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瑤英笑了笑,放下帘子,小聲說:「上山的那晚我從緣覺那裡討來的,一直帶在身邊。佛子威名遠播,萬一遇到危急關頭,這旗子說不定能派上用場……」

  結果真的派上用場了。

  她說著說著,發現曇摩羅伽的目光一直停留在自己臉上,不由得心頭惴惴,收起笑容,問:「將軍,我是不是不該這麼做?」

  這樣的旗幟王庭商隊幾乎都有,不是什麼禁忌之物。

  她眼帘抬起,烏漆黑亮的眸子仰望著曇摩羅伽,倒映出他猙獰的臉。

  他沉默不語。

  瑤英雖然戴了面紗,還是可以看得出額頭上有淡淡的紅腫印跡,這幾天為了融入參拜的百姓,她也會和他們一樣對聖城行膜拜禮,印跡是磕腫的。

  她一句都沒提起,要不是他清醒時注意到她額頭和掌心的擦傷,可能永遠都不會發現。

  「公主沒有做錯。」

  他道,聲音很輕,語氣卻堅定。

  瑤英徐徐地吐了一口氣,眉眼微彎,對他笑了笑。

  一場風波消弭,參拜百姓仍然心有餘悸,不敢再多耽擱,收拾好鋪蓋包裹,結伴進城。

  走的人越來越多,天色漸晚。

  等大道上只剩下三三兩兩落單的行人,瑤英擔心停留太久引來禁衛軍的盤查,忍不住問曇摩羅伽:「將軍,我們什麼時候入城?」

  曇摩羅伽沉著地道:「再等等。」

  又足足等了兩個時辰,天際處晚霞熊熊燃燒,山崖上的積雪染了一層艷麗的胭脂色,曇摩羅伽仍然沒有要進城的意思。

  當夕陽收起最後一束餘暉時,大道南邊猛地傳來一陣驟雨似的馬蹄聲。

  瑤英眯了眯眼睛,掀簾循聲望去。

  兩騎快馬飛馳而至,如狂風卷過,直撲向聖城。

  沿途的禁衛軍聽到蹄聲,上前招呼,快馬上的斥候大聲嚷嚷了幾句,所有人瞠目結舌,呆立原地,半晌後,回過神,面面相看,翻身上馬,緊跟著斥候,朝城中狂馳而去。

  斥候所到之處,人仰馬翻。

  瑤英回頭,疑惑地看著曇摩羅伽。

  他道:「再等半個時辰,可以入城了。」

  車窗外傳來高亢的馬嘶長鳴。

  半個時辰後,兩人趕著馬車匯進入城的隊伍之中。

  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沿途四軍騎士似乎都撤了回去,所有盤查的兵丁不見蹤影,氣氛沉重而又古怪,他們不費吹灰之力就進了城,瑤英之前準備好的說辭和賄賂禁衛軍的幾袋銀幣完全沒有用武之地。

  發生了什麼事?

  瑤英一頭霧水,正納悶著,沉沉暮色中,城牆方向遽然響起幾聲轟隆隆的鐘聲,她嚇了一跳,下意識靠到曇摩羅伽身邊。

  路上行人和她一樣,也都嚇得不輕,抬頭四顧。

  鐘聲在大街小巷間久久盤旋迴盪,報訊的斥候站在城牆上,面對城下聽到鐘聲蜂擁而至的百姓,驚恐地大喊:「攝政王死了!」

  立馬有人跟著重複攝政王蘇丹古的死訊。

  一石激起千層浪。

  兵卒迅速鑽入大街小巷,刻意發顫的大叫聲傳遍每一座里坊:「攝政王死在盜匪手裡了!」

  瑤英渾身僵直,下意識以為阿史那畢娑出了什麼意外,目光和曇摩羅伽的對上。

  「攝政王死了」的嘶吼聲中,他神色平靜,臉上沒有一絲震驚或是擔憂。

  瑤英愣了片刻,思及這些天他的從容不迫,恍然大悟,一道雪亮電光閃過腦海:畢娑沒有死,這一切都是他們的計劃,讓攝政王「死」在殺手刀下,才能更好地麻痹敵人,以便引出真正的幕後黑手。

  他之所以堅持今天入城,是因為他知道攝政王身死的消息會在什麼時辰送回來,一旦心懷不軌的人確定攝政王已死,必然會放鬆警惕,撤回人手,他們才可以大搖大擺地進城。

  瑤英怔怔地看著身邊的男人。

  原來,即使受了重傷,一個人留在冰天雪地里,即使隨時可能被功法反噬,意識不清,虛弱的他依舊在為王庭籌謀布局,一刻都沒有鬆懈過。

  他身邊沒有親衛,卻能及時掌握所有情報,指揮畢娑下一步的行動,安排緣覺傳達指令,掌控全局,連時辰都算得分明……蒼鷹每晚會飛回他的身邊,一定就是在為他傳達命令。

  如今,禁衛軍故意宣揚攝政王身死的噩耗,也在他的意料之中。

  這些天她一直在照顧他,勸他好好養傷,他是不是一句都沒聽進去?

  瑤英沉默下來。

  ……

  蘇丹古身死的消息很快傳揚開來,城中大亂,人心惶惶。

  馬車行到一個不起眼的角落裡,曇摩羅伽帶著瑤英下了馬車,七拐八拐,把她帶進一座僻靜的院子裡,看她一眼。

  她從剛才就沒說過話了。

  曇摩羅伽點燃屋中燈燭,道:「公主不能回佛寺,在此地等候。畢娑今晚回城,他會過來接公主去他府上暫住。」

  瑤英回過神,嗯一聲。

  曇摩羅伽不語,視線從她臉上掠過。

  瑤英對他一笑,道:「我明白,將軍必須神不知鬼不覺地趕回王寺,向佛子稟報要事,不能帶上我。將軍不必管我,不用等阿史那將軍回來,我現在就可以去將軍府等著他。」

  攝政王「死了」,他更加不能暴露身份。她現在是阿克巴彥,可以自己一個人去畢娑的宅邸。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