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0頁
網際網路上的戰爭以《米爾克》贏了,但是在線下,一切都還遠未結束。
美國猶他州富豪,擁有NBA猶他爵士隊與一條院線的拉里·米勒公開宣布旗下電影院禁止放映《米爾克》,理由是「這部電影的思想背叛了傳統,非常危險。」——要有些人說,這真的沒有必要,拉里·米勒還是個摩門教徒呢。
北美最大的反同組織出埃及記發起了大型簽名抵制活動,募集了超過五萬名支持者,在各個城市舉行聯名活動,號召「正常人」,尤其是基督教福音派組織成員封鎖高速公路或洲際公路,在市政廳和聯合廣場上舉牌抗議,抵制《米爾克》的上映,有些激進分子還會朝電影院投擲危險物品。在紐奧良這樣的較大的城市,都有電影院因受不了騷擾而取消放映的事情發生,在猶他州、阿拉巴馬州,都有地方政府順應民眾呼籲給影片下禁令的現象發生。
本來《米爾克》首周票房喜人,是要順勢擴大放映的,現在穩妥起見,還是維持了原來的放映規模。
有抵制活動就有反抵制活動,「同性戀反誹謗聯盟」在《洛杉磯時報》和《娛樂周刊》上登GG聲援電影的上映,指出反同團體不該強制干涉人們想要看什麼電影。一些影迷在網際網路上進行募捐活動,用募得的捐款在全美各地做了很多地鐵GG,有些直到幾年後都還保存著。
在華盛頓、紐約、洛杉磯、舊金山、波士頓、西雅圖、芝加哥、費城、匹茲堡等地,也有LGBT團體組織對《米爾克》的聲援活動,規模之盛大,絲毫不亞於每年的驕傲月。
在華盛頓D.C.,支持者們在國家大草坪上集會,背靠林肯紀念堂,有些年長者在草地上鋪展開十幾年前他們曾在此地展示給柯林頓夫婦看過的彩虹掛毯;
在紐約,數百人聚集在聯合廣場,高唱著「彩虹之上,天空蔚藍」;
在舊金山,卡斯楚大街擠滿了熱戀中的男男和女女;
在芝加哥,面對著暴力驅逐他們的警察,一些人直接衝到芝加哥警署,用彩虹旗和彩虹氣球將門前淹沒……
後來,《紐約時報》用這樣一段話來評價這場因電影而起的運動:「哈維·米爾克的意義不止在於那個時代,不止關於LGBT群體。米爾克的故事,是每一個為權利而抗爭的人、是每一個為平等而戰鬥的群體的縮影。這樣的故事,曾在過去多次上演,在人類未來的道路上也不會絕跡。」
……
AMC影院是北美排名第二、同時也是全球第二的院線集團,而AMC的總部設在堪薩斯,因此,堪薩斯城院線資源之豐富,算是密蘇里州與堪薩斯州這兩個中部大洲里數一數二的了,城中最大的電影院就有放映《米爾克》。
雖然不是黃金場次,但下午放映的這場《米爾克》上座率依然不俗,差不多七成的座位都坐滿了,觀眾多是年輕人,也有年紀較大的男士女士,年齡層的分布還算均衡。
電影放映過半,觀眾們正安靜的看著電影,突然有破門聲與奔跑聲傳來,三男一女四個人衝到幕布前,他們的身影擋住了角色,令許多沉浸在劇情中的觀眾煩不勝煩,正當有人想呵斥這四人時,前排一位女士尖叫道:「槍!他們有槍!」
廳內燈光亮起,電影停止放映,這下所有人都看清了,幕布前那四人中,一名穿帽衫的青年,手裡握著一把手槍,正對著觀眾席比劃著名,而他的三名同夥則朝著觀眾大喊:「舉起手來!」
這下所有人都慌了,尚能保持理智的人立刻蹲在了座位前,並將雙手舉了起來,還有些人被嚇的只會尖叫,被帽衫青年舉槍指了一下後,馬上用手捂住嘴巴,驚恐的「嗚嗚嗚」著。
觀眾們沒有想到,他們只是看了場電影,就遭遇了此生最大的噩夢,持槍歹徒沖入電影院?要多倒霉才會遇到這種事情!人們此刻只能在心中拼命的向上帝祈禱,祈求這四人不要是反社會的惡魔!
「所有人都蹲到座位底下!」就在這時,「救世主」的聲音響起了:「你們四個,舉起手來。」
驚慌到手足無措的觀眾,聽到命令後的第一反應是服從,等到所有人都蹲在地上,盡力用座位遮住自己身形了,才有人偷偷的觀察,想要知道在這種危機關頭是誰挺身而出——他們原本以為會是一名便衣警察,結果卻是一名很精神的老年白人男性,正端著把獵槍與四人對峙。
電影院中的氣氛凝滯了,老年男性與四名歹徒互相對視,彼此不讓,空氣一時間極度緊張。
不少人都以為接下來會有交火,槍戰過後肯定會有傷亡,但令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是,那四名歹徒互相看了一眼,竟然全將手舉了起來,連持有手槍的帽衫青年都不例外,他還哆哆嗦嗦的懇求說:「別開槍,求你了!」
「扔掉你手裡的槍,然後滾出去。」老年男性繼續命令道,他的獵槍槍口始終穩穩地對準帽衫青年,看姿勢就知道肯定有著豐富的打獵(射擊)經驗。
話音剛落,只見帽衫青年半點猶豫都沒有的扔掉了手槍,然後招呼著他的同伴,四個人爭先恐後的從電影院裡逃了出去。
四名歹徒消失後就沒再回來,電影院內眾人一開始還不敢置信,過了一會兒才紛紛發出劫後餘生的歡呼來,有抱著同伴痛聲哭泣的,也有激動不已的朝英雄表示謝意的。
而那名拯救了所有人的老年男性,非常淡定的接受了人們的感謝,沉穩的將獵槍裝進隨身攜帶的高爾夫球包里,等待著警察的到來——是的,他還在四名歹徒逃走後的第一時間報了警。
美國猶他州富豪,擁有NBA猶他爵士隊與一條院線的拉里·米勒公開宣布旗下電影院禁止放映《米爾克》,理由是「這部電影的思想背叛了傳統,非常危險。」——要有些人說,這真的沒有必要,拉里·米勒還是個摩門教徒呢。
北美最大的反同組織出埃及記發起了大型簽名抵制活動,募集了超過五萬名支持者,在各個城市舉行聯名活動,號召「正常人」,尤其是基督教福音派組織成員封鎖高速公路或洲際公路,在市政廳和聯合廣場上舉牌抗議,抵制《米爾克》的上映,有些激進分子還會朝電影院投擲危險物品。在紐奧良這樣的較大的城市,都有電影院因受不了騷擾而取消放映的事情發生,在猶他州、阿拉巴馬州,都有地方政府順應民眾呼籲給影片下禁令的現象發生。
本來《米爾克》首周票房喜人,是要順勢擴大放映的,現在穩妥起見,還是維持了原來的放映規模。
有抵制活動就有反抵制活動,「同性戀反誹謗聯盟」在《洛杉磯時報》和《娛樂周刊》上登GG聲援電影的上映,指出反同團體不該強制干涉人們想要看什麼電影。一些影迷在網際網路上進行募捐活動,用募得的捐款在全美各地做了很多地鐵GG,有些直到幾年後都還保存著。
在華盛頓、紐約、洛杉磯、舊金山、波士頓、西雅圖、芝加哥、費城、匹茲堡等地,也有LGBT團體組織對《米爾克》的聲援活動,規模之盛大,絲毫不亞於每年的驕傲月。
在華盛頓D.C.,支持者們在國家大草坪上集會,背靠林肯紀念堂,有些年長者在草地上鋪展開十幾年前他們曾在此地展示給柯林頓夫婦看過的彩虹掛毯;
在紐約,數百人聚集在聯合廣場,高唱著「彩虹之上,天空蔚藍」;
在舊金山,卡斯楚大街擠滿了熱戀中的男男和女女;
在芝加哥,面對著暴力驅逐他們的警察,一些人直接衝到芝加哥警署,用彩虹旗和彩虹氣球將門前淹沒……
後來,《紐約時報》用這樣一段話來評價這場因電影而起的運動:「哈維·米爾克的意義不止在於那個時代,不止關於LGBT群體。米爾克的故事,是每一個為權利而抗爭的人、是每一個為平等而戰鬥的群體的縮影。這樣的故事,曾在過去多次上演,在人類未來的道路上也不會絕跡。」
……
AMC影院是北美排名第二、同時也是全球第二的院線集團,而AMC的總部設在堪薩斯,因此,堪薩斯城院線資源之豐富,算是密蘇里州與堪薩斯州這兩個中部大洲里數一數二的了,城中最大的電影院就有放映《米爾克》。
雖然不是黃金場次,但下午放映的這場《米爾克》上座率依然不俗,差不多七成的座位都坐滿了,觀眾多是年輕人,也有年紀較大的男士女士,年齡層的分布還算均衡。
電影放映過半,觀眾們正安靜的看著電影,突然有破門聲與奔跑聲傳來,三男一女四個人衝到幕布前,他們的身影擋住了角色,令許多沉浸在劇情中的觀眾煩不勝煩,正當有人想呵斥這四人時,前排一位女士尖叫道:「槍!他們有槍!」
廳內燈光亮起,電影停止放映,這下所有人都看清了,幕布前那四人中,一名穿帽衫的青年,手裡握著一把手槍,正對著觀眾席比劃著名,而他的三名同夥則朝著觀眾大喊:「舉起手來!」
這下所有人都慌了,尚能保持理智的人立刻蹲在了座位前,並將雙手舉了起來,還有些人被嚇的只會尖叫,被帽衫青年舉槍指了一下後,馬上用手捂住嘴巴,驚恐的「嗚嗚嗚」著。
觀眾們沒有想到,他們只是看了場電影,就遭遇了此生最大的噩夢,持槍歹徒沖入電影院?要多倒霉才會遇到這種事情!人們此刻只能在心中拼命的向上帝祈禱,祈求這四人不要是反社會的惡魔!
「所有人都蹲到座位底下!」就在這時,「救世主」的聲音響起了:「你們四個,舉起手來。」
驚慌到手足無措的觀眾,聽到命令後的第一反應是服從,等到所有人都蹲在地上,盡力用座位遮住自己身形了,才有人偷偷的觀察,想要知道在這種危機關頭是誰挺身而出——他們原本以為會是一名便衣警察,結果卻是一名很精神的老年白人男性,正端著把獵槍與四人對峙。
電影院中的氣氛凝滯了,老年男性與四名歹徒互相對視,彼此不讓,空氣一時間極度緊張。
不少人都以為接下來會有交火,槍戰過後肯定會有傷亡,但令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是,那四名歹徒互相看了一眼,竟然全將手舉了起來,連持有手槍的帽衫青年都不例外,他還哆哆嗦嗦的懇求說:「別開槍,求你了!」
「扔掉你手裡的槍,然後滾出去。」老年男性繼續命令道,他的獵槍槍口始終穩穩地對準帽衫青年,看姿勢就知道肯定有著豐富的打獵(射擊)經驗。
話音剛落,只見帽衫青年半點猶豫都沒有的扔掉了手槍,然後招呼著他的同伴,四個人爭先恐後的從電影院裡逃了出去。
四名歹徒消失後就沒再回來,電影院內眾人一開始還不敢置信,過了一會兒才紛紛發出劫後餘生的歡呼來,有抱著同伴痛聲哭泣的,也有激動不已的朝英雄表示謝意的。
而那名拯救了所有人的老年男性,非常淡定的接受了人們的感謝,沉穩的將獵槍裝進隨身攜帶的高爾夫球包里,等待著警察的到來——是的,他還在四名歹徒逃走後的第一時間報了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