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頁
3
十二月初的一天,於曼之在上班途中接到一個電話。當時她正在巴士上。
我是李維揚。他在電話那一頭說。
她心裡怦然一跳。
他終於出現了。
我們在什麼地方見面?她問。
你知道有一家酒吧叫-胖天使-嗎?-
胖天使-?她沒有聽說過。
就在這個時候,她看到一個粉紅色的,寫著胖天使的燈箱招牌在窗外出現。她連忙回望,那是一家小小的酒吧。現在遠遠的落在後頭了。
【
交換的日記(4) 4
於曼之比約定時間早了一點來到胖天使。她選了櫃檯前面的一張高腳凳坐下來。她把那本日記放在面前,作為記認。
這裡有兩個酒保,一個老,一個年輕。她在想,年輕的那一個,會不會就是李維揚在日記里提到的酒保朋友,年輕的那個酒保,個子不高,理個小平頭,非常勤勞地工作。
一個男人走進來,走到她跟前。
你就是於小姐嗎?我是李維揚。
他跟她想像中的人很不一樣。
她以為他會是一個帶著深情的回憶而來的人,眼前的他,卻顯得稀鬆平常,不帶一點心事。
他在她身邊坐下來,跟那個年輕的酒保打過招呼,問他這幾天的生意可好。酒保倒了一杯啤酒給他。
終於可以交給你了!她把那本日記推到他面前。
謝謝你。他看了看那本日記,感覺有點陌生。
還以為你收不到王央妮的信。
那個信箱我已經很少用了,所以很久才會去看看。你們很熟的嗎?
也不是。我們是在法語班上認識的。
她現在好嗎?
她在信上沒有告訴你嗎?
沒有。她只是說要把日記還給我。
她在四個月前結婚了,現在住在倫敦。
所以她要把日記還給我。他恍然明白。
她還是那麼愛看偵探小說嗎?他問。
應該是的。她想起在機場跟王央妮見面的時候,她手上拿著的是阿嘉莎-克莉斯蒂的偵探小說。
你仍然掛念著她嗎?
他想了想,搖搖頭。
她驚訝:我還以為你會很懷念她。交換日記畢竟是很美好的一回事。
愛情本來就是很短暫的。他呷了一口啤酒說。
我不同意。她抬了一下頭說。
你不同意,是你不肯承認罷了。
不同意不等於不肯承認。如果愛情只是很短暫,為什麼有些人可以相愛許多年?
他笑了笑:那不是愛情,那是感情。
你憑什麼說那是感情?
愛情來的時候,你恨不得天天跟對方黏在一起,有一天聽不到他的聲音,也忍受不了。男人會覺得自己忽然偉大起來,女人會覺得自己容光煥發。一個人的時候,也會不期然的笑起來。可是,這種現象,很快就消逝了。
你說的這一種,不是愛情,是激情。假使愛情真的很短暫,為什麼走在一起多年之後,我們還是會每天思念對方?
那是習慣。他氣定神閒的說。
我男朋友在波士頓留學,我們一起四年,又分隔兩地三年,但是我非常肯定,我們之間的,仍然是愛情。她一臉篤定的說。
你男朋友在波士頓?
有什麼問題?
長距離的戀愛,通常都沒有好結果。他喝光了杯里的啤酒。年輕酒保很有默契的再倒了一杯啤酒,放在他面前。
你一點也不像日記里的你!她生氣起來。
日記里的我?你看過我的日記?
她連忙掩飾:我是說,會跟女朋友合寫一本日記的男人,不該是你這種刻薄的人,也不是一個不了解愛情的人。
李維揚用手支著頭,笑著說:認為愛情短暫,就是不了解愛情嗎?
我認為是的。
我和你,誰會比誰更了解愛情?他笑笑瞟了她一眼。
她一時答不上來。
他忽然湊近她身邊,問她:
你是不是看上了那個酒保?
為什麼這樣說?
剛才我進來的時候,看見你一直盯著他。
我才沒有!她用力強調。
那就好了。我還以為你因為男朋友不在香港,所以太寂寞。他自顧自的喝啤酒。
她懶得理他,咬著飲管,繼續喝她的檸檬水。
你和她為什麼會分手?她問。
你是在雜誌上主持愛情信箱的嗎?
她笑了笑:我知道為什麼了,因為愛情很短暫,尤其是你的愛情。
也許你說得對。
那你真是可憐,你的愛情總是那麼短暫。她揶揄他。
那總好過等愛情變成感情,或者互相厭倦的時候才分手。
酒保朝他們笑了笑。她的直覺告訴她,他就是日記上的那個酒保。
既然已經把日記還給你,我走了。她冷淡的說。
謝謝你——他微笑。
一個認為人生的痛苦和荒謬是那麼當然的人,是不是也認為愛情的短暫同樣是理所當然的?回家的路上,於曼之一直在想這個問題。
【
交換的日記(5) 5
自從那天離開胖天使之後,於曼之以為她不會再見到李維揚了。誰知道,在從香港飛往洛杉磯的航機上,她又碰到他。
飛機上的座位差不多全滿,都是趕著去美國過聖誕的人。她拿了兩周的假期去探望謝樂生。
她左手拿著機票,右手提著背包,在狹窄的通道上尋找自己的座位。她的座位應該是靠窗的。當她坐下來不久,一個男人走到她身邊。她轉過頭去看看是什麼人,竟是李維揚。
你也坐這班機嗎?李維揚把手提包塞進頭頂的儲物箱。
你要去哪裡?她問。
波士頓。
我也是。我去探望我男朋友。你呢,你去波士頓度假嗎?
我去辦一件事。
飛機起飛之後,他忽然轉過頭來問她:
你是不是偷看過我的日記?
你說什麼?她有點兒心虧。
提到酒保的那一頁——
沒有呀——她別過臉去,不敢望他。
真的沒有?他追問。
沒有。
喔,那對不起。
不要緊——
過了幾十分鐘,她坐直身子,深呼吸了一下,望著前面的椅背說:
是的,我看過——
她不想說謊,覺得這樣太不道德了。
你說什麼?他轉過頭來望著她。
我是說,我看過那一頁。她鼓起勇氣說。
你承認了吧?他胸有成竹的說。
我不是故意去看的。那一頁剛好掉下來——
你是故意看的。如果根本不想看,即使掉下來也是不會看的。
她一時間答不上。
算了吧,因為你的老實,我原諒你。
那個酒保就是我那天見到的那個嗎?
是的。
你寫的故事是真的嗎?
他笑了:誰又會編一個故事放在自己的日記里?
你是不是回去把日記重頭看了一遍?
你是不是想借來看?他反過來問她。
她氣炸了,別過頭去不理他。
你是做什麼工作的?他問。
你不是說我是在雜誌上主持愛情信箱的嗎?她氣他。
你呢?你是干哪一行的?她問。
財務。
放高利貸?她故意戲弄他。
是財務顧問。
是做什麼的?
主要是為一些公司制訂財務方案,好讓他們向銀行申請借貸。那你呢?你是做什麼工作的?
她神秘地笑了笑,故意不回答他。
後來,她不知不覺的睡著了。醒來的時候,發覺李維揚正在沉默地喝啤酒。
這麼晚了,你為什麼還不睡覺?
你說話的口吻好像是個跟我同床的女人。
她給他氣得笑了笑,坐直身子說:
是不是想知道我做什麼工作?
可以明天再告訴我嗎?他很禮貌的說。
看到他滿懷心事的樣子,她沒有再說下去。她覺得他好像變了另一個人。
在洛杉磯機場的候機室里等候上機的時候,她看看自己的腳背說:
坐飛機坐得太久了,雙腳都腫起來。
還有七個小時就到波士頓。他似乎不是在說給她聽,而是說給自己聽的。
在飛機上,他沒怎麼說話,愈接近波士頓,他好像愈沉默。
飛機徐徐降落在波士頓機場的跑道上。
步出機場的時候,他問她:
有人來接你嗎?
她點了點頭。
那麼,我們在這裡分手了。聖誕快樂。他微笑著祝福她。
聖誕快樂!
他走了,她坐在大堂等謝樂生。
她上一次來,是六個月之前。她已經有六個月沒有見過他了。她把所有假期都用來探望他。
曼之!謝樂生來到,就站在她跟前。
她有六個月沒見過他了。她覺得他好像又改變了一點。每一次別後再見,她總覺得他跟以前有點不同。
我來替你拿——他接過她手上的行李,走在前頭。
【
交換的日記(6-8) 6
謝樂生去年搬來這幢七層高的房子。房東是一對猶太人夫婦。由於房子就近大學,所以樓上樓下都住著幾個留學生,有中國來的,台灣來的,也有香港來的。
謝樂生領著於曼之走進屋裡去。於曼之還是第一次來到這幢新房子。這裡的陳設很簡單。客廳里的其中一面牆全是書。
你先休息一會兒吧!他把行李箱放在客廳里,去倒了一杯暖開水給她。
謝謝。她接過杯子。
她看到窗子旁邊放著一個電子琴。
這個琴是前陣子買的。一個人在這裡,有時候很孤單,所以忽然很想學彈琴。可惜,買回來之後,我還沒有時間學。他解釋。
她用手指在琴鍵上戳了兩下,說:沒聽你提起過呢。
她發現,每一次再見,她都要花一段時間重新適應他。那一段由時間和空間造成的距離,變成他們重逢時的隔膜。他們像兩個很久沒見面的朋友,需要坐下來慢慢重新了解對方,慢慢拾回彼此隔別的歲月。
往往當她剛剛適應了,又到了要離別的時候。
十二月初的一天,於曼之在上班途中接到一個電話。當時她正在巴士上。
我是李維揚。他在電話那一頭說。
她心裡怦然一跳。
他終於出現了。
我們在什麼地方見面?她問。
你知道有一家酒吧叫-胖天使-嗎?-
胖天使-?她沒有聽說過。
就在這個時候,她看到一個粉紅色的,寫著胖天使的燈箱招牌在窗外出現。她連忙回望,那是一家小小的酒吧。現在遠遠的落在後頭了。
【
交換的日記(4) 4
於曼之比約定時間早了一點來到胖天使。她選了櫃檯前面的一張高腳凳坐下來。她把那本日記放在面前,作為記認。
這裡有兩個酒保,一個老,一個年輕。她在想,年輕的那一個,會不會就是李維揚在日記里提到的酒保朋友,年輕的那個酒保,個子不高,理個小平頭,非常勤勞地工作。
一個男人走進來,走到她跟前。
你就是於小姐嗎?我是李維揚。
他跟她想像中的人很不一樣。
她以為他會是一個帶著深情的回憶而來的人,眼前的他,卻顯得稀鬆平常,不帶一點心事。
他在她身邊坐下來,跟那個年輕的酒保打過招呼,問他這幾天的生意可好。酒保倒了一杯啤酒給他。
終於可以交給你了!她把那本日記推到他面前。
謝謝你。他看了看那本日記,感覺有點陌生。
還以為你收不到王央妮的信。
那個信箱我已經很少用了,所以很久才會去看看。你們很熟的嗎?
也不是。我們是在法語班上認識的。
她現在好嗎?
她在信上沒有告訴你嗎?
沒有。她只是說要把日記還給我。
她在四個月前結婚了,現在住在倫敦。
所以她要把日記還給我。他恍然明白。
她還是那麼愛看偵探小說嗎?他問。
應該是的。她想起在機場跟王央妮見面的時候,她手上拿著的是阿嘉莎-克莉斯蒂的偵探小說。
你仍然掛念著她嗎?
他想了想,搖搖頭。
她驚訝:我還以為你會很懷念她。交換日記畢竟是很美好的一回事。
愛情本來就是很短暫的。他呷了一口啤酒說。
我不同意。她抬了一下頭說。
你不同意,是你不肯承認罷了。
不同意不等於不肯承認。如果愛情只是很短暫,為什麼有些人可以相愛許多年?
他笑了笑:那不是愛情,那是感情。
你憑什麼說那是感情?
愛情來的時候,你恨不得天天跟對方黏在一起,有一天聽不到他的聲音,也忍受不了。男人會覺得自己忽然偉大起來,女人會覺得自己容光煥發。一個人的時候,也會不期然的笑起來。可是,這種現象,很快就消逝了。
你說的這一種,不是愛情,是激情。假使愛情真的很短暫,為什麼走在一起多年之後,我們還是會每天思念對方?
那是習慣。他氣定神閒的說。
我男朋友在波士頓留學,我們一起四年,又分隔兩地三年,但是我非常肯定,我們之間的,仍然是愛情。她一臉篤定的說。
你男朋友在波士頓?
有什麼問題?
長距離的戀愛,通常都沒有好結果。他喝光了杯里的啤酒。年輕酒保很有默契的再倒了一杯啤酒,放在他面前。
你一點也不像日記里的你!她生氣起來。
日記里的我?你看過我的日記?
她連忙掩飾:我是說,會跟女朋友合寫一本日記的男人,不該是你這種刻薄的人,也不是一個不了解愛情的人。
李維揚用手支著頭,笑著說:認為愛情短暫,就是不了解愛情嗎?
我認為是的。
我和你,誰會比誰更了解愛情?他笑笑瞟了她一眼。
她一時答不上來。
他忽然湊近她身邊,問她:
你是不是看上了那個酒保?
為什麼這樣說?
剛才我進來的時候,看見你一直盯著他。
我才沒有!她用力強調。
那就好了。我還以為你因為男朋友不在香港,所以太寂寞。他自顧自的喝啤酒。
她懶得理他,咬著飲管,繼續喝她的檸檬水。
你和她為什麼會分手?她問。
你是在雜誌上主持愛情信箱的嗎?
她笑了笑:我知道為什麼了,因為愛情很短暫,尤其是你的愛情。
也許你說得對。
那你真是可憐,你的愛情總是那麼短暫。她揶揄他。
那總好過等愛情變成感情,或者互相厭倦的時候才分手。
酒保朝他們笑了笑。她的直覺告訴她,他就是日記上的那個酒保。
既然已經把日記還給你,我走了。她冷淡的說。
謝謝你——他微笑。
一個認為人生的痛苦和荒謬是那麼當然的人,是不是也認為愛情的短暫同樣是理所當然的?回家的路上,於曼之一直在想這個問題。
【
交換的日記(5) 5
自從那天離開胖天使之後,於曼之以為她不會再見到李維揚了。誰知道,在從香港飛往洛杉磯的航機上,她又碰到他。
飛機上的座位差不多全滿,都是趕著去美國過聖誕的人。她拿了兩周的假期去探望謝樂生。
她左手拿著機票,右手提著背包,在狹窄的通道上尋找自己的座位。她的座位應該是靠窗的。當她坐下來不久,一個男人走到她身邊。她轉過頭去看看是什麼人,竟是李維揚。
你也坐這班機嗎?李維揚把手提包塞進頭頂的儲物箱。
你要去哪裡?她問。
波士頓。
我也是。我去探望我男朋友。你呢,你去波士頓度假嗎?
我去辦一件事。
飛機起飛之後,他忽然轉過頭來問她:
你是不是偷看過我的日記?
你說什麼?她有點兒心虧。
提到酒保的那一頁——
沒有呀——她別過臉去,不敢望他。
真的沒有?他追問。
沒有。
喔,那對不起。
不要緊——
過了幾十分鐘,她坐直身子,深呼吸了一下,望著前面的椅背說:
是的,我看過——
她不想說謊,覺得這樣太不道德了。
你說什麼?他轉過頭來望著她。
我是說,我看過那一頁。她鼓起勇氣說。
你承認了吧?他胸有成竹的說。
我不是故意去看的。那一頁剛好掉下來——
你是故意看的。如果根本不想看,即使掉下來也是不會看的。
她一時間答不上。
算了吧,因為你的老實,我原諒你。
那個酒保就是我那天見到的那個嗎?
是的。
你寫的故事是真的嗎?
他笑了:誰又會編一個故事放在自己的日記里?
你是不是回去把日記重頭看了一遍?
你是不是想借來看?他反過來問她。
她氣炸了,別過頭去不理他。
你是做什麼工作的?他問。
你不是說我是在雜誌上主持愛情信箱的嗎?她氣他。
你呢?你是干哪一行的?她問。
財務。
放高利貸?她故意戲弄他。
是財務顧問。
是做什麼的?
主要是為一些公司制訂財務方案,好讓他們向銀行申請借貸。那你呢?你是做什麼工作的?
她神秘地笑了笑,故意不回答他。
後來,她不知不覺的睡著了。醒來的時候,發覺李維揚正在沉默地喝啤酒。
這麼晚了,你為什麼還不睡覺?
你說話的口吻好像是個跟我同床的女人。
她給他氣得笑了笑,坐直身子說:
是不是想知道我做什麼工作?
可以明天再告訴我嗎?他很禮貌的說。
看到他滿懷心事的樣子,她沒有再說下去。她覺得他好像變了另一個人。
在洛杉磯機場的候機室里等候上機的時候,她看看自己的腳背說:
坐飛機坐得太久了,雙腳都腫起來。
還有七個小時就到波士頓。他似乎不是在說給她聽,而是說給自己聽的。
在飛機上,他沒怎麼說話,愈接近波士頓,他好像愈沉默。
飛機徐徐降落在波士頓機場的跑道上。
步出機場的時候,他問她:
有人來接你嗎?
她點了點頭。
那麼,我們在這裡分手了。聖誕快樂。他微笑著祝福她。
聖誕快樂!
他走了,她坐在大堂等謝樂生。
她上一次來,是六個月之前。她已經有六個月沒有見過他了。她把所有假期都用來探望他。
曼之!謝樂生來到,就站在她跟前。
她有六個月沒見過他了。她覺得他好像又改變了一點。每一次別後再見,她總覺得他跟以前有點不同。
我來替你拿——他接過她手上的行李,走在前頭。
【
交換的日記(6-8) 6
謝樂生去年搬來這幢七層高的房子。房東是一對猶太人夫婦。由於房子就近大學,所以樓上樓下都住著幾個留學生,有中國來的,台灣來的,也有香港來的。
謝樂生領著於曼之走進屋裡去。於曼之還是第一次來到這幢新房子。這裡的陳設很簡單。客廳里的其中一面牆全是書。
你先休息一會兒吧!他把行李箱放在客廳里,去倒了一杯暖開水給她。
謝謝。她接過杯子。
她看到窗子旁邊放著一個電子琴。
這個琴是前陣子買的。一個人在這裡,有時候很孤單,所以忽然很想學彈琴。可惜,買回來之後,我還沒有時間學。他解釋。
她用手指在琴鍵上戳了兩下,說:沒聽你提起過呢。
她發現,每一次再見,她都要花一段時間重新適應他。那一段由時間和空間造成的距離,變成他們重逢時的隔膜。他們像兩個很久沒見面的朋友,需要坐下來慢慢重新了解對方,慢慢拾回彼此隔別的歲月。
往往當她剛剛適應了,又到了要離別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