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其他人面面相覷:孟家居然是頭一個跳出來催促佛子的。

  薛延那和康莫遮立刻心生警惕。

  他們對攝政王之位勢在必得,但是盯著這塊肥肉的人實在太多了,誰都想咬下一口,每個人都是敵人,所以四軍才徘徊於城外。孟家、安家實力不如他們兩家,攪合其中,會不會打著鷸蚌相爭漁人得利的主意?

  薛延那冷笑道:「攝政王的人選當由朝中大臣推選!我提議來一場比武大會,誰武藝高強,誰就是攝政王,否則不能服眾!」

  其他三家聞言,嗤笑一聲,薛延那正值壯年,他提出比武,不就是明擺著說他想當攝政王!

  安家領主道:「攝政王不僅要能領兵征戰,也得主持政務,代佛子料理國事,比武大會不可行。」

  薛延那嘴角一勾,拍拍腰間佩刀,意有所指地道:「不能比武,那要如何讓我薛家勇士個個心服口服?」

  「論資歷,論對王庭的功勞,我推舉大相!」

  「大相已經任相位多年,雖然勞苦功高,但年事已高,而且不擅長征戰對敵,不能兼任攝政王。」

  「我推舉安統領!」

  眾人各執一詞,爭得臉紅脖子粗,康、薛兩家更是劍拔弩張,針鋒相對。

  孟家煽風點火:「今天王召我等前來,就是為了議定攝政王的人選,大相和薛將軍皆有競爭之意,爭執不下,恐怕會傷了兩家和氣,如何是好?」

  氈帳之內一片吵嚷聲。

  突然,錦帳內傳出一聲拍掌聲。

  眾人慢慢安靜下來,齊齊望向錦帳。

  緣覺站在帳前,沉聲道:「王說,議立攝政王前,必須先解決一件事。」

  他頓了一下,目光從每個人臉上轉過。

  「首先,必須查出暗殺攝政王的真兇是誰。」

  一語落下,眾皆譁然。

  眾人詫異地對望一眼,眼皮直跳。

  蘇丹古死得蹊蹺,誰看不出來?

  當年世家內鬥,蘇丹古橫空出世,搶走攝政王之位,世家心中不滿,從來沒有停止過對蘇丹古的追殺,朝野內外心知肚明。

  佛子閉關期間,蘇丹古死於盜匪之手,康、薛幾家肯定或多或少摻了一腳。

  現在蘇丹古已死,佛子失去臂膀,倉促出關,他一直待在王寺,別說調動軍隊,可能連到底發生了什麼都還沒理清楚,在他還沒反應過來之前,世家逼近聖城,迫使他趕緊立下新的攝政王——佛子是聰明人,看清時勢,不會和世家硬碰硬,畢竟他還要依靠世家治理王庭。

  這些年,佛子和世家之間一直維持著微妙的平衡,世家和世家間也是如此。

  畢竟人人都明白,一旦打破平衡,誰也無法收拾亂局。

  今天,深諳平衡之道的佛子卻不肯再裝糊塗,執意要為蘇丹古查明真相。

  佛子就不怕世家惱羞成怒,直接帶兵衝進聖城?

  不等眾人從詫異中回過神,緣覺看向薛延那,厲聲喝問:「薛將軍,有人向王密告,說你正是暗殺攝政王的真兇,你可認罪?」

  霎時,滿堂寂靜,落針可聞。

  眾人目瞪口呆。

  第105章 認罪(修)

  帳中死一般的沉寂。

  無數道目光齊刷刷望向薛延那。

  薛延那愣了片刻,巋然不動,冷笑道:「蘇丹古死於盜匪之手,人證物證確鑿!何人誣陷於我?與我當面對質!」

  他一聲喊出,聲震屋瓦。

  薛家親兵挺身上前,齊聲拔刀,威勢懾人。

  眾人立刻看向康、莫、安三家領主。

  三家領主面上凜然正色,心裡卻暗自嘀咕:告密的人是誰?

  緣覺立在帳中,臉上毫無懼色:「薛將軍認不認罪?」

  薛延那大笑:「笑話!無憑無據,我為什麼要認罪?」

  緣覺合掌:「帶上來!」

  氈簾晃動,親兵押著幾個形容狼狽的男人走進帳中。

  幾個男人撲到寶榻下,瑟瑟發抖,哭訴薛延那的罪行。

  「去年冬月十二,晌午,薛將軍在府中設下大宴,宴請禁衛軍十二位統領。」

  「十八日,薛家長史打聽王寺僧兵、禁軍排崗,探問王何時出關。」

  「二十日,薛將軍開始以輪換為名調動地方駐軍,這裡是三個月以來所有驛所步兵的變動。」

  「薛將軍狼子野心,早有反意,不止一次和攝政王蘇丹古起衝突,一直妄圖取而代之,設下埋伏暗殺蘇丹古的人正是薛將軍!」

  「在星城鎮軍任校尉的薛家十五郎收買星城當地守軍,小人親眼所見!」

  「那些追殺蘇丹古的盜匪和殺手都是薛家從各地招募而來,薛家心狠手毒,以身家性命要挾,完不成任務,全家都得死,完成任務也會被殺人滅口。」

  「薛家招攬了一批死囚。小人乃死獄守卒,薛家十五郎威逼利誘,逼小人帶他們去見死囚,他們對死囚許以金銀財寶,私自放出死囚,迫使死囚為薛家賣命,小人貪生怕死,不敢聲張。」

  一個身著輕甲的男人跪地叩首,搓了把臉,道:「末將是星城鎮軍教練使,去年乞寒節大會上,薛家人以重金厚祿引誘我伏擊蘇丹古,被我嚴詞拒絕,薛家人生了歹心,欲殺我滅口,我逃至岳家,僥倖逃過一劫。」

  ……

  時辰、地點、見面的人,幾個男人一個接一個,將他們所知的一切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道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