惋惜什麼的嘆了口氣。
“這一點您不用愁,三毛是個和氣友愛的太太,我,是個粗人,不會文文靜靜的說話,只要鄰居不嫌吵,我們會把住的一整條街都弄活潑起來。”荷西半開玩笑的對這個負責人說,同時接下了一大串租來小屋的鑰匙。
我們從車上搬東西進新家去的那一天,每一幢房子裡都有人從窗口在張望,沒有一個月左右,這條街上的鄰居大部分都被我們認識了,早晚經過他們的家,我都叫著他們的名字,揚揚手,打個招呼,再問問他們要不要我們的車去市場買些什麼東西帶回來。偶爾荷西在海里捉到了魚,我們也會拿蠅子串起來,挨家去送魚給這些平均都算高齡的北歐人,把他們的門打得碰碰地響。
“其實這裡埋伏著好多人,只是乍時看不出來,我們可不能做壞事。”我對荷西說。
“這麼安靜的地方,要我做什麼搗蛋的事也找不到對象,倒是你,老是跳進隔壁人家院子去採花,不要再去了。”“隔壁沒有人住。”我理直氣壯的回答著他。
“我前幾天還看到燈光。”
“真的?奇怪。”我說著就往花園跑去。
“你去哪裡?三毛。”
他叫我的時候,我早已爬過短牆了。
這個像鬼屋一樣的小院子裡的花床一向開得好似一匹彩色的緞子,我總是挑白色的小jú花采,很少注意到那幢門窗緊閉,窗簾完全拉上的房子裡是不是有人住,因為它那個氣氛,不像是有生命的一幢住家,我幾乎肯定它是空的。我繞了一圈房子,窗簾密密的對著大窗,實在看不進去,繞到前面,拿臉湊到鑰匙洞裡去看,還是看不到什麼。“荷西,你弄錯了,這裡一個人也沒有。”我往家的方向喊著。
再一回頭,突然在我那麼近的玻璃窗口,我看見了一張可怕的老臉,沒有表情的注視著我,我被這意外嚇得背脊都涼了,慢慢的轉身對著他,口裡很勉強的才吐出一句結結巴巴的“日安。”
我盯住這個老人看,他卻緩緩的開了大玻璃門。“我不知道這裡住著個人。對不起。”我用西班牙話對他說。
“啊!啊!”這個老人顯然是跛著腳,他用手撐著門框費力的發出一些聲音。
“你說西班牙話?”我試探的問他。
“不,不,西班牙,不會。”沙啞的聲音,盡力的打著手勢,臉上露出一絲絲微笑,不再那麼怕人了。
“你是瑞典人?”我用德文問他。
“是,是,我,加里,加里。”他可能聽得懂德文,卻講不成句。
“我,三毛,我講德文你懂嗎?”
“是,是,我,德國,會聽,不會講。”他好似站不住了似的,我連忙把他扶進去,放他在椅子上。
“我就住在隔壁,我先生荷西和我住那邊,再見!”說完我跟他握握手,就爬牆回家了。
“荷西,隔壁住著一個可怕的瑞典人。”我向荷西說。“幾歲?”
“不知道,大概好幾百歲了,皺紋好多,人很臭,家裡亂七八糟,一雙腳是跛的。”
“難怪從來不出門,連窗戶都不打開。”
看見了隔壁的加里之後,我一直在想念著他,過了幾天,我跟鄰居談天,順口提到了他。
“啊!那是老加里,他住了快兩年了,跟誰也不來往。”“他沒法子走路。”我輕輕的反駁這個中年的丹麥女人。“那是他的事,他可以弄一輛輪椅。”
“他的家那麼多石階,椅子也下不來。”
“三毛,那不是我們的事情,看見這種可憐的人,我心裡就煩,你能把他怎麼辦?我們又不是慈善機關,何況,他可以在瑞典進養老院,偏偏住到這個舉目無親的島上來。”“這裡天氣不冷,他有他的理由。”我爭辯的說著,也就走開了。
每天望著那一片繁花似錦的小院落里那一扇扇緊閉的門窗,它使我心理上負擔很重,我恨不得看見這鬼魅似的老人爬出來曬太陽,但是,他完完全全安靜得使自己消失,夜間,很少燈火,白天,死寂一片。他如何在維持著他的帶病的生命,對我不止是一個謎,而是一片令我悶悶不樂的牽掛了,這個安靜的老人每天如何度過他的歲月?
“荷西,我們每天做的菜都吃不下,我想——我想有時候不如分一點去給隔壁的那個加里吃。”
“隨便你,我知道你的個性,不叫你去,你自己的飯也吃不下了。”
我拿著一盤菜爬過牆去,用力打了好久的門,加里才跛著腳來開。
“加里,是我,我拿菜來給你吃。”
他呆呆的望著我,好似又不認識了我似的。
“荷西,快過來,我們把加里抬出來吹吹風,我來替他開窗打掃。”
荷西跨過了矮牆,把老人放在他小院的椅子上,前面替他架了一個小桌子,給他叉子,老人好似嚇壞了似的望著我們,接著看看盤子。
“吃,加里,吃,”荷西打著手勢,我在他的屋內掃出堆積如山的空食物罐頭,把窗戶大開著透氣,屋內令人作嘔的氣味一陣陣漫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