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長廊外腳步踏響由遠及近,畢娑帶著笑意的聲音傳了過來:「王!沙海道大捷!瓦罕可汗落馬而死!莫毗多已率大軍返回!」

  曇摩羅伽睜開眼睛。

  王寺敲響銅鐘,大勝的消息很快傳遍聖城的每一個角落,百姓奔走相告,手舞足蹈。

  近衛騎士也忍不住眉飛色舞,興奮地討論莫毗多以後會不會接任攝政王。

  朝中大臣反應飛快,紛紛上疏,問起莫毗多的婚事。

  王準備為文昭公主和莫毗多賜婚嗎?

  聽說莫毗多凱旋後就會迎娶文昭公主?

  曇摩羅伽看完所有奏疏,捏筆的手突然打了個顫,紙上留下一道蜿蜒的痕跡。

  ……

  兩天後,沙海道大捷的消息傳至高昌。

  眾人欣喜若狂:老可汗死去,北戎就是一盤散沙,他們收復失地的阻力驟然減輕,接下來可以逐步收復其他州縣了!

  楊遷立刻給沙州送去急信,要他們準備收攏兵力攻打伊州。

  李仲虔開始整頓人馬,他去過伊州,可以和沙州那邊的西軍分東、西兩路夾擊伊州的北戎殘部。

  剛剛高興了沒兩天,這日清晨,一騎快馬自西飛奔而來:「公主,焉耆送來的求救信!他們的城主響應公主的號召,準備派使團前去長安,被北戎人提拔的叛臣帶兵圍攻,城中軍民堅持了幾天,快支撐不住了!」

  幾人商量了一會兒,決定由楊遷帶三千人去焉耆援救城主。

  三千西州兵浩浩蕩蕩出發,塵土飛揚。

  城中恢復平靜,瑤英和達摩回王宮,繼續討論攻打伊州的事,忙到下午,忽有斥候來報:「北邊百里開外的亂石灘有大軍經過!」

  達摩疑惑地道:「楊遷回來了?」

  瑤英搖頭:「焉耆在西,楊遷是往西走的,不可能是楊遷。」

  「那會是誰?」

  達摩皺眉,令城外百姓撤回,關閉城門,城中戒嚴。

  眾人納悶不已,站在廊下等消息,不一會兒,又有斥候來報,大軍離高昌越來越近,顯然是衝著高昌來的。

  瑤英心口猛地一跳:「聲東擊西?」

  達摩臉色沉了下來:「焉耆只是個誘餌?」

  瑤英手心發麻,冷靜下來,道:「我們很快就知道了。」

  這日,金燦燦的暮色降臨之時,高昌城外蹄聲如雷轟響,天際處,一道道黑色洪流翻卷涌動,山呼海嘯般,將高昌城包圍了起來。

  達摩站在城頭上,面如金紙:「怎麼會是北戎人?!」

  他看著城外那黑壓壓一片、鋪天蓋地一樣洶湧而來的北戎騎兵,渾身僵直。

  「向王庭求救?」

  眼前這支軍容整齊的北戎大軍是從哪裡冒出來的?從他們收集的情報來看,高昌附近不可能出現這麼多北戎騎兵。

  「來不及了。」瑤英眺望北戎騎兵的戰陣,尋找海都阿陵的軍旗,握緊雙拳,讓自己鎮定下來,「先發出示警,讓附近的西州兵趕回馳援。」

  嗚嗚的號角聲吹響,氣氛肅殺。

  第151章 打仗的內容

  王庭。

  巴米爾沒收到緣覺的信,問畢娑:「高昌那邊可有異狀?」

  畢娑一臉茫然:「為什麼這麼問?」

  「每隔兩天會有一封信從高昌送回來,已經兩天了,沒有高昌的信。」

  畢娑神色微沉,正待細問,親兵飛跑進長廊:「沙城送來的緊急軍情!」

  「高昌被北戎軍隊包圍了!」

  畢娑大驚失色。

  巴米爾不敢耽擱,將戰報送進石窟。

  曇摩羅伽坐在書案前,抬起頭,問:「多少人?」

  親兵道:「約有一萬人!領兵的人是海都阿陵!」

  曇摩羅伽雙眉略皺,收起佛珠,面色沉凝。

  畢娑忙道:「王,我願領兵前去馳援高昌。」

  曇摩羅伽不置可否,命親兵取來輿圖,提筆在羊皮紙上畫了幾條線,問親兵:「軍情確認無誤?」

  親兵答道:「回稟王,是沙城守將送回來的戰報!」

  曇摩羅伽擰眉,「海都阿陵被擋在白城外,不可能帶著一萬兵馬出現在高昌城外。」

  畢娑也覺得不解:「他可以偽裝成牧民混過關卡……不過他的那些兵馬不可能,那高昌城外的一萬兵馬從哪裡來的?」

  曇摩羅伽沉吟片刻,鬆開筆,「把莫毗多送回來的戰報拿來。」

  畢娑連忙翻出戰報遞給他。

  曇摩羅伽比對著輿圖看完戰報,手指輕輕顫了顫,捏皺了羊皮紙。

  畢娑神情焦灼:「王?」

  曇摩羅伽放下輿圖。

  所有北戎殘部,現在全都掉頭趕往高昌去了。

  海都阿陵不止一萬人馬,接下來幾天,流落各地群龍無首的北戎亂軍都會瘋狂地撲向高昌。

  她在高昌。

  去高昌救她,就是中了海都阿陵的計策。

  不去,高昌危矣。

  「啪嗒」一聲輕響,他收進袖中的佛珠滑落出來,掉在地上。

  曇摩羅伽俯身拾起佛珠,心口陣陣發緊。

  ……

  天色暗沉下來,強風呼嘯,月影幢幢。

  一萬北戎人駐紮在高昌城外,遠遠望去,營帳中閃爍的篝火就像漫天璀璨繁星,銀河燦爛。

  而高昌城渺小得仿佛一點微弱的螢火,在鋪天蓋地的星光面前瑟瑟發抖。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