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守將聳聳肩,道:「我們防備的是北戎軍隊、汗國聯軍和亂軍,北戎大亂,各個部落趁機渾水摸魚,汗國也發兵吞併小部落,無數流民逃到王庭,那些追兵也追了過來,雖說他們只是騷擾,不敢真攻城,我們也不能掉以輕心,所有邊城加強防守,邊軍回防。」

  汗國聯軍是一支由不同小國部隊組成的聯軍,他們是更西邊一個強大王朝的附庸,聯軍大多是波斯人和突厥人,王庭以西地區的各個小部落長期受他們壓榨奴役。他們慾壑難填,想吞併北戎西北部的領地。

  守將最後道:「城外不安全,所有商隊、使團都撤了回來,公主最好待在城裡,不要到處亂走。」

  瑤英謝過守將,出了大堂。

  巴伊追上她,問:「公主剛才為什麼不讓末將說話?」

  瑤英神色鄭重:「你是佛子的近衛,別人會把你說的每一句話都當成是佛子的詔令,我剛才是以西軍首領的身份和守將交談,不是佛子的客人,還是謹慎點的好,別給佛子添麻煩。」

  她連巴彥公子這個身份都沒用,就是不想引發不必要的爭端。

  巴伊恍然大悟,點頭應是。

  回到驛館,瑤英心急如焚,坐在燈前研究輿圖,連灌了幾碗茶讓自己冷靜下來。

  情況比她想像中的還要嚴峻。

  李仲虔會不會在路上碰到亂軍?

  荒漠茫茫,她之前不知道李仲虔到底走哪條路,所以不能去找他,只能在王庭等他找過來,現在知道他走烏泉,或許她可以去烏泉接應他?

  可她又怕他路上臨時更改路線,自己和他錯過。

  越是這種時候,越不能焦躁,瑤英叫來親兵,命他們即刻出城去烏泉,沿途尋找李仲虔的蹤跡,只要有消息,立刻派快馬回沙城稟報。

  親兵們應喏,一波一波出城,到最後瑤英身邊只剩下七八個親兵了。

  她還想再派人出城,親兵阻止道:「公主,沙城是邊城,並不太平,您身邊必須留幾個人。」

  瑤英這才罷了,又找來一幫沙城商人,請他們幫忙在流民中打聽,看有沒有人見過或是聽說過李仲虔。

  幾天過去,仍然沒有消息傳回。

  瑤英夜夜輾轉反側,一閉眼就做噩夢。

  她絕望地泡在血淋淋的屍山里,少年李仲虔跪在屍山前,挖開一具具屍首,緊緊握住她的手,「明月奴,阿兄來接你了。」

  瑤英驚喜地抬起頭,眼前的少年忽然變成長大的李仲虔,他披頭散髮,渾身插滿鐵箭,口吐鮮血,倒在地上,一點一點朝她爬了過來,她伸手去夠他,抓住他的手,他看著她,嘴角勾起。

  「別怕,阿兄來了。」

  瑤英從夢中驚醒,一身冷汗,呆坐了一會兒,心口砰砰直跳。

  夢不一定是真的,上次她做了夢,結果見到的人是李玄貞。

  這次的夢肯定也不會成真。

  瑤英一時心亂如麻,只得點燈翻看高昌那邊送來的軍情戰報,免得自己胡思亂想。

  看到後半夜,她昏昏欲睡,靜夜裡忽然傳來一陣突兀的悽厲號角聲響,城牆上弩箭齊發,屋瓦震動,人叫馬嘶。

  瑤英嚇了一跳,披衣起身,讓人去城門打探消息。

  不一會兒,親兵騎馬折返:「有亂軍趁天黑攻城!」

  「北戎人?」

  「看他們的甲衣,應該是北戎人。」

  沙城早就加強防禦,守軍準備充分,敵軍還沒接近城門,守軍就吹響了號角,守將一箭射殺了對方的一員大將,亂軍四散而逃,天亮時,廝殺聲從山呼海嘯般到稀稀落落,漸漸停息下來。

  瑤英趕到城門,詢問剛入城的流民知不知道烏泉那邊的消息。

  問了一大圈,一無所獲,守將派人過來請她,告訴她一個噩耗:「據那些俘虜說,烏泉前幾天被一夥馬賊占領了,所以道路不通。」

  瑤英心頭一陣亂跳,冷汗涔涔。

  守將道:「公主,我的職責是駐守沙城,不能派兵去烏泉。」

  瑤英回到屋中,坐立不安,咬咬牙,召齊親兵,叫來高昌使者:「召集城中所有商隊,出高價,我要借他們的護衛。附近城裡有多少我們的人?派信鷹送信,把他們全叫過來!」

  商隊就住在驛舍附近,和瑤英的屬下熟稔,聽說有厚賞,陸陸續續送來他們的護衛。

  瑤英湊齊一支四五百人的隊伍,先給了他們一半酬勞,請他們護送自己去烏泉。

  一行人偽裝成平民出了城,走出幾十里,前方山丘上忽然傳來一陣如雷的馬蹄聲,身著皮襖、臉上蒙面巾的身影從四面八方湧出,揮舞著各式彎刀,張牙舞爪地朝他們撲了過來。

  親兵立刻警覺地拔刀,將瑤英緊緊圍在當中。

  「舉旗!」

  騎兵應聲豎起幾面西軍旗幟。

  巴伊眼神銳利,掃視一圈,道:「公主不必慌張,看這些人的弓箭和佩刀,不像軍隊,應該是馬賊。」

  說著,他彎弓搭箭,射出一支鳴鏑,一聲尖嘯,鳴鏑直入雲霄。

  護衛齊齊拔刀,驅馬奔馳,鎮定地拉開陣勢迎敵,手起刀落,彪悍肅殺,馬賊的第一波衝鋒立馬就被衝散了。對方這才意識到他們不是尋常百姓,有了退卻之意。

  巴伊和親兵護送瑤英離開,很快將那些馬賊甩在後面,身後遙遙傳來破空之聲和護衛大聲呼喊叱罵的聲音。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