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李玄貞目帶審視,曇摩羅伽骨子裡散發出從容不迫的氣勢,面容溫和,深邃的碧眸中卻有鋒芒無聲涌動,像佛,威嚴內蘊。

  兩人在官員的簇擁中入殿。

  宴席上,年輕官員絞盡腦汁刁難曇摩羅伽,他應對如流,對漢文典籍瞭若指掌,風土人情也隨手拈來。

  官員們不由氣餒,相貌風度上已經差了一大截,學識上也難不倒駙馬,論武藝,他們更是無法和駙馬相提並論。

  禮部官員泄氣地對望一眼:準備婚禮吧。

  王庭使團和朝臣交涉期間,瑤英忙著處理西軍事務。

  她公布了身世,朝廷保留她的封號,因她要嫁曇摩羅伽,又予以加封,百姓仍然稱呼她為公主。鎮守南楚的秦將軍以她的名義招撫南楚,還在負隅抵抗的殘部很快投降,南楚漸漸安定。

  南楚文風昌盛,得知瑤英本是南楚人,歌頌她事跡的話本就如雨後春筍一樣一本接一本地流傳於坊間。

  瑤英改進過話本刊印,現在文人寫好文章,很快就能刻板印出販賣,百姓對這些話本趨之若鶩,沒過多久,她和親西域、和曇摩羅伽共結連理的故事就傳遍大江南北,其故事之曲折悲戚,緣覺這個域外長大的人聽了,立馬嫌棄西域百姓的那些謠言不夠動人。

  她沒有理會這事,打點行囊,預備回高昌。

  楊遷堅決不肯尚主,也不許自己的兄弟尚主,她勸他道:「河西和中原斷絕太久,楊家帶頭融入朝堂不是什麼壞事。」

  在她的努力下,如今西域諸州的政策法令一如中原,民間已經開始廣泛地貿易往來,東歸之路不僅僅只是收回國土那麼簡單。

  楊遷撓了撓頭皮,哈哈笑道:「公主有所不知……公主身份矜貴,一個賽一個嬌氣,我這人是牛脾氣,怕相處不來,怠慢貴人。」

  話還沒說完,想到瑤英也是公主,一溜煙跑遠,找李仲虔喝酒去了。

  瑤英失笑。

  這天,忽然有人送來一窩細犬,她問侍從,侍從說是宮中送的賀禮。

  「殿下特地出城,親自為您挑的呢!每一隻都很精神。」

  瑤英出了一會兒神,吩咐侍從:「送去鷹奴那,讓他養著罷。」

  侍從一臉可惜:「公主為什麼不自己留著養?」

  瑤英淡淡地道:「我以前養的細犬沒了,以後不會自己養。」

  細犬送了出去,消息送回宮中。

  後來,李玄貞把細犬要了回去,自己飼養。

  大事小事瑣碎忙完,瑤英以自己的口吻寫好一份答婚書,叫來緣覺,讓他拿去給曇摩羅伽。

  緣覺嘴巴一直咧到了耳根,小心翼翼地捧著答婚書回驛館。

  窗外一池芙蓉,亭亭玉立,滿院蓮香。

  這樣的山清水秀,才能養育出他的明月奴。

  曇摩羅伽接過書帛,手指撫過她的字跡,像撫過她雪白的肌膚,望著驕陽下盈盈的芙蕖,唇角微翹。

  等回到王庭,想辦法也養一池這樣的蓮花。

  這月十八,天朗氣清,風輕雲淨。

  王庭使團正式迎婚。

  旌旗飄揚,樂曲聲穿雲裂石,曇摩羅伽一襲華服,身姿挺拔,等在城門前,總是平靜無波的臉上現出幾分不易覺察的焦急。

  長街人潮湧動,百姓知道瑤英今天出閣,換上最鮮亮的衣裳,頭戴鮮花,手捧禮物,堵在長街兩側,夾道恭迎。

  街旁茂盛的槐樹榆樹上掛滿各色彩綢,雲蒸霞蔚,花團錦簇。

  天還沒亮,鄭璧玉就叫人點起明燭,領著貴女們為瑤英妝扮,足足兩個時辰才在一片驚嘆聲中扶著她上馬車。

  瑤英端坐在車廂中,頭梳高髻,冠花釵十二樹,珠翠博鬢滿頭,深青色翟紋褘衣,素紗中單,織金鳳紋朱裳,眉心點翠,唇邊面靨,濃妝艷裹,手中執一柄團扇,遮住面容。

  馬車駛過長街,百姓歡呼雀躍,追在馬車後面,叫著瑤英的封號,恭祝聲如起伏的海浪。

  「祝公主和駙馬白頭偕老、比翼齊飛!」

  「公主和駙馬早生貴子!」

  「公主要經常回來看看啊!」

  瑤英不由得想起被迫和親時乘坐馬車離開長安的場景,那時她以為這一生再也不會回來,百姓泣別相送,哭聲震天。

  她回來了,家人安好,天下太平。

  這一次,所有人笑容滿面,李仲虔走在車隊前面,鮮衣怒馬,英姿勃勃,擺脫了李德的陰影,他比以前開朗多了。

  城門前的大道上,鮮花鋪滿路面,幾面雪白金紋的旗幟迎風飄揚。

  瑤英目光凝定在那幾面旗幟上,眼前浮現出初見曇摩羅伽的那天,唇角輕抿。

  當時絕望之下衝上去了,壓根沒有多想。

  她面龐淺笑氤氳,雲鬢豐澤,明艷動人,恍如神女。

  百姓的歡呼聲愈加熱烈。

  禮官登上高台,宣讀詔書。

  曇摩羅伽耐心地等候著,在他身後,藍衫白袍的王庭近衛騎士單手握拳,置於胸前,恭敬地朝他們的王后致意,莊嚴肅穆。

  等禮官讀出最後一個字,宣告禮成,李仲虔朝瑤英眨眨眼睛,「要是受委屈了,阿兄替你出氣!」

  說完,他和西軍將領一起退開。

  曇摩羅伽驅馬上前,翻身下馬,走到車窗前,俯身。

  這是王庭的風俗。

  一雙纖巧的手撥開車簾,瑤英含笑的面孔映入他的眼眸。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