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猶豫再三,揣好信。

  「我去見攝政王。」

  第136章 繩索

  畢娑匆匆趕到大帳,緣覺掀開氈簾一角,朝他搖搖頭。

  「將軍,攝政王這會兒沒空見您。」

  畢娑透過簾縫往裡看,帳中站滿了人,將領們分成兩撥,立在曇摩羅伽下首兩側,似乎在對峙,兩邊人臉上都隱含薄怒,氣氛僵持壓抑,唯有莫毗多抱臂站在角落裡,一臉事不關己看好戲的神色。

  將領們神情激動,大聲抱怨質問,曇摩羅伽一語不發,面容冰冷。

  畢娑皺眉問:「出了什麼事?」

  緣覺小聲回答:「方才幾個校尉帶著人打掃戰場,收治傷兵,清點俘虜……其他人追擊北戎殘兵,他們抓到了瓦罕可汗的一個兒子和兩個侄子,還有一幫北戎貴族,有個部落還發現了北戎人的一個營地,裡面有女人,那些部落聯軍哪裡比得上我們中軍軍紀嚴明?他們又和北戎有仇,恨不能殺光北戎人,差點就動手搶掠燒殺了……今天已經起了好幾場爭執,攝政王剛剛下令,不許濫殺,不許騷擾平民,還有那些北戎貴族,不論是什麼身份,只要投降,也不能說殺就殺。無故傷人者,不論身份,一律照軍法處置。」

  「不滿的人很多,他們鬧著要殺了瓦罕可汗的兒子,攝政王不答應,派莫毗多看著那個王子。」

  畢娑嘆口氣。

  曇摩羅伽很早就立過不得殺降的規矩,還下過幾道諸如不得騷擾百姓的禁令。

  中軍忠於王室,加之曇摩羅伽曾以蘇丹古的身份公開處置一批違反軍紀的貴族子弟,中軍上下心有餘悸,向來遵守規矩。其他幾支軍隊從前聽從貴族指令,行事無所顧忌,雖然這幾個月軍中風氣已經煥然一新,但是上了戰場,經歷了一場場血戰,面對犯下累累血債的北戎,死裡逃生的士兵們很難做到寬容大度。

  往常,一場大戰後,將領會以故意縱容士兵的方式來安撫軍心,曇摩羅伽絕不會這麼做。

  畢娑在外面等了一會兒。

  帳中,曇摩羅伽揮揮手,不容辯駁。

  眾人見他態度堅決,不敢再爭辯,告退出去,幾個將領走到門口時,遲疑了一下,面上閃過不甘之色,轉身還想說什麼,被其他人連拖帶拉拽走了。

  莫毗多也退出大帳,經過畢娑身邊時,腳步頓住,問:「將軍,沙城守將有沒有給你寫信?文昭公主是不是在沙城?」

  畢娑含糊地道:「還沒有消息。」

  莫毗多眉頭輕擰。

  畢娑進了大帳,走到書案前,惴惴不安,猶豫了片刻,遞上信:「攝政王,我擔心文昭公主的安危,給沙城守將寫了封信,問公主是否平安抵達,沙城守將的回信剛剛送到,他說公主不在沙城……」

  曇摩羅伽示意畢娑把信放下,面色平靜,波瀾不驚。

  「我知道。」

  畢娑瞳孔猛地一縮。

  「您知道?」

  曇摩羅伽頷首,提筆批答奏疏,道:「她去找李仲虔了。」

  畢娑嘴巴張得大大的,半天合不上。

  「您怎麼會知道?」

  他拍了一下腦袋,「公主在那封信上告訴您的?」

  李瑤英離開前曾留下一封信,托他交給曇摩羅伽。他猶豫了很久,擔心信上的內容會刺激到曇摩羅伽,想看看信上寫了什麼內容再決定要不要在大戰前幫忙轉交。躊躇幾天後,他到底還是不想冒犯李瑤英,把信原封不動地交給了緣覺。

  曇摩羅伽看完信後,並沒有什麼反應,仍舊和平時一樣指揮將領排兵布陣。

  畢娑悄悄鬆口氣,猜想李瑤英信上可能只是寫了些平常的客套話,所以曇摩羅伽才會一丁點反應都沒有,也就漸漸把這事給忘了。

  此刻,看著臉上沒有一絲表情的曇摩羅伽,他忽然想起那封信。

  「文昭公主……在信上說了什麼?」

  畢娑的聲音有點顫抖。

  曇摩羅伽執筆的動作平靜從容,「她說西軍必須趁亂起事,奪回重鎮做據點,她要去和楊遷匯合,而且李仲虔已經趕往沙城,她會在確認安全後提前離開,以便早日和李仲虔團聚。護送她的賈爾已經向我稟告過。」

  李瑤英還說,多謝他一直以來的照顧,要他謹慎用藥,別傷了身體。餓了記得勤加餐,冷了定要添暖衣。

  她從來不屬於王庭。

  從前,他以為一年之約期滿的時候,她才會離開。

  李玄貞、李仲虔的到來讓一切提前了。

  北戎大敗,她成為西軍首領,摩登伽女這個身份對她來說已經毫無意義。

  「她走了。」

  曇摩羅伽淡淡地道,書寫動作流暢,語調冷靜,聲音平穩,仿佛只是在說一件和他毫不相干的事。

  畢娑心口發緊。

  他居然早就知道了?!

  曇摩羅伽頭也不抬:「你還想問什麼?」

  畢娑渾身一震,狼狽地退出大帳,站在氈簾外,面色蒼白。

  緣覺疑惑地盯著他看:「將軍,您怎麼了?」

  畢娑身子晃了晃,長嘆一口氣。

  緣覺伸手扶他:「將軍?」

  畢娑苦笑,「我錯了。」

  「什麼?」

  畢娑嘴唇輕顫,他錯了。

  他低估了曇摩羅伽的堅忍。

  羅伽明知李瑤英和李仲虔團聚以後一定會毫不猶豫地離開王庭,依然沒有表露出一絲黯然消沉,從容地指揮士兵作戰,處理繁瑣的朝政,為王庭的將來嘔心瀝血。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