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頁
謝危低垂在身側的手指蜷了一下,好像有一種鈍鈍的痛覺,遲來了許久一般,從他身體裡經過,讓他恍惚了一下。
門外,已四更殘夜。
5)門外
經歷過殺伐的皇宮禁內,宮牆四面皆是兵甲。
越是凜冬,越見肅殺。
宮人們都少了許多,平素不出門,若是出門,也不敢抬了眼四下地望,是以道中無人,連往日總鬧騰著的坤寧宮,也如一座困著死人的囚籠。
在天還未亮開的時候,謝危駐足在宮門外,看了許久。
昨夜的硃砂還未從他指掌間擦拭乾淨。
他垂眸看了一眼,抬了步,緩緩走入宮門。
兩旁的小太監見著他,無不露出幾分驚色,向著他跪地伏首。
謝危卻只輕輕一擺手。
他們將要出口的請安,於是都歸於無聲,連頭都不敢多抬一下,直到謝危走過去了,也未敢立刻起身。
舊日奢華的宮殿,一應擺設雖未改變,可少了人氣兒,添上了一種世事變幻所鍍上的冷清。
景致的窗格里鑲嵌著雪白的窗紙。
他走到了緊閉的宮門外,又立了半晌,方才抬手,也不知是要叩門,還是就要這般推開。
然而,也就是在這時,裡面隱隱傳出了說話的聲音。
是兩名女子。
或恐是一開始就有,只是他剛才站到這門外時,心思不在,所以並未注意。
「娘娘……」
「謝居安不過是披著聖人皮囊的魔鬼,蕭姝死了,周寅之死了,沈玠也死了,我能怎麼辦呢?人在屋檐下,總要虛與委蛇。想想,委身燕臨也沒什麼不好,說不準我還能當新朝的皇后呢。」
……
她的聲音,沒了昨夜的慌亂與忐忑。
只有一種寂冷的平靜。
以至於聽了也讓人生寒。
謝危還未碰著門扉的手掌,凝滯了許久,終於一點一點,慢慢地收緊,重新垂落下去。
然而清晨那一股原本已壓下去的戾氣,卻洶湧地翻上來。
他搭了一下眼帘,再抬起已無任何任何異樣,轉身便從殿門外離去。等到他身影完全出了宮門,身後那些宮人才敢從地上起身。
緊閉的殿門,未曾打開。
深宮裡是兩名女子的絮語。
那位把生意做遍了大江南北卻竟是個女兒身的尤會長,輕輕地一嘆,只道:「萬事有因,若我料得不錯,謝危此人也很可憐的……」
6)匕首
回了西暖閣,謝危才想起指上的硃砂,便拿起一旁的巾帕一點一點擦拭起來。
一名小太監進來說:「昨夜那人已經處置了。」
謝危靜得片刻,忽然道:「去給我找把刀來。」
小太監頓時一愣。
只是也不敢多問,低頭道一聲「是」,便去內務府開了庫尋,只是也不知謝危究竟要怎樣的刀,只好不同式樣形制的刀都拿了一柄好的,甚至混進去兩柄匕首,才戰戰兢兢地呈到他面前。
謝危的目光一一划了過去。
末了,手指停落在一柄匕首上。
那真是一柄好看的匕首。
銀鞘上鑲嵌著一枚又一枚圓潤的寶石,倒像是一件玩物。
然後拔開,刀刃上寒光四溢。
拇指指腹只輕輕碰了一下,便見了血,竟十分鋒銳。
於是合上,將其擲回漆盤。
他道:「這匕首,給皇后娘娘,送去。」
小太監上前來,等得片刻,卻未等到他說別的,便醒悟過來,立時將那漆盤連著匕首端了下去,送至坤寧宮。
7)逼殺
過去了一天,兩天……
又過去了一月,兩月……
什麼事也沒有發生。
燕臨又有幾次於深夜進出坤寧宮,宮中的非議,終於傳到了朝野。
誰能容忍前朝的皇后如此水性楊花?
諫書雪片似的飛來,許多人要她為沈玠殉葬,以全天下夫妻同生共死之義。同時舊朝勢力翻湧,借著沈玠遺詔,要將姜雪寧選的那名宗室子借至京城來,立為儲君。
殘冬將盡時,謝危仍不願出門,只立在蒙著黑布的窗前,問呂顯:「那孩子幾歲?」
呂顯說:「七八歲。」
謝危便說:「年紀還小。」
費盡心力造反,皇族殺了,蕭氏屠了,誰不覺得,將來謝危或者燕臨,總有一人要登基為帝呢?
呂顯希望是謝危。
若是燕臨也沒什麼關係。
但聽著謝危此刻的口吻,他心裡竟萌生了幾分警兆,忽然問:「你難道想立這孩子為儲君?」
謝危沒有回答。
對舊黨要扶宗室子來京城,也未有任何舉動。
只是還沒等得冬盡春來,外頭就傳了消息:那年幼的孩子慘死在了半道上,是燕臨命人動的手。
他把燕臨叫來問話。
燕臨卻如同被激怒了一般,冷冷地道:「千百人都殺了,一個孩子有什麼了不起?這天下是你我打下來的,難道要扶立一個字都寫不來幾個的小孩兒當皇帝?!」
謝危靜靜看他:「你想當皇帝?」
燕臨道:「我為什麼不能想?讓那小孩兒當皇帝,她豈非要當太后?她怎麼能當太后!她該是我的皇后!」
「啪!」
謝危看著他這混帳樣,終於沒忍住,給了他一巴掌。
門外,已四更殘夜。
5)門外
經歷過殺伐的皇宮禁內,宮牆四面皆是兵甲。
越是凜冬,越見肅殺。
宮人們都少了許多,平素不出門,若是出門,也不敢抬了眼四下地望,是以道中無人,連往日總鬧騰著的坤寧宮,也如一座困著死人的囚籠。
在天還未亮開的時候,謝危駐足在宮門外,看了許久。
昨夜的硃砂還未從他指掌間擦拭乾淨。
他垂眸看了一眼,抬了步,緩緩走入宮門。
兩旁的小太監見著他,無不露出幾分驚色,向著他跪地伏首。
謝危卻只輕輕一擺手。
他們將要出口的請安,於是都歸於無聲,連頭都不敢多抬一下,直到謝危走過去了,也未敢立刻起身。
舊日奢華的宮殿,一應擺設雖未改變,可少了人氣兒,添上了一種世事變幻所鍍上的冷清。
景致的窗格里鑲嵌著雪白的窗紙。
他走到了緊閉的宮門外,又立了半晌,方才抬手,也不知是要叩門,還是就要這般推開。
然而,也就是在這時,裡面隱隱傳出了說話的聲音。
是兩名女子。
或恐是一開始就有,只是他剛才站到這門外時,心思不在,所以並未注意。
「娘娘……」
「謝居安不過是披著聖人皮囊的魔鬼,蕭姝死了,周寅之死了,沈玠也死了,我能怎麼辦呢?人在屋檐下,總要虛與委蛇。想想,委身燕臨也沒什麼不好,說不準我還能當新朝的皇后呢。」
……
她的聲音,沒了昨夜的慌亂與忐忑。
只有一種寂冷的平靜。
以至於聽了也讓人生寒。
謝危還未碰著門扉的手掌,凝滯了許久,終於一點一點,慢慢地收緊,重新垂落下去。
然而清晨那一股原本已壓下去的戾氣,卻洶湧地翻上來。
他搭了一下眼帘,再抬起已無任何任何異樣,轉身便從殿門外離去。等到他身影完全出了宮門,身後那些宮人才敢從地上起身。
緊閉的殿門,未曾打開。
深宮裡是兩名女子的絮語。
那位把生意做遍了大江南北卻竟是個女兒身的尤會長,輕輕地一嘆,只道:「萬事有因,若我料得不錯,謝危此人也很可憐的……」
6)匕首
回了西暖閣,謝危才想起指上的硃砂,便拿起一旁的巾帕一點一點擦拭起來。
一名小太監進來說:「昨夜那人已經處置了。」
謝危靜得片刻,忽然道:「去給我找把刀來。」
小太監頓時一愣。
只是也不敢多問,低頭道一聲「是」,便去內務府開了庫尋,只是也不知謝危究竟要怎樣的刀,只好不同式樣形制的刀都拿了一柄好的,甚至混進去兩柄匕首,才戰戰兢兢地呈到他面前。
謝危的目光一一划了過去。
末了,手指停落在一柄匕首上。
那真是一柄好看的匕首。
銀鞘上鑲嵌著一枚又一枚圓潤的寶石,倒像是一件玩物。
然後拔開,刀刃上寒光四溢。
拇指指腹只輕輕碰了一下,便見了血,竟十分鋒銳。
於是合上,將其擲回漆盤。
他道:「這匕首,給皇后娘娘,送去。」
小太監上前來,等得片刻,卻未等到他說別的,便醒悟過來,立時將那漆盤連著匕首端了下去,送至坤寧宮。
7)逼殺
過去了一天,兩天……
又過去了一月,兩月……
什麼事也沒有發生。
燕臨又有幾次於深夜進出坤寧宮,宮中的非議,終於傳到了朝野。
誰能容忍前朝的皇后如此水性楊花?
諫書雪片似的飛來,許多人要她為沈玠殉葬,以全天下夫妻同生共死之義。同時舊朝勢力翻湧,借著沈玠遺詔,要將姜雪寧選的那名宗室子借至京城來,立為儲君。
殘冬將盡時,謝危仍不願出門,只立在蒙著黑布的窗前,問呂顯:「那孩子幾歲?」
呂顯說:「七八歲。」
謝危便說:「年紀還小。」
費盡心力造反,皇族殺了,蕭氏屠了,誰不覺得,將來謝危或者燕臨,總有一人要登基為帝呢?
呂顯希望是謝危。
若是燕臨也沒什麼關係。
但聽著謝危此刻的口吻,他心裡竟萌生了幾分警兆,忽然問:「你難道想立這孩子為儲君?」
謝危沒有回答。
對舊黨要扶宗室子來京城,也未有任何舉動。
只是還沒等得冬盡春來,外頭就傳了消息:那年幼的孩子慘死在了半道上,是燕臨命人動的手。
他把燕臨叫來問話。
燕臨卻如同被激怒了一般,冷冷地道:「千百人都殺了,一個孩子有什麼了不起?這天下是你我打下來的,難道要扶立一個字都寫不來幾個的小孩兒當皇帝?!」
謝危靜靜看他:「你想當皇帝?」
燕臨道:「我為什麼不能想?讓那小孩兒當皇帝,她豈非要當太后?她怎麼能當太后!她該是我的皇后!」
「啪!」
謝危看著他這混帳樣,終於沒忍住,給了他一巴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