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毫無準備被嚇了個措手不及的戰聞初感覺半條命都沒了,但是聽到這話,他還是下意識反對:「這件事交給我就行了。」

  寒寧揪住戰聞初的耳朵:「爹爹是覺得,我身體裡畢竟流著那個人的血,若是做了什麼,有傷天和?」

  戰聞初的確是這麼想的,不管段信厚如何狠毒,如何對不起阿寧的母父,但畢竟是阿寧的生父,這世上沒有兒子為了替母父報仇而殺死生父的,這就背德逆倫了。

  想到這兒,戰聞初難得靈光一閃:「所以你千里迢迢的趕來,說想要看爹爹兵臨城下的英姿都是哄人的吧,你就是怕爹爹先解決了國公府?」要不然他怎麼剛有動作,就被這小子知道了。

  寒寧嘿嘿一笑:「誰說的,我明明是來看爹爹的,其他的事兒都是順道而已。」

  戰聞初對這話表示深切的懷疑。

  寒寧笑著道:「我要對付國公府,可沒說直接帶兵殺進去呀,誰說報仇的方式一定就是殺人呢,一刀解決他實在是太痛快了,慢刀子磨才能讓他體會到折磨。」

  戰聞初皺眉:「你想如何?」

  寒寧道:「反正爹爹裝作不知道就行了,不知道他曾經如何對待我的母父,等雲姑姑來了就讓雲姑姑呆在府中,就當一切無事發生。」

  寒寧從小就是個有主意的,本就跟一般的孩子不一樣,關鍵是脾氣倔得很,他決定的事情,那是十頭牛都拉不回來,戰聞初知道再如何跟他爭,最後妥協的也只會是自己,於是只能無奈叮囑了一番,便由他去了。

  等寒寧蹦跳著離開了,戰聞初才雙腿有些發軟的坐了下來,他這一輩子就撒過這麼一個謊,隱瞞了十多年,沒想到隱瞞的對象竟然一直都知道,雖然有些慌,但卻真的鬆了口氣,想到自己竟然還沒一個孩子鎮定,戰聞初不由得失笑,真是個臭小子。

  令戰神雙腿發軟的臭小子寒寧正忙著將資產轉移,以後留京是肯定的,早在豐庸王出兵京上之前他就跟他談過,以後即便戰聞初退位,他也不會接替,對官場的實權也沒什麼興趣,以後若是戰聞初封王了,他就做個逍遙小王爺,賺賺錢,遛遛狗,享受享受人生。

  對於他這樣的人生志願,豐庸王是很不理解的,這般麒麟兒,竟然不想一展所長,年紀輕輕就恨不得過上養老的生活,除了懟人的時候帶了點朝氣,其他的時候簡直就像看透紅塵一般,實在是奇怪的很。

  寒寧對豐庸王的不解表示嫌棄,有人一生為權為錢,那是人家的興趣愛好,他就喜歡鹹魚人生,志向不同而已,有啥高低貴賤的。

  皇位易主,若是沒有抓到明皇可能會有點麻煩,畢竟謀逆上位的不好聽,哪怕這個謀逆是天下人的心愿,總歸不太光彩,但既然抓到了明皇,那就自認無德,退位給有德之人吧,隨著退位詔書之外,還有一份罪己書,在皇位的交接上,直接當著眾臣萬民的面前誦讀出來,以示誠心。

  觀看登基大典的時候,樊皓軒站在寒寧的身後小聲嘟囔:「昨天不還罵罵咧咧的,恨不得咒死豐庸王,今天怎麼就這麼乖的念這種東西,不是該當眾破口大罵反賊嗎?」

  寒寧看了眼這個口無遮攔的傢伙,也不看看這是什麼場合,好在他們站在人後較遠的地方沒有往前頭湊,聲音壓得低也沒人聽到,不然就算是功臣之子,怕是也少不得一頓打。

  「還能怎麼樣,用毒控制唄,你看他指尖發黑,拿著罪己書的手都在抖,雖然念著文,但氣息不穩,眼神惡毒,輸給了半輩子的對手,一個生來便擁有一切的人,竟然鬥不過後宮的小透明,估計念完後,他得氣得再次吐血。」

  一旁的太監防的就是這個,見明皇念完了,嘴角溢出血來,連忙兩人上前,用帕子將對方的嘴巴捂住給拖下了去,萬一當眾吐血,可不就壞了登基大典。

  雖然豐庸王這個封號是明皇給的,但豐庸王決定取其中一字,做了大夏第九代帝王,庸皇,他要牢記這個字,牢記這個皇位是如何得來的,牢記奪位的初衷,讓自己今後不被至高無上的權利迷了心迷了眼。

  新皇登基後的第一件事便是開倉賑糧,指派下去的,還是當初明皇的人,庸皇什麼都沒說,朝臣依舊是那些朝臣,曾經欺辱過他的,曾經打壓過他的,他沒有絲毫秋後算帳的意思。有人提著心,老老實實本本分分的聽從安排,盯著賑災的糧食,生怕少了一粒米,恨不得掏出家底來填補一些來上表心意,但有些人見庸皇上位後沒有什麼表示,並且實施仁政,心思就活絡了起來。

  一般賑災算是肥差,有些人控制不住自己的欲|望和雙手,暗中搞了些小動作,還自得的意味,就算是換了個皇帝,依舊要仰仗他們這些朝臣,而且剛上位的皇帝,屁股下的椅子都沒坐穩了,不敢對他們怎麼樣的。

  結果賑災回來後,老老實實一粒米都沒貪的嘉獎了一番,那些哪怕貪了一粒米的,直接抄家處斬。

  一連抄了十三個朝廷大官的家,很是讓人懵逼了一下,說好的仁政呢,說好的前事不計呢,看著像是提溜葫蘆一樣拉出去處斬的人,那些被指派了任務,卻夾著尾巴老實本分的人大大的鬆了口氣,所以說,看不清形勢,果然是會丟掉性命的。

  而那些抄出來的家,數目之巨,簡直能驚掉人的下巴,難怪這些人控制不住自己還要頂風作案,膽子不大,如何能貪出這麼大一筆家產。那些錢財最後一半入了國庫,填補了廢帝的虧空,另一半換來了大量的米糧,再次派人出去賑災。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