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瑤英一笑,還沒說什麼,李仲虔臉色驀地沉了下來,撒開長劍,冷哼一聲。

  「海都阿陵死了,立刻隨我回高昌去!」

  這些天他率領西軍攻打關隘,吸引海都阿陵的注意力,讓海都阿陵放下警惕,一切都在他們的計劃之中,雖然出了點小意外,但他都順利解決了,可是遲遲不知道聖城那邊的情況,他都快急瘋了!

  要不是瑤英走之前和他商量好了每一個步驟、不是部下每天苦勸他以大局為重,他早就帶兵殺到聖城去了!

  瑤英立馬收起笑意,挽住李仲虔的胳膊:「阿兄,這段時間幸虧你拖住了海都阿陵的斥候,部落兵才能從西邊繞道過來合圍聯軍,楊遷才能神不知鬼不覺地偷襲海都阿陵的老巢……」

  李仲虔嘴角一翹,打斷她的話:「別說這些好聽話哄我了,你收拾好行李,準備回去。」

  瑤英嘆口氣,「現在我還不能馬上走,先回聖城再說。」

  李仲虔眉頭緊皺。

  這時,緣覺從隊列中走了出來,朝李仲虔抱拳:「衛國公,王特意囑咐我,若見到您,一定和您說一聲,王請您務必去一趟聖城。」

  李仲虔挑眉:「我為什麼要去聖城?」

  緣覺道:「王說,您曾問過他幾個問題,要他向您承諾一件事,他當時無法回答您提出的問題。」

  李仲虔面無表情。

  瑤英抬頭看他,眯了眯眼睛:「阿兄,你問過法師什麼問題?」

  李仲虔嘴角一撇,沒有回答她的話,抬腳走開了。

  瑤英看著他的背影,搖頭失笑,轉身去和謝青說話。

  緣覺眼珠轉了轉,小跑著跟上李仲虔,小聲道:「衛國公,王說,他現在可以回答衛國公的問題,他還要向您提出一個請求,請您路過聖城的時候,撥冗見他一面。衛國公沒空的話,王可以去高昌見您。」

  李仲虔腳步頓住,眸中掠過一道寒意,目光猛地變得鋒利。

  ……

  親兵和北戎俘虜留下打掃戰場,李仲虔隨瑤英一起騎馬返回聖城。

  聖城外,大戰已經結束。

  為了掩護海都阿陵突圍,他的幾個部下帶著鐵騎浴血奮戰,然而他們並沒有堅持太久,其他部落兵早已崩潰,看到有個部落棄械,也紛紛丟下武器,伏地投降,莫毗多帶著部落兵衝散北戎鐵騎的戰陣,摧枯拉朽一般,直接撕裂聯軍最後一道堅固的陣線。

  一道一道悠揚的長鳴響徹天地,這一回不是敵人那讓人心驚膽寒的進攻鼓聲,而是代表王庭獲勝的勝利號角。

  躲在王寺的百姓激動得淚流滿面,紛紛走出王寺,爬上崖壁和殘破的城牆,歡呼勝利。

  第179章 袈裟

  天亮了。

  戰事結束,宏偉壯麗的聖城成了一片廢墟,殘垣斷壁,滿目殘敗,王宮金碧輝煌的鎏金宮門在大火中燒得焦黑。

  但是所有人都活了下來。

  城外雪泥飛濺,一封封露布捷報送回聖城,十里長街擠滿劫後餘生的百姓,勝利的歡呼和讚頌佛子的歌謠聲在燦爛的晨曦中盤旋迴盪,響遏行雲。

  隨著嗚嗚的號角聲響起,人群沸騰起來,所有人激動地衝到城門前,等著迎接佛子歸來。

  大道上人頭攢動,比肩接踵,幾乎沒有下腳的地方。

  腳下的大地隱隱顫動,整齊的馬蹄踏響聲傳來,走在最前面的是數百名玄衣銀甲、騎著披甲戰馬的軍士,後面跟著肩負彎弓、腰佩長刀的五軍將士,軍容整肅,威儀赫赫。

  軍陣最後面的是一隊隊身穿獸皮襖的部落兵,他們來自不同部落,沒有穿戰袍,個個披頭散髮,滿身是血,豪放不羈,軍容散亂,活像從地獄爬出來的萬千惡鬼。

  沒有人恥笑他們野蠻粗俗。

  百姓們感激地望著他們,左手握拳置於胸前,向他們表達自己誠摯的謝意。

  陣列入城,穿過瓦礫堆積的長街,向兩邊長道散開。

  鼓聲咚咚,似悶雷在每個人心頭炸響。

  陣列最當中,一人一騎緩緩策馬而行,身上一襲血跡斑斑的僧袍,手持通體漆黑的長刀,一雙蓄滿雨後晴空的碧眸幽深冰冷,無悲無喜,面容俊美,氣勢雍容,像立在高高的佛殿之上俯瞰眾生,莊嚴聖潔,清冷出塵,不容人褻瀆。

  他無情廝殺,像一柄冰雪鑄就的利劍,斬一切魑魅魍魎,金剛怒目,降服眾魔。

  他微微一笑,那便是刀山劍林里綻出一朵高潔的雪蓮花,菩薩低眉,慈悲寬仁,依舊讓人遙不可攀。

  這是他們的佛子,神聖,高貴,在亂世之中為他們掙得一方安寧,把肆虐各國的北戎大軍阻擋在王庭之外,讓他們可以安居樂業,擊壤而歌。

  晨暉漫灑,他騎著馬,沐浴在一片燦爛金光中,僧袍翻飛,有如神祇。

  鼓聲停了下來,風聲也停了下來,所有人屏息凝神,仰頭注視著曇摩羅伽。

  片刻後,一聲帶著哭音的呼喊打破岑寂,有人跪倒在地,叩首謝恩。這一聲響起,其他百姓紛紛回過神,跟著跪伏於地,無數百姓湧上前,喊著曇摩羅伽的佛號,放聲大哭。

  曇摩羅伽置若罔聞,神情淡漠,一語不發,朝著王寺行去。

  信眾們跪倒在他身後,虔誠地合十拜禮。

  軍陣之後,李仲虔看著四面八方如痴如狂的百姓,眉頭緊皺,再看一眼那些以同樣狂熱的目光望著曇摩羅伽的將士,臉色愈發陰沉,回頭看一眼瑤英。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