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風中傳來少年郎們嘰嘰喳喳的吵鬧聲。

  楊遷臉上漲得通紅:這幫不成器的東西!剛才一個個比他祖父還正經,怎麼一轉眼又浪蕩起來了?

  瑤英站在原地,搖頭失笑,目送少年郎們意氣風發的背影消失在茫茫風雪之中。

  這一次,但願他們不會被辜負。

  第83章 不認識了(修改)

  鉛雲低垂,朔風凜冽,鵝毛大雪紛紛揚揚,遍地瓊瑤。

  高昌王城籠罩在一片素裹銀白之中。

  鼓聲迴蕩,城門開啟,一支由駝隊、馬隊組成的商隊緩緩駛出門洞,幾輛大車上滿載貨物,頭戴氈帽、腰佩彎刀的胡人護衛騎馬跟在隊伍兩側,來回巡視。

  瑤英身披雪白大氅,腳踏長靴,頭上一頂厚實的錦邊氈帽,臉上罩防風雪的面罩,渾身上下裹得嚴嚴實實,騎著一匹通體墨黑的駿馬,遙遙綴在隊伍最後面,出了城門,展目四望,眼前一片浩瀚無垠的茫茫雪原。

  狂風呼嘯,商隊離了王城,迎著風雪,行駛在寬闊的雪道上。

  瑤英勒馬立在高處,目光四下里搜尋一番,找到蘇丹古的身影。

  他一人一騎走在隊伍最前面,離其他人遠遠的,玄衣獵獵,高挑挺拔的背影冷峻孤絕,千山萬仞,奇峰獨立。

  瑤英望著他清冷的背影,心裡再次湧起古怪的感覺。

  從前晚開始,蘇丹古沒和她說過一句話。

  她有事找他商量,每次都是緣覺代為傳達。

  昨天,為了和蘇丹古說上話,她特意等到天黑,腳都站酸了,終於在前廊遇上他,剛迎上去,他淡淡地瞥她一眼,抬腳走開了。

  他沒有刻意躲開她,只是就像突然不認識了她似的,看她的眼神冷如霜雪。

  瑤英站在原地,一臉茫然。

  緣覺扯了扯嘴角,笑得尷尬,解釋說攝政王向來都是這樣的,請她不必介懷。

  瑤英當時笑了笑,沒有多問。

  緣覺在說謊。

  蘇丹古平時不是這樣的。他看上去冷酷淡漠,誰也不理會,可隊伍中只要有人遇險,他肯定會出手相救。他明知她生病的時候在試探他的身份,依然悉心照顧她,縱容她的種種小算計,督促她服藥。她向他請教的時候,他耐心為她講解,知無不言。

  他就像天際處巍峨聳立的雪峰,沉默無言,時常消失在漫天的塵沙、霧靄和風雪之中,但是她知道他一直都在,不管她什麼時候回頭,總能看到他高大挺拔的身影立在那裡,讓她覺得無比安心。

  這樣一個人,怎麼突然性情大變?

  瑤英攏緊氅衣,仔細回想,好像那晚她去房中找蘇丹古的時候,他就有些不對勁了。

  那時他雖然冷淡,至少肯和她交談。

  這兩天她忙得腳得像陀螺一樣,出入王宮、楊宅和市坊,見了一波又一波人,提醒老齊清點貨物,終於在昨晚料理完最緊要的事情。當她告訴緣覺可以回王庭了時,緣覺輕輕舒口氣,露出如釋重負的表情。

  瑤英明白,緣覺和她一樣急著回王城。

  原因不難猜:蘇丹古太古怪了,可能只有回到王城才能恢復。

  風聲呼呼,駿馬發出幾聲不耐煩的嘶鳴,瑤英從冥思中回過神,俯身,拍了拍馬脖子以示安撫。

  她在等人。

  不多時,王城方向傳來一陣馬蹄踏響,楊遷騎著一頭棗紅色健馬飛馳而來。

  「公主!」馬還未停穩,他鬆開韁繩,朝瑤英拱手,取出一柄嵌滿寶石的匕首,「請您收下這個。」

  瑤英認出這把匕首是楊遷平時腰上佩戴的那柄。

  「這是你父親留給你的?」

  楊遷捧著匕首,朗聲道:「父親囑咐過我,假如將來我能回到中原,要代他把這柄匕首獻給中原皇帝,告訴皇帝,即使他被迫換上胡裝,改說胡語,從了胡俗,他依舊不忘故國,生死都是河西楊家兒郎。」

  他望著瑤英的眼睛,神情鄭重。

  「今天我把這柄匕首獻給公主。」

  瑤英微露詫異。

  不等她說出拒絕的話,楊遷雙手往前一遞,目光如炬:「公主,請您代我保管這柄匕首,將來我護送公主回到中原,收復河西的那一天,公主再把它賜給我。我不知道中原皇帝是誰,不知道長安的世家巨宦還記不記得我們這些遺民,我只知道,文昭公主是和我並肩作戰的同袍!」

  風雪瀰漫,天光淡薄,他年輕堅毅的臉龐鍍了一層淡淡的光輝,眼中似有兩簇火焰熊熊燃燒。

  炙熱,堅定。

  瑤英心中一股熱流涌動,揭了面罩,明朗笑意從眼角眉梢一點一點滿溢開來,像一朵顫顫吐蕊的牡丹花,光艷照人。

  她接了匕首,笑道:「好!等回到中原,我一定要和四郎浮一大白!」

  楊遷哈哈大笑:「我量如江海,斗酒十千,到時候公主可別嫌我太能喝了!」

  「一言為定?」

  「一言為定!」

  兩人相視一笑,抬手擊掌。

  楊遷挽起韁繩,道:「國主不能來為公主送行,請公主見諒。」

  瑤英心中一動,看一眼遠處的商隊,下意識壓低聲音問:「四郎,你知不知道國主和王庭的使者達成了什麼盟約?」

  蘇丹古和尉遲達摩肯定見過面,他們交換了什麼,又約定了什麼?為什麼尉遲達摩諱莫如深,連楊遷都瞞著?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