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頁
想他掛在畫卷外兜風的龍尾巴,想他那兩根不知所謂的鬍鬚,想他嚷嚷要吃豆沙包的模樣,也想他在他陷入前世因果昏迷不醒時,長守榻前會是什麼模樣――
還有那一夜的纏綿。
張子堯比誰都清楚,到了最後,其實根本不是關於邪穢有沒有拔除乾淨的問題……他和燭九陰誰都沒有挑明,但是他們都心知肚明,其實接近天亮時那幾次的交合併無必要――
當時他們都疲倦異常,只是一碰到對方,就興奮得像是觸碰了什麼春.藥,身體疲憊精神卻興奮極了,硬著頭皮提槍上陣,仿佛貼著對方的肌膚,對方的懷抱就是自己最好的歸處……
“……”
戀愛啊。
張子堯捧著臉,長長嘆了口氣――
就是有笑有淚,叫人慾罷不能,又不願意回憶。
張子堯曾經以為自己可能會與釋空不同,因為燭九陰仰仗著他的點龍筆恢復真正的力量,總會對他好一些……然而沒想到,那傢伙真是渣到了骨髓里――
仿佛犯賤幹壞事這種事對於他來說是絕對不可動搖的原則問題。
想到這,張子堯忍不住又嘆了一口氣――這些天他嘆氣的次數太多了,就像是要把之前十來年少嘆的那些氣一塊兒還上似的……而此時,正當少年唉聲嘆氣之中,馬車前方的簾被掀開了,素廉探了個腦袋進來:“回到天滄了。”
兜兜轉轉,終於重歸故土,張子堯聞言,這麼多天頭一次打起了精神,爬起來掀開窗戶往外看――原本以為自己會看見春暖花開、鳥雀立於枝頭、春風拂柳的好景色,卻沒想到,入眼的雖是冰雪消融,然而樹木枯萎褐黃,絲毫沒有要抽新枝新芽的模樣……
張子堯頓時心情又不美麗了:“不是說天滄已經開春了麼?我看著樹木枯黃的模樣反倒是深秋入冬的情景,一派死相……”
素廉停頓了下,看了看周圍,發現自己完全無法反駁張子堯的話,只好搖搖頭道:“我不知道。”
“那我們回來做什麼?”
“因為月見崖留不得了。”
“月見崖是燭九陰他家的麼?他說讓我們走我們就留不得。”
“張子堯。”
“……做什麼?”
“別無理取鬧。”素廉道,“春天為何不來,我真的不知道,你撒潑打滾也是沒用的。”
“………………我沒有撒潑打滾。”
張子堯也是一臉無奈,哪怕現在素廉比他長得高、長得成熟了,那小屁孩的形象還是在他心中根生地固――被他教訓就像是被小孩子教訓一般,十分掛不住面子……但是這一招是有效的,至少接下來張子堯再也不敢廢話關於外面風景不合心意的事了,他乖乖坐在馬車裡抱著腿,看著馬車過了國界,進入國界邊緣的小鎮。
正是初春播種之時,自然一派死氣帶來的不安顯然不止被張子堯所煩惱,第一個對此做出反應的當然是農家百姓: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是他們播種的時候,是一年的開始,而眼下這般卡在冬天末尾、春天之前的奇怪景象,叫他們無論如何也放心不下去播種!
“好多天沒有下雨了。”
“春天也不下雨,太奇怪了。”
“驚蟄都過去了多久啦,往年這時候雨水嘩嘩的該防洪了,今年俺卻還沒聽見第一聲春雷,未見一滴雨,呀。不會是要鬧旱災了吧?”
“樹木也不抽新條,我家門前那顆楊柳,我天天見,都以為它是不是凍死了。”
“城裡找來了大巫,要做法事祭祀請春神以及雨神了,對於此縣太爺也是睜隻眼閉隻眼,生怕出了大事呢!”
……
人們七嘴八舌地討論著。
坐在小小的客棧里,喝了口熱騰騰的豆漿,張子堯肚子裡暖洋洋的,整個人連日來的怨念稍稍變淡,壓低了聲音,湊近素廉問:“旱災?”
素廉抬起眼皮子掃了少年一眼:“沒有的事。”
呃,災禍神發話了:沒有的事。
張子堯鬆了口氣,又問:“牛牛,那你告訴我,人類的祭祀,真的可以呼喚來神明嗎?”
“大型祭祀可以的,神明也需要香火和信仰來維持自己的神力。”素廉抬起手,動作自然地用自己的拇指擦去身邊少年唇邊的豆漿印,停頓了下又問,你想見春神和雨神?”
“嘻嘻,沒見過啊,他們長啥樣?”
“句芒和赤松子。”
“嗯嗯?”
“句芒本來面目為鳥,人面鳥身,身著白袍,後來隨了大眾的習俗,身體也變成了人,戴上鳥的面具,到處走動;赤松子原本是個不錯的存在,只是後來獻祭文化扭曲,有些愚昧之人獻祭焚燒活人,被這傢伙嘗到了甜頭,便成了不知如何形容的存在,現在雖仍在神位,但降雨大任也多為四海龍王掌管,大約也是因為如此……”
“如果他們真的為祭祀召喚而來,我手中的點龍筆――”
“自然知曉,也許你還能捕捉到他們的神貌。”
“……”
張子堯露出個期待的表情。
素廉笑了:“你想留下來看看,那便留下看過祭祀再走,反正也沒有要去的地方――”
張子堯:“你不是要回皇城做事?”
素廉點點頭,停頓了下。又淡淡道:“沒你重要。”
張子堯頓時嘆息:“我們牛牛啊。”
這事兒就這麼定下來了,因為素廉覺得這世上沒有什麼能比讓張子堯打起精神更重要――
對於這種難得的重視,作為一個剛剛為人所拋棄的可憐蟲來說,張子堯正需要,於是他就臭不要臉的欣然接受了。
作者有話要說: 你們還是把牛牛當弟弟或者兒子吧……………………
這樣比較和諧。
畢竟他連那麼重要的神器都肯給燭九陰保命了,這兩人也是有革命友誼的,如果是情敵巴不得燭九陰死乾淨點才對……
最重要的是,炮灰攻是要發便當的,老子不想給牛牛發便當,上個經典套路句子――
三批是不可能三批的,這輩子都不可能三批,便當又不肯發,只勉強當做兒子來養著安撫劇情(……),才維持得了生活的樣子
☆、第114章 1
張子堯他們來到的這個地方叫拜縣。
拜縣作為天滄國的邊緣小鎮,和如今思想開放卻也遺失了很多老祖宗習俗的京城不同,這邊緣小鎮還保留著很古老的傳統習俗,他們管每年的第一聲春雷叫“驚蟄”,“驚蟄”之後的第三天,人們將會舉行盛大的祭祀,祭春神,呼喚雨神,以此來祈福當年風調雨順。
相傳春神句芒的真身為鳳凰,而鳳凰總是停留在梧桐樹的枝葉之上――
於是。
在祭祀當天,拜縣的人們會使用新鮮的梧桐葉為尚未成長的小孩煮水淨身,孩子們洗乾淨換上新的衣服,取一個“春神落我肩頭,庇護此年順利成長”的吉祥意思;
早上人們用“驚蟄”之後從地上冒出的野菜“雷公屎”做的青團為食,裡頭包裹了甜滋滋的芝麻、花生、糖以及五穀作物;
吃完了青團,人們便穿上白色的袍,戴上各式各樣鳥雀的面具,美曰其名“百鳥朝凰”;
戴上面具的人們最後來到春神廟前,在大巫的主持下開始一年初始最重要的祭祀……
張子堯為了記錄古老的春神祭祀,索性在拜縣的鎮子上客棧落了腳,放了行囊洗漱一翻,連日悶在馬車裡東想西想,好不容易接觸了人煙,少年便有些破不及時地拉著素廉上街沾沾人氣兒順便給自己解悶――
第二天便是春神祭祀,所以街道上已然熱鬧了起來。
街上叫賣的小攤小販熱熱鬧鬧的幾乎插不進fèng,每個人都賣力吆喝著招攬生意。
張子堯站在一個擺放著各式各樣鳥雀面具的攤位前,摸摸這個看看那個,對於這雕刻精緻的鳥雀面具愛不釋手,隨便取下個黃鸝的在自己的臉上比劃了下,轉身又取下個仙鶴的戴在素廉臉上――此時站在少年身邊的災禍神早已不是當年孩童模樣,那年輕俊美的樣貌加一塵不染的白衣早已吸引一路年輕姑娘的目光,然而他卻仿佛絲毫未察覺,只是稍稍彎著腰,讓身邊的少年抬手將那仙鶴面具戴在自己的臉上……
“咦,”張子堯鬆開了手,“這面具真的適合你呀!”
面具後,災禍神金色瞳眸閃爍,停頓了下抬起手摸了摸那面具:“你說好便好。”
張子堯:“這個買了,我也來一個……”
素廉順手將掛在最上方的翠鳥面具取下,紅啄翠羽,輕輕掛在少年臉上。
素廉:“這個好看。”
張子堯:“這是母翠鳥!姑娘戴的面具!”
素廉:“鳥雀還分公母麼?”
這番莫名的話逗得攤位賣面具的老闆都笑了起來,轉身給張子堯找了個公翠鳥的面具,張子堯歡喜接受了,將面具戴著微微掀起掛在腦門上,低頭準備給銀子……這時候目光無意間撇到角落裡的一隻蒼鷹面具,那面具只是一半的那種,有銳利的眸型,微微勾起的鼻尖,黑色的主色調,給人一種森冷高貴的感覺,張子堯“咦”了一聲,將拿面具拿起來――
素廉掀起戴在臉上的仙鶴面具。
張子堯捧著那蒼鷹面具看了一會兒,攤位老闆在他耳邊熱情地說“這款面具要碰見配得上他的人可真是難”“都說要極為高大、氣質尊貴的人才配得上”“那人必須丰神俊朗”……
張子堯沉默了下。
攤位老闆也跟著停下來:“小哥,你可認識配得上這款面具的人啊?這是在下得意之作,若是你能將他帶來攤位,如真的配得上這面具,在下哪怕是白送――”
“不認識。”
“……”
少年笑了笑,看似有些遺憾地將那面具掛了回去:“真可惜,這面具做得真好看。”
言罷,也不等那攤位老闆再多說什麼,放了面具給了自己要買的這兩個的錢,便轉身拉著素廉往人群里擠了……
只是接下來雖然一路上兜兜轉轉,少年卻再也沒有多停留在哪個攤位前買些什麼,只是穿梭於人群中,好似周圍那些戴著各式鳥雀面具的人,能夠帶給他安全感一般。
從街頭逛到街尾,最後張子堯終於在一攤冒著香甜氣息的豆腐腦攤前停下。
轉過頭,看著素廉笑了笑:“牛牛,請你喝豆腐腦吧。”
素廉來到攤位前,看了看老闆攪起一勺豆腐腦,又加一勺濃稠的桂花糖漿,他愣了愣:“豆腐腦不都是鹹的麼?”
攤位上熱熱鬧鬧喝豆腐腦的人紛紛抬起頭。
還有那一夜的纏綿。
張子堯比誰都清楚,到了最後,其實根本不是關於邪穢有沒有拔除乾淨的問題……他和燭九陰誰都沒有挑明,但是他們都心知肚明,其實接近天亮時那幾次的交合併無必要――
當時他們都疲倦異常,只是一碰到對方,就興奮得像是觸碰了什麼春.藥,身體疲憊精神卻興奮極了,硬著頭皮提槍上陣,仿佛貼著對方的肌膚,對方的懷抱就是自己最好的歸處……
“……”
戀愛啊。
張子堯捧著臉,長長嘆了口氣――
就是有笑有淚,叫人慾罷不能,又不願意回憶。
張子堯曾經以為自己可能會與釋空不同,因為燭九陰仰仗著他的點龍筆恢復真正的力量,總會對他好一些……然而沒想到,那傢伙真是渣到了骨髓里――
仿佛犯賤幹壞事這種事對於他來說是絕對不可動搖的原則問題。
想到這,張子堯忍不住又嘆了一口氣――這些天他嘆氣的次數太多了,就像是要把之前十來年少嘆的那些氣一塊兒還上似的……而此時,正當少年唉聲嘆氣之中,馬車前方的簾被掀開了,素廉探了個腦袋進來:“回到天滄了。”
兜兜轉轉,終於重歸故土,張子堯聞言,這麼多天頭一次打起了精神,爬起來掀開窗戶往外看――原本以為自己會看見春暖花開、鳥雀立於枝頭、春風拂柳的好景色,卻沒想到,入眼的雖是冰雪消融,然而樹木枯萎褐黃,絲毫沒有要抽新枝新芽的模樣……
張子堯頓時心情又不美麗了:“不是說天滄已經開春了麼?我看著樹木枯黃的模樣反倒是深秋入冬的情景,一派死相……”
素廉停頓了下,看了看周圍,發現自己完全無法反駁張子堯的話,只好搖搖頭道:“我不知道。”
“那我們回來做什麼?”
“因為月見崖留不得了。”
“月見崖是燭九陰他家的麼?他說讓我們走我們就留不得。”
“張子堯。”
“……做什麼?”
“別無理取鬧。”素廉道,“春天為何不來,我真的不知道,你撒潑打滾也是沒用的。”
“………………我沒有撒潑打滾。”
張子堯也是一臉無奈,哪怕現在素廉比他長得高、長得成熟了,那小屁孩的形象還是在他心中根生地固――被他教訓就像是被小孩子教訓一般,十分掛不住面子……但是這一招是有效的,至少接下來張子堯再也不敢廢話關於外面風景不合心意的事了,他乖乖坐在馬車裡抱著腿,看著馬車過了國界,進入國界邊緣的小鎮。
正是初春播種之時,自然一派死氣帶來的不安顯然不止被張子堯所煩惱,第一個對此做出反應的當然是農家百姓: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是他們播種的時候,是一年的開始,而眼下這般卡在冬天末尾、春天之前的奇怪景象,叫他們無論如何也放心不下去播種!
“好多天沒有下雨了。”
“春天也不下雨,太奇怪了。”
“驚蟄都過去了多久啦,往年這時候雨水嘩嘩的該防洪了,今年俺卻還沒聽見第一聲春雷,未見一滴雨,呀。不會是要鬧旱災了吧?”
“樹木也不抽新條,我家門前那顆楊柳,我天天見,都以為它是不是凍死了。”
“城裡找來了大巫,要做法事祭祀請春神以及雨神了,對於此縣太爺也是睜隻眼閉隻眼,生怕出了大事呢!”
……
人們七嘴八舌地討論著。
坐在小小的客棧里,喝了口熱騰騰的豆漿,張子堯肚子裡暖洋洋的,整個人連日來的怨念稍稍變淡,壓低了聲音,湊近素廉問:“旱災?”
素廉抬起眼皮子掃了少年一眼:“沒有的事。”
呃,災禍神發話了:沒有的事。
張子堯鬆了口氣,又問:“牛牛,那你告訴我,人類的祭祀,真的可以呼喚來神明嗎?”
“大型祭祀可以的,神明也需要香火和信仰來維持自己的神力。”素廉抬起手,動作自然地用自己的拇指擦去身邊少年唇邊的豆漿印,停頓了下又問,你想見春神和雨神?”
“嘻嘻,沒見過啊,他們長啥樣?”
“句芒和赤松子。”
“嗯嗯?”
“句芒本來面目為鳥,人面鳥身,身著白袍,後來隨了大眾的習俗,身體也變成了人,戴上鳥的面具,到處走動;赤松子原本是個不錯的存在,只是後來獻祭文化扭曲,有些愚昧之人獻祭焚燒活人,被這傢伙嘗到了甜頭,便成了不知如何形容的存在,現在雖仍在神位,但降雨大任也多為四海龍王掌管,大約也是因為如此……”
“如果他們真的為祭祀召喚而來,我手中的點龍筆――”
“自然知曉,也許你還能捕捉到他們的神貌。”
“……”
張子堯露出個期待的表情。
素廉笑了:“你想留下來看看,那便留下看過祭祀再走,反正也沒有要去的地方――”
張子堯:“你不是要回皇城做事?”
素廉點點頭,停頓了下。又淡淡道:“沒你重要。”
張子堯頓時嘆息:“我們牛牛啊。”
這事兒就這麼定下來了,因為素廉覺得這世上沒有什麼能比讓張子堯打起精神更重要――
對於這種難得的重視,作為一個剛剛為人所拋棄的可憐蟲來說,張子堯正需要,於是他就臭不要臉的欣然接受了。
作者有話要說: 你們還是把牛牛當弟弟或者兒子吧……………………
這樣比較和諧。
畢竟他連那麼重要的神器都肯給燭九陰保命了,這兩人也是有革命友誼的,如果是情敵巴不得燭九陰死乾淨點才對……
最重要的是,炮灰攻是要發便當的,老子不想給牛牛發便當,上個經典套路句子――
三批是不可能三批的,這輩子都不可能三批,便當又不肯發,只勉強當做兒子來養著安撫劇情(……),才維持得了生活的樣子
☆、第114章 1
張子堯他們來到的這個地方叫拜縣。
拜縣作為天滄國的邊緣小鎮,和如今思想開放卻也遺失了很多老祖宗習俗的京城不同,這邊緣小鎮還保留著很古老的傳統習俗,他們管每年的第一聲春雷叫“驚蟄”,“驚蟄”之後的第三天,人們將會舉行盛大的祭祀,祭春神,呼喚雨神,以此來祈福當年風調雨順。
相傳春神句芒的真身為鳳凰,而鳳凰總是停留在梧桐樹的枝葉之上――
於是。
在祭祀當天,拜縣的人們會使用新鮮的梧桐葉為尚未成長的小孩煮水淨身,孩子們洗乾淨換上新的衣服,取一個“春神落我肩頭,庇護此年順利成長”的吉祥意思;
早上人們用“驚蟄”之後從地上冒出的野菜“雷公屎”做的青團為食,裡頭包裹了甜滋滋的芝麻、花生、糖以及五穀作物;
吃完了青團,人們便穿上白色的袍,戴上各式各樣鳥雀的面具,美曰其名“百鳥朝凰”;
戴上面具的人們最後來到春神廟前,在大巫的主持下開始一年初始最重要的祭祀……
張子堯為了記錄古老的春神祭祀,索性在拜縣的鎮子上客棧落了腳,放了行囊洗漱一翻,連日悶在馬車裡東想西想,好不容易接觸了人煙,少年便有些破不及時地拉著素廉上街沾沾人氣兒順便給自己解悶――
第二天便是春神祭祀,所以街道上已然熱鬧了起來。
街上叫賣的小攤小販熱熱鬧鬧的幾乎插不進fèng,每個人都賣力吆喝著招攬生意。
張子堯站在一個擺放著各式各樣鳥雀面具的攤位前,摸摸這個看看那個,對於這雕刻精緻的鳥雀面具愛不釋手,隨便取下個黃鸝的在自己的臉上比劃了下,轉身又取下個仙鶴的戴在素廉臉上――此時站在少年身邊的災禍神早已不是當年孩童模樣,那年輕俊美的樣貌加一塵不染的白衣早已吸引一路年輕姑娘的目光,然而他卻仿佛絲毫未察覺,只是稍稍彎著腰,讓身邊的少年抬手將那仙鶴面具戴在自己的臉上……
“咦,”張子堯鬆開了手,“這面具真的適合你呀!”
面具後,災禍神金色瞳眸閃爍,停頓了下抬起手摸了摸那面具:“你說好便好。”
張子堯:“這個買了,我也來一個……”
素廉順手將掛在最上方的翠鳥面具取下,紅啄翠羽,輕輕掛在少年臉上。
素廉:“這個好看。”
張子堯:“這是母翠鳥!姑娘戴的面具!”
素廉:“鳥雀還分公母麼?”
這番莫名的話逗得攤位賣面具的老闆都笑了起來,轉身給張子堯找了個公翠鳥的面具,張子堯歡喜接受了,將面具戴著微微掀起掛在腦門上,低頭準備給銀子……這時候目光無意間撇到角落裡的一隻蒼鷹面具,那面具只是一半的那種,有銳利的眸型,微微勾起的鼻尖,黑色的主色調,給人一種森冷高貴的感覺,張子堯“咦”了一聲,將拿面具拿起來――
素廉掀起戴在臉上的仙鶴面具。
張子堯捧著那蒼鷹面具看了一會兒,攤位老闆在他耳邊熱情地說“這款面具要碰見配得上他的人可真是難”“都說要極為高大、氣質尊貴的人才配得上”“那人必須丰神俊朗”……
張子堯沉默了下。
攤位老闆也跟著停下來:“小哥,你可認識配得上這款面具的人啊?這是在下得意之作,若是你能將他帶來攤位,如真的配得上這面具,在下哪怕是白送――”
“不認識。”
“……”
少年笑了笑,看似有些遺憾地將那面具掛了回去:“真可惜,這面具做得真好看。”
言罷,也不等那攤位老闆再多說什麼,放了面具給了自己要買的這兩個的錢,便轉身拉著素廉往人群里擠了……
只是接下來雖然一路上兜兜轉轉,少年卻再也沒有多停留在哪個攤位前買些什麼,只是穿梭於人群中,好似周圍那些戴著各式鳥雀面具的人,能夠帶給他安全感一般。
從街頭逛到街尾,最後張子堯終於在一攤冒著香甜氣息的豆腐腦攤前停下。
轉過頭,看著素廉笑了笑:“牛牛,請你喝豆腐腦吧。”
素廉來到攤位前,看了看老闆攪起一勺豆腐腦,又加一勺濃稠的桂花糖漿,他愣了愣:“豆腐腦不都是鹹的麼?”
攤位上熱熱鬧鬧喝豆腐腦的人紛紛抬起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