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王宮禁衛說得對,既然他們以保護國主為藉口,那她就把他們的家兵都打發得遠遠的!

  ……

  當天下午,王宮發布詔令,命豪族召集人手,駐防各處,嚴防刺客,再從家兵中挑出武藝出挑的人,湊齊十支隊伍,每隊五人,向東追擊刺殺國主的刺客。

  「依娜夫人說了,抓不到刺客就不必回來了!」

  豪族立即反對,他們要進宮保護國主,而不是被打發去荒漠吃沙子!

  「我們要見國主!」

  「我們要進宮護衛國主!」

  王宮前一片吵嚷聲。

  宮裡,依娜夫人冷笑連連:想趁機奪權?讓你們嘗嘗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滋味!

  宮外,楊家宅院。

  楊遷聽完部下的匯報,摩拳擦掌,轉身衝進長廊,笑著道:「公主,您猜得不錯,我們的人喊得越大聲,依娜夫人越疑神疑鬼,不敢讓各家家兵入城。」

  廊前一道窈窕倩影,正抬頭仰望壁上斑駁的彩繪壁畫,聞言,轉過身,朝他一笑,一襲團窠紋窄袖錦袍,膚光勝雪,雙眸清亮。

  楊遷興奮難耐,走近幾步,壓低聲音說:「公主,人選我早就選好了,現在依娜夫人要求他們追擊海都阿陵,他們必須馬上動身。」

  說完,嘆口氣,仿佛很無奈,眼底卻掠過一絲陰謀得逞的興奮。

  瑤英和他相視一笑。

  她從蘇丹古那裡得知北戎斥候遍布西域,層層關卡嚴防死守,各個部落管理森嚴。

  想儘快向中原傳遞消息,難如登天。

  楊遷這些年招募了不少人手,他們願意冒死送信。

  瑤英相信他們的忠誠,不過光靠忠誠和毅力突破不了北戎人的封鎖,他們沒有北戎內部通行的文書銅符,走到哪裡都會被北戎騎兵追殺。

  她和楊遷討論了幾種掩飾身份的辦法:商人,僧侶,使團。

  最後,瑤英靈機一動:有什麼身份比依娜夫人的親兵更妥帖呢?

  有依娜夫人的詔令,隊伍可以暢通無阻,至少在高昌到瓜州、沙州這一帶的路途上,沒人會仔細盤查他們。

  所以瑤英和尉遲達摩才會向依娜夫人報信。

  依娜夫人能設伏殺了海都阿陵最好,失敗了也沒什麼,他們推算過每一個可能產生的結果,認為值得冒險。

  現在,他們從依娜夫人那裡得到詔令,拿到通關文書銅符,以護衛國主之名調集人馬,轉移秘密訓練的義軍,在高昌各地布置人手——這一切都在依娜夫人的眼皮子底下進行。

  楊遷情不自禁地感慨:「有了詔令,事情就順利多了。」

  瑤英提醒他:「不能掉以輕心,依娜夫人的詔令只能用上幾個月,過了沙州,一切還得看他們的機變。」

  楊遷道:「他們知道此行艱難,無所畏懼。」

  瑤英點點頭。

  第一批出發的隊伍早就準備好了,王宮詔令送至楊宅,所有人立馬收拾行李包裹,預備動身。

  瑤英和楊遷為眾人送行。

  十幾個頭裹巾幘、腰佩寶劍、身著白氅的年輕人站在廊下,聽到腳步聲,抬起頭,看到款款走來的瑤英,忙朝她行叉手禮。

  瑤英走到階前,眼波流轉,目光在每個人臉上停留了許久。

  他們如此年輕,又是如此堅定,如此勇敢,明知這一去很可能就是身首異處,依然義無反顧。

  瑤英斂容正色,躬身,朝眾人深揖到底,雙手三揖,行了個鄭重的軍禮。

  眾人屏氣凝神,十幾道視線落在她身上,目光灼灼。

  瑤英抬頭,望著眾人,「探虎穴兮入蛟宮,仰天呼氣兮成白虹。昔時太子丹在易水畔為荊軻送行,何等悲壯,永垂千古,今日我為諸君送行……」

  眾人神情凝重,目中豪情閃動。

  其中一個少年郎雙手緊握成拳,揚聲道:「請公主放心,我們一定將信送至涼州,不到涼州,絕不回頭!」

  其他人跟著響應,一片立誓聲,個個都是滿口慷慨之語。

  瑤英想起黃沙中的枯骨,搖了搖頭。

  眾人呆了一呆。

  瑤英看著眾人,眼中似有燦爛星光流轉,一字一字道:「諸君將生死置之度外,瑤英欽佩悅服,今日我為諸君送行,無曲相送,無詩相贈,更無豪言壯語,只有一個囑託,請諸君務必小心保全自己,萬事謹慎。他日,你我定有重聚之日!」

  她語氣柔婉,卻字字鏗鏘,擲地有聲。

  這一字字似有萬鈞之重,砸在眾人心頭,眾人渾身一震,收起天不怕、地不怕的少年意氣,朝瑤英還禮。

  禮畢,他們抬起頭,蹬鞍上馬。

  瑤英站在階前,目送他們離開。

  眾人馳出很遠後,回頭,發現瑤英還站在原地目送,撓了撓腦袋,彼此相視一笑,帶了幾分靦腆。

  「我們還能活著回來嗎?」

  「一定能。」

  「我們剛才是不是很威風?以後也會有人傳唱我們的故事?」

  「我比你威風多了,你看你臉白成那樣,害怕了吧?等出了城,你老實點跟著我,我護著你!」

  一道聲音感嘆道:「公主真漂亮……」

  其他人停了下來,怒喝:「張九,你果然不老實!想什麼呢!你剛剛是不是偷看公主了?」

  張九小聲辯解:「我隨口這麼一說……」




章節目錄