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頁
背脊中箭還得笑吟吟若無其事壓下怒火講風度,日久生癌,對立光不必了吧,通街都是朋友,誰還要同他做朋友。
他們根本不應該結婚。
一直那樣想,卻還跑到蒲昔拉蒂去配了只新婚戒,已婚有已婚的方便,已婚要有已婚的樣子。
在本市,收入把一個人的階級分得死死的,付什麼價錢,取什麼貨色,品味、氣質、質素,統靠金錢支持。
這一隻指環,已同前一隻大不一樣。
立光卻始終把他那隻磨得幾乎發白的指環套手上。
這是他可愛的地方。
他不嫌它寒酸。
麗文卻把什麼都換了:房子、汽車、衣飾,還有朋友。
姐姐麗虹說:「你真是很適應。」
她相信姐姐不會調侃她。
麗文答:「不適應要吃苦的。」
「可是這樣適應社會的模子,怕要削掉許多尊嚴與理想,豈不是更吃苦。」
「尊嚴與理想在生活條件較好時都可一一拾回,但此刻若不把握機會作出犧牲,老大時一無所有,更加不堪,我們沒有家庭背境,一切靠自己隨機應變,走出一條路來,必須有所取捨,有什麼資格講理想尊嚴。」
麗虹頷首:「如此通達,感覺更加悽酸。」
麗文笑,「人家女兒動輒回娘家取衣服首飾,我同你到了家,不但要奉獻銀兩,老娘連我們身上穿戴都巴不得剝將下來,嘴巴怪媳婦無良,颳了夫家貼娘家,她自己向女兒拿起錢來可是無fèng不入,麗虹,我同你不一樣,我們沒有人體恤。」
麗虹揚揚手,「我都習慣了。」
麗虹迄今獨身,任職講師,住大學宿舍里,倒也逍遙自在。
第二天散會,下班,吳冰忽然同麗文說;「最好能夠戀愛。」
「同誰?」麗文啞然失笑。
「別掃興。」
「昨天我才托秘書去百貨公司買了幾打絲襪,小姐,添置生活用品都沒有時間,還談戀愛?有空不如去熨個新髮型。」
「我最怕熨頭髮,那需要整天,累死人。」
「還談戀愛生孩子呢。」露文取笑她。
「你當然不明白,你仍在戀愛中。」
麗文幾乎沒笑出聲來。
她仍然沒有把真相說出來。
誰會有七個小時來聽她訴衷情。
「麗文,真羨慕你一早搞清了方向,你愚姐我仿佛還在摸索。」
「誰也不比誰更能幹。」麗文說。
麗文也不是沒有約會的。
公事上接觸的人不少,有一位單先生,代理義大利一隻冷門牌子電器,設計精美,售價廉宜,卻不為本市欣賞,故此托麗文的公司推廣宣傳。
這個人條件不錯,有一點身家,長得也過得去,前妻兩個孩子已經十多歲,在英國寄宿,他為人成熟,不拘小節,手段疏慡,是個鬚眉男子。
這樣的人是不會送花送巧克力的,要送,送有價值的禮物,永久保存。
誰還十八廿二,一束黃玫瑰便心如鹿撞,麗文遇到價廉物美卻之不恭受之賺煩的燭光晚餐之類便頭大如斗,香檳,家裡廚房地下便打橫整箱堆著,何用等人請客。
單君這樣的人才很合她意。
經過一連串精心設計的推廣活動,電器銷路上升百分之廿五,老實說,麗文是花了一點心血的,也套了不少私人交情,才有這種成績。
單君是個見識多廣,出來走走的人,怎麼會不知道。
他約了她晚飯,來接她時問:「地方蠻舒服,一個人住?」
麗文想一想,「一個人住。」她答。
那是三個月前的事了。
他帶來一小盒禮物。
麗文打開一看,是一盒廿多枚整套歐洲紀念金幣。美觀,不落俗套,又隨時可以兌現。
麗文不肯接受禮物,單君說:「我造次了,朋友講的是情誼。」
即使如此,單君也還不是她的朋友。
她才不要去了解他,只要表麵條件成立,普通約會,興之所至,開開心心聚一個晚上,只有更加理想。
所以在他面前,她從不-嗦、從不動容、永遠清涼可人。
單君喜歡她那雙明敏精靈的眼睛。
一看就知道她是那種不愛管人也不要人管的女子。
性格文明,在男在女都難能可貴。
況且在事業上又是好幫手。」
禮物漸漸貴重,過節時一隻鑽戒大約有三克拉多,單君解釋,「手指比較長的女性戴小顆石頭不好看。」
麗文沒收下,她說:「戒指往往別有含意。」
過兩天,他找首飾店另鑲一條項鍊墜子,這次,麗文說:「謝謝。」一直戴在脖子上。
旁人自然不知道這些,麗文從不張揚。
這一段日子內,麗文找律師談過,叫律師通知立光,正式辦手續。
立光接到消息,明明不應有什麼意外,一顆心卻還是直往下沉。
他沒留住妻子。
她同他還真是患難之交,開頭的時候,兩個人都窮得要死,幾乎無隔宿之糧,但是想回去,又不是不快樂的。
立光但願他也可以學那些不爭氣的男人,奮慨地控訴:「她是一個虛榮的女人!」
麗文沒有這種毛病。
她總是比他做得多,而且一點也不介意,對衣食住行的態度都很隨和,極少計較。
虛榮的是他,乘飛機要搭商務客位,一直建議換輛平治房車,西裝非穿名牌不可。
興致高的時候,麗文也曾取笑他,然這是都會人通病,無可厚非。
「立光,立光,你還在那頭嗎?」
立光聽見他自己問:「麗文,事情真的不可換回了嗎?」
麗文一怔,怎麼拖到今日才企圖救亡,她只是平靜地說:「我們已經商量過很長一段日子,這是最好選擇。」
「我倆沒有孩子,這一分手,就一點瓜葛都沒有了。」
麗文心想:這才叫好呢,否則藕斷絲連,日後不知引起多少麻煩。
麗文安慰他:「有,你還有十多雙鞋子未取走。」
「麗文,我們之間到底有什麼不對?」
「不要鑽牛角尖,據統計,本市四對夫妻中,平均有一對離異,並不是什麼稀奇的事。」
「我叫你失望,是不是?」
「立光,我們比較幸運,我們誰也沒有錯,我們既不是壞人,又無不良嗜好,也沒有第三者,我們可以放心努力將來。」
「沒有錯,又怎麼會離婚?」
「因為合不來。」
「不可以遷就嗎?」
「人生苦短,天天拉扯著過,未免痛苦。」
「麗文,我知道,因為我們不再相愛。」
過許久,麗文才答:「你說得對。」
立光的思想仿佛搞通了,他問:「約了律師幾時?」
「下星期一下午三時,你秘書說你有時間。」
「屆時見。」
事後,張律師告訴她,這樣文明結束關係,誠屬少有。
很多時候,兩個當事人坐在律師面前,連看對方一眼都不願意,厭惡若此當初不知是怎麼結的婚。
又有許多個案,屬單方面申請類,另外一半,失蹤已超過五年,避不見面。
也有些甫見面就爭吵廝打,公眾場所,出醜不計後果。
王立光與孫麗文不杓而同的低調及理智按了他們的名譽。
他們感謝對方。
兩人在張律師辦公室門口話別。
立光說:「祝你前程似錦。」
麗文想一想:「我祝你快樂。」
立光忽然補一句,「我們一定可以算是朋友吧。」
麗文不想令他難過,「真的,」她模稜兩可地答:「我們從來沒有講過對方一句半句壞話。」
立光笑,「你想想,有沒有可能,錯的都是對方?」
「當然可以,全憑當事人的智能去到什麼地方。」
他們道別。
麗文正鬆一口氣,起碼十年內都不想再婚,而她有把握,在未來三年內忘記王立光這個人。
她直接回公司。
電梯在十二樓停止,兩位打扮時髦的年輕女客進來,其中一個忿忿的說:「你相不相信,他要與我做朋友,你說這是笑話不是,欺騙我,踩低我,利用我,從頭到尾,沒把我當人看待,沒有一天負過做丈夫的責任,身在福中不知福,拿腔作勢,盡情放肆,現在,他見我提出離婚,要同我做朋友!」
那位女士歇斯底里的笑了。
麗文不出聲。
電梯在廿四樓停止,她看看手錶,上班的時間已經到了。人名冊 下個月就要走了。
這次是移民,不知幾時回來,林延英在這個大都會生活了廿多年,小中大學均在此間畢業,又工作了好幾年,自然臨別依依。
他們根本不應該結婚。
一直那樣想,卻還跑到蒲昔拉蒂去配了只新婚戒,已婚有已婚的方便,已婚要有已婚的樣子。
在本市,收入把一個人的階級分得死死的,付什麼價錢,取什麼貨色,品味、氣質、質素,統靠金錢支持。
這一隻指環,已同前一隻大不一樣。
立光卻始終把他那隻磨得幾乎發白的指環套手上。
這是他可愛的地方。
他不嫌它寒酸。
麗文卻把什麼都換了:房子、汽車、衣飾,還有朋友。
姐姐麗虹說:「你真是很適應。」
她相信姐姐不會調侃她。
麗文答:「不適應要吃苦的。」
「可是這樣適應社會的模子,怕要削掉許多尊嚴與理想,豈不是更吃苦。」
「尊嚴與理想在生活條件較好時都可一一拾回,但此刻若不把握機會作出犧牲,老大時一無所有,更加不堪,我們沒有家庭背境,一切靠自己隨機應變,走出一條路來,必須有所取捨,有什麼資格講理想尊嚴。」
麗虹頷首:「如此通達,感覺更加悽酸。」
麗文笑,「人家女兒動輒回娘家取衣服首飾,我同你到了家,不但要奉獻銀兩,老娘連我們身上穿戴都巴不得剝將下來,嘴巴怪媳婦無良,颳了夫家貼娘家,她自己向女兒拿起錢來可是無fèng不入,麗虹,我同你不一樣,我們沒有人體恤。」
麗虹揚揚手,「我都習慣了。」
麗虹迄今獨身,任職講師,住大學宿舍里,倒也逍遙自在。
第二天散會,下班,吳冰忽然同麗文說;「最好能夠戀愛。」
「同誰?」麗文啞然失笑。
「別掃興。」
「昨天我才托秘書去百貨公司買了幾打絲襪,小姐,添置生活用品都沒有時間,還談戀愛?有空不如去熨個新髮型。」
「我最怕熨頭髮,那需要整天,累死人。」
「還談戀愛生孩子呢。」露文取笑她。
「你當然不明白,你仍在戀愛中。」
麗文幾乎沒笑出聲來。
她仍然沒有把真相說出來。
誰會有七個小時來聽她訴衷情。
「麗文,真羨慕你一早搞清了方向,你愚姐我仿佛還在摸索。」
「誰也不比誰更能幹。」麗文說。
麗文也不是沒有約會的。
公事上接觸的人不少,有一位單先生,代理義大利一隻冷門牌子電器,設計精美,售價廉宜,卻不為本市欣賞,故此托麗文的公司推廣宣傳。
這個人條件不錯,有一點身家,長得也過得去,前妻兩個孩子已經十多歲,在英國寄宿,他為人成熟,不拘小節,手段疏慡,是個鬚眉男子。
這樣的人是不會送花送巧克力的,要送,送有價值的禮物,永久保存。
誰還十八廿二,一束黃玫瑰便心如鹿撞,麗文遇到價廉物美卻之不恭受之賺煩的燭光晚餐之類便頭大如斗,香檳,家裡廚房地下便打橫整箱堆著,何用等人請客。
單君這樣的人才很合她意。
經過一連串精心設計的推廣活動,電器銷路上升百分之廿五,老實說,麗文是花了一點心血的,也套了不少私人交情,才有這種成績。
單君是個見識多廣,出來走走的人,怎麼會不知道。
他約了她晚飯,來接她時問:「地方蠻舒服,一個人住?」
麗文想一想,「一個人住。」她答。
那是三個月前的事了。
他帶來一小盒禮物。
麗文打開一看,是一盒廿多枚整套歐洲紀念金幣。美觀,不落俗套,又隨時可以兌現。
麗文不肯接受禮物,單君說:「我造次了,朋友講的是情誼。」
即使如此,單君也還不是她的朋友。
她才不要去了解他,只要表麵條件成立,普通約會,興之所至,開開心心聚一個晚上,只有更加理想。
所以在他面前,她從不-嗦、從不動容、永遠清涼可人。
單君喜歡她那雙明敏精靈的眼睛。
一看就知道她是那種不愛管人也不要人管的女子。
性格文明,在男在女都難能可貴。
況且在事業上又是好幫手。」
禮物漸漸貴重,過節時一隻鑽戒大約有三克拉多,單君解釋,「手指比較長的女性戴小顆石頭不好看。」
麗文沒收下,她說:「戒指往往別有含意。」
過兩天,他找首飾店另鑲一條項鍊墜子,這次,麗文說:「謝謝。」一直戴在脖子上。
旁人自然不知道這些,麗文從不張揚。
這一段日子內,麗文找律師談過,叫律師通知立光,正式辦手續。
立光接到消息,明明不應有什麼意外,一顆心卻還是直往下沉。
他沒留住妻子。
她同他還真是患難之交,開頭的時候,兩個人都窮得要死,幾乎無隔宿之糧,但是想回去,又不是不快樂的。
立光但願他也可以學那些不爭氣的男人,奮慨地控訴:「她是一個虛榮的女人!」
麗文沒有這種毛病。
她總是比他做得多,而且一點也不介意,對衣食住行的態度都很隨和,極少計較。
虛榮的是他,乘飛機要搭商務客位,一直建議換輛平治房車,西裝非穿名牌不可。
興致高的時候,麗文也曾取笑他,然這是都會人通病,無可厚非。
「立光,立光,你還在那頭嗎?」
立光聽見他自己問:「麗文,事情真的不可換回了嗎?」
麗文一怔,怎麼拖到今日才企圖救亡,她只是平靜地說:「我們已經商量過很長一段日子,這是最好選擇。」
「我倆沒有孩子,這一分手,就一點瓜葛都沒有了。」
麗文心想:這才叫好呢,否則藕斷絲連,日後不知引起多少麻煩。
麗文安慰他:「有,你還有十多雙鞋子未取走。」
「麗文,我們之間到底有什麼不對?」
「不要鑽牛角尖,據統計,本市四對夫妻中,平均有一對離異,並不是什麼稀奇的事。」
「我叫你失望,是不是?」
「立光,我們比較幸運,我們誰也沒有錯,我們既不是壞人,又無不良嗜好,也沒有第三者,我們可以放心努力將來。」
「沒有錯,又怎麼會離婚?」
「因為合不來。」
「不可以遷就嗎?」
「人生苦短,天天拉扯著過,未免痛苦。」
「麗文,我知道,因為我們不再相愛。」
過許久,麗文才答:「你說得對。」
立光的思想仿佛搞通了,他問:「約了律師幾時?」
「下星期一下午三時,你秘書說你有時間。」
「屆時見。」
事後,張律師告訴她,這樣文明結束關係,誠屬少有。
很多時候,兩個當事人坐在律師面前,連看對方一眼都不願意,厭惡若此當初不知是怎麼結的婚。
又有許多個案,屬單方面申請類,另外一半,失蹤已超過五年,避不見面。
也有些甫見面就爭吵廝打,公眾場所,出醜不計後果。
王立光與孫麗文不杓而同的低調及理智按了他們的名譽。
他們感謝對方。
兩人在張律師辦公室門口話別。
立光說:「祝你前程似錦。」
麗文想一想:「我祝你快樂。」
立光忽然補一句,「我們一定可以算是朋友吧。」
麗文不想令他難過,「真的,」她模稜兩可地答:「我們從來沒有講過對方一句半句壞話。」
立光笑,「你想想,有沒有可能,錯的都是對方?」
「當然可以,全憑當事人的智能去到什麼地方。」
他們道別。
麗文正鬆一口氣,起碼十年內都不想再婚,而她有把握,在未來三年內忘記王立光這個人。
她直接回公司。
電梯在十二樓停止,兩位打扮時髦的年輕女客進來,其中一個忿忿的說:「你相不相信,他要與我做朋友,你說這是笑話不是,欺騙我,踩低我,利用我,從頭到尾,沒把我當人看待,沒有一天負過做丈夫的責任,身在福中不知福,拿腔作勢,盡情放肆,現在,他見我提出離婚,要同我做朋友!」
那位女士歇斯底里的笑了。
麗文不出聲。
電梯在廿四樓停止,她看看手錶,上班的時間已經到了。人名冊 下個月就要走了。
這次是移民,不知幾時回來,林延英在這個大都會生活了廿多年,小中大學均在此間畢業,又工作了好幾年,自然臨別依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