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少莉連忙三步並作兩步,鑽進車廂,收好雨傘。

  「先生,你也一起吧,也許順路。」

  那位把空車禮讓出來的年輕人說:「我有時間,不急。」

  少莉點點頭,不便多說,關上車門就走了。

  沒想到這年頭還有這種風度翩翩的好人,真是難得,也許剛自外國小鎮返來,不知道什麽叫做搶時間。

  回到公司;咬著麵包,立刻開始工作。

  可是老闆看她一眼,只是說:「三十分鐘把文稿拿進我房來。」

  少莉發了一會子呆,想到去年此時還在大學裡要風得風,要雨得雨,自由自在,妙不可言,今年卻坐在這間小小公關公司里,被人呼來喝去,做牛做馬,兩種生活簡直有天淵之別。

  不由得悵惘起來。

  要費很大很大的勁才能集中精神做她要做的事。

  聽師姐們說,新丁全是這樣,一下子被情緒控制,為一點點小事茶飯不思。

  十年八年的磨練之後,才會成才,屆時百毒不侵,或者至少中毒也不聲張出來,以免有人乘虛而入。

  少莉希望有如此道行。

  不過是要下苦功修練的。

  少莉悵惘地想,只怕修成正果之日,早已人老珠黃。

  她打好糙稿,把文章親自拿進去,老闆顏面稍霽。,

  工夫到家,還得肯低聲下氣,不然試用期都過不了。

  到這個時候,少莉看看鐘,三點三刻了,才有空做杯茶喝,上洗手間,理一理頭髮,補點妝。

  要是聽母親的話,乾脆辭去工作,留在父親的店鋪里幫幫手,不知多麽輕鬆。

  但她不願意,總得出來試一試武功。

  她又著手打了幾個電話,釘子碰盡,好話說盡,才過得了一天。

  氣餒的時候真想回家去。

  老闆把稿子遞出來,少莉朝他敬一個禮。

  他才滿意的回房去,孺子可教也,他暗暗說,誰不知那徒兒已經胃潰瘍。

  不要說是家人,連車少莉都不相信車少莉可以識大禮,委屈求全,息事寧人,百忍成金。

  母親說的,小不忍則大亂。

  手頭上的瑣碎工夫最欺侮人,一抬眼,已經五點十分,說是說下班時分,但真正能站起來,起碼已是六點正。

  少莉的時候比別人經用,因為她剛自大學出來,尚未成立社交圈子。

  上班前一天,由姑姑帶著出去置行頭,轉髮型,買配件,姑姑像是要少莉向她看齊,一出手就是三套亞曼尼,作為禮物。

  事前姑姑仔細打聽過:「上司是不是女性?」

  少莉答:「三個老闆都是先生。」

  姑姑才放心地替她選擇套裝。衣服與上司相同,並不是什麽有趣的事,少莉再少不更事,也懂得處世道理。

  少莉心裡咕噥,唉呀,這筆服裝費可以走遍大半個歐洲了,要命。

  一上班就知道人要衣妝這句諺語太太太太太有意思,她看上去就是特別精神點。

  一算,竟也九個月了。

  第一次發薪水,買一條絲巾送給母親,老媽竟感動得回房去哭。

  後來少莉發覺母親在翻閱她孩提時的照片。

  頭上扎兩角小辮子,浸在泳池裡,抓緊一隻小小鴨子浮泡。

  少莉也惻然。時間過得太快太快,連她都不相信十多年彈指就過,小少莉已經成年,經濟獨立。

  呃……一半獨立,雖然仍然住家裡吃家裡,至少已經毋須灘大手板問拿零用。

  前一陣子車太太說:「孩子一下地,見風就長,真可怕,再過幾年小少莉會結婚生於,我想到那裡,混身寒毛都豎起來。」

  幸虧流行遲婚。

  少莉取起手袋,打算離開辦公室。

  同事問:「去喝一杯?」

  她搖搖頭,身上怪粘的,想回家洗澡。

  她一向最乖,同事笑笑送她出門。

  找對象,要談機緣巧合。

  要碰到,總會碰頭,在某一個地方,剛剛、恰恰、偏偏就是見到他。

  少莉在微雨中站了一會兒,霓虹燈初上,涼風吹上來,很有點春季的意思。

  她揚手叫車子。

  「請。」有人說。

  少莉抬起頭,咦,又是早上的年輕人。

  他正朝她笑呢,顯然也認出了她,再度客套一次。

  「一起吧,」少莉說:「你也在附近上班是不是?」

  但年輕人說:「我不是回家。」

  少莉馬上漲紅面孔,靦腆地叫司機開車。

  真多嘴,她責怪自己,而且十句話說錯九句。

  少莉跟姑姑出去見過幾次客,只見她談笑風生,無論是天文地理,政治經濟,皆頭頭是道,同熟朋友更自嘲嘲人,莫不恰到好處,場面因她而熱鬧起來。

  這種本事,少莉自問學一輩子都學不會。

  眼看二十三歲了,還幼稚不堪,太不長進。

  一直懊惱到家裡。

  那位男生,長得真不錯,下雨天也同她一樣,穿著白皮鞋,也是個白鞋主義者?

  姑姑來做客人。

  少莉放下公事包迎上去。

  她一打量少莉!「怎麼,黑眼圈都捱出來了?」

  車太太嘀咕,「神經病,不知打的什麽算盤,薪水只比家中阿一姐好一點點,天天早出晚歸。」

  「很累。」

  車太太說:「日日下班就是這句話。」

  姑姑笑,「成日在家,人很難長大。」

  車太太勝小姑一眼,「別指桑罵槐了,你敢說我沒長大過?」

  「你多這個心幹嗎?」

  「我若真多心就不會說出來。」

  少莉也不知她倆虛實,反正這一位車小姐同那一位車太太,兩人過的是完全不一樣的生活。

  當下車太太說:「你鼓勵她做下去干什麽呢,做到頂尖,月薪不過幾萬塊,還不是自己的事業,老闆要裁員,立刻得收拾包袱。」

  少莉只得耐心分析,「媽媽,話不是這樣說的,出來做過事,到底明白些人情世故,知道生活中的難處,學會處世,懂得體諒別人。」

  車太太一聽這話,不怒反笑,「這不是取笑我不成才嗎。」

  「你不同,」少莉連忙說:「你是唯一通情達理的太太。」

  「越描越黑!」

  她進房間去了。

  姑侄兩人相視而笑。

  少莉終於說:「時代兩樣了!有事業的女性才叫人敬重,」她停了一停,「別人怎麽想不要緊,要讓男伴看得起才重要。」

  「這麽說來,你打算做下去。」姑姑有點安慰。

  「不然怎樣,我對父親那家綢緞店又沒有興趣。」

  上門做衣服的都是老太太,極瑣碎,一耗半日,遂幅料子挑,文的嫌素,花的嫌俗,疙疼得要命。

  店已經開了三代,一直有老夥計侍候,此刻連車太太都不大上去。

  姑姑數口氣,「連我都沒興趣,別說你了。」

  少莉微笑。

  「為什麽像有難言之隱?」

  少莉說:「可能是疲倦,不想說話。」

  其實不是,工作辛苦,倒還其次,假期短聊,才寂寞無比。

  說也奇怪,不久之前,少莉還像個大孩子,放下書包,倒在床上,和衣即可憩睡,醒了就拚命的吃,很粗淺的食物,都津津有味,一邊嘗一邊誇獎:「嘩,好,一流,美味,沒話說,真精采。」

  陪父親去打網球已算是節目,玩得興高彩烈,要不就躺沙發上看電視,聽音樂,聽電話。

  大學堂出來之後,整個人變了,瘦掉三公斤,去盡所有嬰兒肥,心中忽然多了許多無以名之的要求,於是沉默下來。

  她盼望有約會。

  這並不難辦到,但是要等待適合的男士來約,就還需等待。

  少莉所用各種推搪約會的籍口有時十分難以置信,男同事看著她嬌俏的小面孔,不想強她所難,呆半晌,也接受了這些理由。

  像「星期天早上一定要做禮拜我們家是基督徒」,「我祖母自美國回來,這一兩個星期都得陪她」,「我在學法文,曠課的話,老師會駕」,當然少不了那千年舊計「我不舒服,想休息」。

  說多了,人家都知難而退。

  像今日這樣,邀請人家上車,是絕無僅有之事,卻又遭對方推辭。

  姑姑吃完飯之後告辭,少莉在電視機前坐一回兒,悶納地回房間。

  車先生問太太,「這是怎麽一回事?」

  「工作太辛苦。」

  「不像呢,家有妙齡少女,卻不聞電話聲,也無人送花與糖果上來,大告而不妙。」

  「你應當開心少莉沒有亂來。」

  「只要她開心我便開心。」標準父親如此說。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